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托輥,具體是一種防塵防水托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托輥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防塵防水托輥包括輥軸、以及外套于輥軸上的輥皮;輥軸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兩個軸承的內圈分別外套于輥軸的兩端;兩個軸承的外圈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座;兩個軸承座分別內套于輥皮的兩端;兩個軸承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密封圈;兩個內密封圈的外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的內側端面;兩個內密封圈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座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的外側各安裝有一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每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包括一個內層密封圈和一個外層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各種帶式輸送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托輥,具體是一種防塵防水托輥。
技術介紹
作為帶式輸送機中使用量最大、更換頻率最高的零部件,托輥的使用壽命嚴重影響著帶式輸送機整機的正常運轉、使用壽命和能耗。因此,為了保證托輥的使用壽命,需要通過軸承密封結構對托輥軸承進行密封。現有托輥主要采用徑向迷宮密封結構進行軸承密封。實踐表明,采用此種軸承密封結構的托輥普遍存在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具體而言其一,由于徑向迷宮密封結構的徑向尺寸大,根據線速度與粘度公式可知,徑向尺寸越大,線速度越大,軸承的旋轉阻力越大,因而便導致托輥的運行阻力大。其二,由于徑向迷宮密封結構的密封道數受徑向尺寸的影響而無法設置太多(通常僅允許設置2道),導致托輥的密封效果并不理想。其三,由于進入徑向迷宮密封結構的水分和粉塵通常會聚集在其密封面上,使得軸承經常會因水分和粉塵的進入而發生銹蝕與研磨破壞,因而導致托輥使用壽命短、防塵防水效果差。基于此,有必要專利技術一種全新的托輥,以解決現有托輥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托輥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防塵防水托輥。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防塵防水托輥,包括輥軸、以及外套于輥軸上的輥皮;輥軸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兩個軸承的內圈分別外套于輥軸的兩端;兩個軸承的外圈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座;兩個軸承座分別內套于輥皮的兩端;兩個軸承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密封圈;兩個內密封圈的外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的內側端面;兩個內密封圈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座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的外側各安裝有一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每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包括一個內層密封圈和一個外層密封圈;兩個內層密封圈分別內套于兩個外層密封圈上;兩個內層密封圈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密封圈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密封圈的外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外層密封圈的內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內齒;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分別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相互嚙合;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頂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槽之間、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槽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頂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間隙;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面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面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腔室;兩個外層密封圈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外層擋圈;兩個外層擋圈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正對兩個外層密封圈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擋圈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正對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內層密封圈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層擋圈;兩個內層擋圈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緊貼兩個內層密封圈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緊貼兩個外層擋圈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板;兩個擋板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內層擋圈的外側端面;兩個擋板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圈;兩個擋圈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擋板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座、兩個內密封圈、兩個內層密封圈、兩個內層擋圈、兩個擋板、兩個擋圈均分別外套于輥軸上;兩個內密封圈、兩個外層密封圈、兩個外層擋圈、兩個擋板、兩個擋圈均分別內套于兩個軸承座上。工作時,輥軸保持靜止。在兩個軸承的支撐作用下,輥皮與兩個軸承座圍繞輥軸進行旋轉。與此同時,兩個內層密封圈保持靜止,兩個外層密封圈隨兩個軸承座一起旋轉,兩個內層密封圈與兩個外層密封圈之間形成相對旋轉。在上述旋轉過程中,當含水分和粉塵的空氣通過環形密封外齒與環形密封內齒之間的環形間隙時,由于環形間隙截面極小,空氣會在環形間隙內進行高速流動。而當空氣以高速通過與環形間隙相鄰的環形腔室時,由于環形腔室的截面突然擴大,空氣會在環形腔室內形成強烈旋流,使得環形腔室內空氣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同時環形腔室內空氣的壓力下降,由此使得環形腔室內的空氣無力進入軸承,有效防止了空氣中的水分和粉塵進入兩個軸承,實現了托輥軸承的密封。在此過程中,兩個內密封圈、兩個內層擋圈、兩個外層擋圈、兩個擋板、兩個擋圈共同起到進一步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和粉塵進入兩個軸承的作用,由此進一步改善了托輥軸承的密封效果。基于上述過程,與現有托輥相比,本技術所述的防塵防水托輥通過采用全新的軸承密封結構,具備了以下優點其一,相較于徑向迷宮密封結構,本技術所述的防塵防水托輥所采用的軸承密封結構徑向尺寸很小,因而其有效降低了托輥的運行阻力。其二,相較于徑向迷宮密封結構,本技術所述的防塵防水托輥所采用的軸承密封結構的密封道數不受徑向尺寸的影響,因而可以設置許多道,有效改善了托輥的密封效果。其三,相較于徑向迷宮密封結構,本技術所述的防塵防水托輥所采用的軸承密封結構在進行旋轉時,進入其內部的水分和粉塵會在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而并不會聚集在其密封面上,因而防止了水分和粉塵進入軸承,有效延長了托輥的使用壽命,改善了托輥的防塵防水效果。綜上所述,本技術所述的防塵防水托輥通過采用全新的軸承密封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托輥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本技術有效解決了現有托輥使用壽命短、運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塵防水效果差的問題,適用于各種帶式輸送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輥軸,2-輥皮,3-軸承,4-軸承座,5-內密封圈,6_內層密封圈,7_外層密封圈,8-內層擋圈,9-外層擋圈,10-擋板,11-擋圈。