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包括:可傾式承重支架、托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承重軸、雙頭液壓缸、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繞過旋轉承重軸和雙頭液壓缸的兩端;所述旋轉承重軸用混凝土澆注于緊靠路邊的綠化帶里并與可傾式承重支架連接綠化;所述托叉固定在可傾式承重支架的兩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通過旋轉裝置將汽車停放到綠化帶的上方懸空停放,既不破壞綠化也不占用小區(qū)道路或街道道路的路面,有效的增加了停車位的數(shù)量,做到了停車、綠化、行車三不誤。(*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泊車位,具體涉及一種可旋轉的不占道旋轉泊車位。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日益發(fā)展,小車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各地都出現(xiàn)了停車難的問題,特別是對于老城區(qū)和老小區(qū),原來規(guī)劃時沒有考慮到汽車的停放問題,現(xiàn)在老小區(qū),老城區(qū)的道路兩旁停滿了私家車,嚴重影響了城市交通安全,所以解決停車難問題刻不容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技術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停車難,停車位不足的問題,提供不占用道路行車路面的可旋轉的泊車位。技術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包括可傾式承重支架、托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承重軸、雙頭液壓缸,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繞過旋轉承重軸和雙頭液壓缸的兩端;所述旋轉承重軸與可傾角承重支架連接;所述托叉懸掛在上下可滑動支架上。本技術中,當雙頭液壓缸一頭縮短時,另一頭伸長,雙頭液壓缸的一伸一縮帶動鋼絲繩運動,通過鋼絲繩的力的傳遞,進而帶動旋轉承重軸旋轉,旋轉承重軸旋轉帶動可傾式承重支架旋轉,進而帶動托叉旋轉。本技術通過雙頭液壓缸的一伸一縮牽動旋轉承重軸,進而實現(xiàn)了托叉的旋轉,結構簡單實用,安裝方便;通過旋轉托叉,可將停放在托叉上的汽車由路面旋轉到道路綠化帶上方或其他限制空間懸空停放,不破壞綠化面積也不占用道路路面。本技術所述不占道旋轉泊車位還包括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所述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的缸體與所述旋轉承重軸固定連接,所述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的伸縮臂與所述可傾式承重支架固定連接。本技術中由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伸縮臂伸出或收縮時調節(jié)可傾角度,使托叉保持水平,防止托叉上停放的汽車向外滑落。本技術所述不占道旋轉泊車位還包括提升裝置;所述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支架、提升液壓缸、鏈條;所述托叉懸掛在提升支架上可左右滑動和調節(jié)托叉間的距離,提升支架固定在鏈條一端上,鏈條另一端固定在可傾角承重支架上,并與提升液壓缸環(huán)繞連接。當提升裝置工作時,提升裝置中的提升液壓缸的伸縮臂伸長向上推動鏈條,鏈條帶動與之連接的提升支架向上運動,提升支架帶動托叉向上運動,直至托叉離地面適當高度位置;當提升裝置中的提升液壓缸的伸縮臂收縮向下拉動鏈條,鏈條帶動與之連接的提升支架向下運動,提升支架帶動托叉向下運動,直至托叉到達路面,液壓缸停止工作;通過提升裝置的伸與縮實現(xiàn)了汽車的上移和下放,操作簡單方便。本技術中所述托叉分為第一前叉、第二前叉、第一后叉、第二后叉;所述第一前叉、第二前叉和第一后叉的外側設有外導坡板,所述外導坡板與地面成坡面;所述第一前叉和第二前叉之間通過一塊平行于地面的中間導坡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后叉和第二后叉相對的內側設有可活動變換角度的內導坡板;所述第二后叉外側設有后導坡板,該后導坡板前部分為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后部分為與地面從坡面。本技術中所述第一前叉、第二前叉和第一后叉的外側設置的外導坡板,由于與地面成坡面,方便汽車行駛上托叉;由于后導坡板前部分為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后部分為與地面成坡面,當汽車的前輪開始爬前第二前叉外側的外導坡板時,汽車的后輪在后導坡板前部分的平行于地面的平面上,后輪不受阻力,降低了汽車爬坡的難度,使汽車開上托叉方便、簡單;本技術中由于內導坡板可變換角度,當位于水平地面上時,內導坡板水平,汽車后輪停在內導坡板之間,當托叉離開地面,內導坡板向下垂,將停在后導坡板之間的汽車后輪卡在托叉之間,有效的固定了汽車,使汽車在托叉懸空的過程中不能前后移動。本技術中所述旋轉承重軸可采用載重汽車的后軸制作,尤其可采用到期的載重汽車后軸制作而成,使到期的載重汽車后軸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環(huán)保、節(jié)倉泛。本技術所述不占道旋轉泊車位還包括電器控制箱和液壓站;所述液壓站為雙頭液壓缸、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和提升液壓缸提供動力;所述電器控制箱通過控制液壓站來控制雙頭液壓缸、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和提升液壓缸的啟動和停止;實現(xiàn)了整個泊車位的運動操作,簡單、快捷、操作方便。本技術中電器控制箱采用手動方式控制遙感控制方式。本技術中前后托叉的中間距離H為2. 4m-2. 9m ;前后托叉之間的距離根據(jù)停載的汽車的軸距進行調節(jié);同一根托叉上導坡板之間的距離h為1. 