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鋼絞線連接裝置
,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鋼絞線與端頭板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預應力管樁,因使用的是脆性大的預應力鋼筋,由于工藝技術的限制,管樁要在高壓釜內壓蒸養護8小時,管樁混凝土經高壓脆性也變大了。管樁整體的脆性問題難以避免,施工的地基基礎的管樁水平承載力因受到特殊地質的因素影響,樁身易彎曲。為了改善管樁的脆性問題,設計了免壓蒸的工藝措施,但爛樁率較高,總體成本高。延長鋼棒在出爐時的恒溫時間,溫度的費用和生產周期都因人而異,不易控制。對脆性大的鋼筋采取摻入微量元素,如鎳、鉻等,能達到改善鋼棒的脆性問題,但冶煉工藝的改造成本也增大。為了解決管樁的樁身脆性問題,通過對管樁混凝土內摻3%以體積計的鋼纖維、玄武巖纖維,配制非預應力鋼筋,使預應力鋼棒在受力情況下脆斷時由非預應力鋼筋補上,也能夠達到增強管樁樁身的延性問題。而鋼絞線的延性比非預應力筋的延性更好,但無法將繞在鋼筋籠兩端的端頭板內側的鋼絞線首尾連接,一不能施焊,且每股鋼絞線最多只能是三根扭成。根數多了在管樁混凝土里容易形成空鼓,管樁混凝土對鋼絞線的握裹力差,混凝土不密實,不宜采用。鋼絞線不像非預應力筋自身是直的,但鋼絞線一定要拉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將鋼絞線首尾相連接既能夾死、又能在夾死之前還要催緊的連接器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連接方便、實用性強且能將鋼絞線催緊的用于鋼絞線與端頭板的連接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鋼絞線與端頭板的連接結構,頭部的端頭板的外側設有凹槽,凹槽內鑲嵌有錐形螺母,錐形螺母內部呈錐形,錐形螺母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鋼絞線與端頭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頭部的端頭板(1)的外側設有凹槽(10),凹槽(10)內鑲嵌有錐形螺母(4),錐形螺母(4)內部呈錐形,錐形螺母(4)內設有錐形套筒(2),錐形套筒(2)的外表面螺紋與錐形螺母(4)的內表面螺紋相嚙合,錐形套筒(2)的中間設有卡齒通道(11),鋼絞線(3)一端穿過卡齒通道(11),鋼絞線(3)的另一端固定有銅棒絲杠(8),銅棒絲杠(8)的頭部設有緊縮裝置,緊縮裝置外側設有第二錐形螺母(7),且緊縮裝置的外螺紋與第二錐形螺母(7)的內螺紋相嚙合,尾部的端頭板(1)對應于銅棒絲杠(8)的位置上設孔,銅棒絲杠(8)穿過端頭板(1)的一端設有螺紋并有螺母(5)與之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鋼絞線與端頭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頭部的端頭板(I)的外側設有凹槽(10),凹槽(10)內鑲嵌有錐形螺母(4),錐形螺母(4)內部呈錐形,錐形螺母(4)內設有錐形套筒(2),錐形套筒(2)的外表面螺紋與錐形螺母(4)的內表面螺紋相嚙合,錐形套筒(2)的中間設有卡齒通道(11),鋼絞線(3) —端穿過卡齒通道(11),鋼絞線(3)的另一端固定有銅棒絲杠(8),銅棒絲杠(8)的頭部設有緊縮裝置,緊縮裝置外側設有第二錐形螺母(7),且緊縮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俊,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寶豐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