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屬于半導體封裝行業。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傳統的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包括第一基島1、第二基島2以及多個內引腳5,第一基島I用于粘貼第一芯片3,第二基島2用于粘貼第二芯片4,第一芯片3與第二芯片之間的連接引線6非常長,在作業過程中容易出現塌絲現象,增加了作業的難度,且其破斷力遠遠低于其他連接引線,對產品的質量及可靠性存在潛在風險。因此尋求一種產品可靠性較高,降低作業難度的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使得產品可靠性較高,降低作業難度。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它包括第一基島、第二基島以及多個內引腳,所述第一基島的左半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基島的右半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基島向下延伸的部分與第二基島向上延伸的部分錯位布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第一基島以及第二基島結構的變化,可以減少粘貼在其表面芯片間的距離,減小連接引線的長度,從而使得在作 業過程中不容易出現塌絲現象,降低了作業的難度,產品可靠性較高。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基島I第二基島2第一芯片3第二芯片4內引腳5連接引線6。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2,本技術涉及的一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它包括第一基島1、第二基島2以及多個內引腳3,所述第一基島I用于粘貼第一芯片3,所述第二基島2用于粘貼第二芯片4,所述第一基島I的左半部向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它包括第一基島(1)、第二基島(2)以及多個內引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島(1)的左半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基島(2)的右半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基島(1)向下延伸的部分與第二基島(2)向上延伸的部分錯位布置。
【技術特征摘要】
1. ー種防塌絲多芯片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它包括第一基島(I)、第二基島(2)以及多個內引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島(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蘇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