2m-l. 6m,該h根據(jù)停載汽車的輪距進行調節(jié)。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具有以下優(yōu)點1、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通過旋轉裝置將汽車由路面移位到綠化帶的上方懸空停放,不破壞綠化、也不占用小區(qū)道路或街道道路的路面,有效的增加了停車位的數(shù)量,做到了停車、綠化、行車三不誤;2、本技術中設計了可傾斜的車架,通過調節(jié)傾斜角度使停放在托叉上的汽車保持平衡不會側滑,保證停放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技術,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包括可傾式承重支架1、托叉5、旋轉裝置、提升裝置、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和電器控制箱14 ;液壓站15。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承重軸2、雙頭液壓缸3,鋼絲繩4 ;所述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支架6、提升液壓缸7、鏈條8,所述托叉5分為第一前叉51、第二前叉52、第一后叉53、第二后叉54 ;所述托叉5上設有導坡板,所述導坡板分為外導坡板10、中間導坡板11、內導坡板12和后導坡板13 ;所述后導坡板13前部分為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后部分為與地面成坡面;所述液壓站15包括電機和液壓泵。上述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如下所述旋轉承重軸2下端混凝土澆注于綠化帶并與可傾式承重支架I連接;所述托叉5懸掛在提升支架6上,提升支架6固定在可傾式承重支架I的兩端;所述鋼絲繩4繞過旋轉承重軸2和雙頭液壓缸3的兩端;所述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的缸體與所述旋轉承重軸2固定連接,所述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的伸縮臂與所述可傾角承重支架I固定連接;提升支架6固定在鏈條8 一端上,鏈條8另一端固定在可傾角承重支架I上,并與提升液壓缸7環(huán)繞連接;所述電器控制箱14與雙頭液壓缸3、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提升液壓缸7電連接。所述外導坡板10與地面成坡面,位于第一前叉51、第二前叉52和第一后叉53的外側;所述中間導坡板11與地面平行,固定于第一前叉51和第二前叉52之間;所述內導坡板12可活動,位于第一后叉53和第二后叉54相對的內側;所述后導坡板13位于第二后叉54外側。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先根據(jù)車輛軸距調節(jié)托叉5之間的距離H,再根據(jù)車輛的輪距調整導坡板之間距離h,然后通過電器控制箱14啟動液壓站15,調節(jié)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調節(jié)托叉,使托叉放平地面上,將車輛行駛上托叉,汽車前輪停在中間導坡板11上,后輪卡入內導坡板12之間,停穩(wěn)汽車拉好手剎,啟動提升液壓缸7,提升液壓缸7提起托叉5,在托叉5上升時,通過可傾角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調節(jié)可傾角度,使托叉一直處于水平位置,當托叉5提升到要求的高度時,提升液壓缸7停止工作;隨后啟動雙頭液壓缸3,通過雙頭液壓缸3的伸與縮使鋼絲繩4帶動旋轉承重軸2旋轉,進而帶動可傾式承重支架I和托叉5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傾角承重支架(1)、托叉(5)、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承重軸(2)、雙頭液壓缸(3),鋼絲繩(4);所述鋼絲繩(4)繞過旋轉承重軸(2)和雙頭液壓缸(3)的兩端;所述旋轉承重軸(2)用混凝土澆注于緊靠路邊的綠化帶里并與可傾式承重支架(1)連接;所述托叉(5)固定在可傾式承重支架(1)的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傾角承重支架(I)、托叉(5)、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承重軸(2)、雙頭液壓缸(3),鋼絲繩(4);所述鋼絲繩(4)繞過旋轉承重軸(2)和雙頭液壓缸(3)的兩端;所述旋轉承重軸(2)用混凝土澆注于緊靠路邊的綠化帶里并與可傾式承重支架(I)連接;所述托叉(5)固定在可傾式承重支架(I)的兩端。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所述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的缸體與所述旋轉承重軸(2)固定連接, 所述可傾式承重支架調節(jié)油缸(9)的伸縮臂與所述可傾角承重支架(I)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裝置;所述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支架(6)、提升液壓缸(7)、鏈條(8);所述托叉(5)懸掛在提升支架(6) 上可左右滑動,提升支架(6)固定在鏈條(8) —端上,鏈條(8)另一端固定可傾式承重支架 (I)上,并與提升液壓缸(7 )環(huán)繞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占道旋轉泊車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叉(5)分為第一前叉(51)、第二前叉(52)、第一后叉(53)、第二后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建峰,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市琛得工業(yè)自動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