具體實施方式防塵防水托輥,包括輥軸1、以及外套于輥軸I上的輥皮2 ;棍軸I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軸承3 ;兩個軸承3的內圈分別外套于輥軸I的兩端;兩個軸承3的外圈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座4 ;兩個軸承座4分別內套于輥皮2的兩端;兩個軸承3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密封圈5 ;兩個內密封圈5的外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內側端面;兩個內密封圈5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座4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3的外側各安裝有一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每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包括一個內層密封圈6和一個外層密封圈7 ;兩個內層密封圈6分別內套于兩個外層密封圈7上;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內齒;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分別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相互嚙合;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頂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槽之間、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槽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頂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間隙;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面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面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腔室;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外層擋圈9 ;兩個外層擋圈9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正對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擋圈9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正對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層擋圈8 ;兩個內層擋圈8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緊貼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8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緊貼兩個外層擋圈9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8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板10 ;兩個擋板10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內層擋圈8的外側端面;兩個擋板10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圈11 ;兩個擋圈11的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塵防水托輥,其特征在于:包括輥軸(1)、以及外套于輥軸(1)上的輥皮(2);輥軸(1)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軸承(3);兩個軸承(3)的內圈分別外套于輥軸(1)的兩端;兩個軸承(3)的外圈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座(4);兩個軸承座(4)分別內套于輥皮(2)的兩端;兩個軸承(3)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密封圈(5);兩個內密封圈(5)的外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內側端面;兩個內密封圈(5)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座(4)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3)的外側各安裝有一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每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包括一個內層密封圈(6)和一個外層密封圈(7);兩個內層密封圈(6)分別內套于兩個外層密封圈(7)上;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內齒;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分別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相互嚙合;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頂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槽之間、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槽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頂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間隙;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面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面之間共同構成若干個環形腔室;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外層擋圈(9);兩個外層擋圈(9)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正對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擋圈(9)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正對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層擋圈(8);兩個內層擋圈(8)的內側端面內緣分別緊貼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8)的內側端面外緣分別緊貼兩個外層擋圈(9)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擋圈(8)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板(10);兩個擋板(10)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內層擋圈(8)的外側端面;兩個擋板(10)的外側各安裝有一個擋圈(11);兩個擋圈(11)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擋板(10)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座(4)、兩個內密封圈(5)、兩個內層密封圈(6)、兩個內層擋圈(8)、兩個擋板(10)、兩個擋圈(11)均分別外套于輥軸(1)上;兩個內密封圈(5)、兩個外層密封圈(7)、兩個外層擋圈(9)、兩個擋板(10)、兩個擋圈(11)均分別內套于兩個軸承座(4)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塵防水托輥,其特征在于包括輥軸(I)、以及外套于輥軸(I)上的輥皮(2);輥軸(I)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軸承(3);兩個軸承(3)的內圈分別外套于輥軸(I)的兩端;兩個軸承(3 )的外圈各安裝有一個軸承座(4 );兩個軸承座(4 )分別內套于輥皮(2 )的兩端;兩個軸承(3)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內密封圈(5);兩個內密封圈(5)的外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內側端面;兩個內密封圈(5)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座(4)的外側端面;兩個軸承(3)的外側各安裝有一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每組軸向迷宮密封結構包括一個內層密封圈(6)和一個外層密封圈(7);兩個內層密封圈(6)分別內套于兩個外層密封圈(7)上;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端面分別緊貼兩個軸承(3)的外側端面;兩個內層密封圈(6)的外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外齒;兩個外層密封圈(7)的內側面上各設有一組環形密封內齒;兩組環形密封外齒分別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相互嚙合;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頂與兩組環形密封內齒的齒槽之間、兩組環形密封外齒的齒槽與兩組環形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海霞,
申請(專利權)人:原平市興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