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兒童安全椅,包括一椅背及設置于所述椅背上的一頭靠。當一兒童坐于所述兒童安全椅上時,所述兒童背部靠著所述椅背且頭部靠著所述頭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安全椅還包括兩個滑槽結構及兩個滑動桿。所述兩個滑槽結構形成于所述椅背上。所述兩個滑動桿,對應所述兩個滑槽結構,連接于所述頭靠兩側,并滑動設置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中,所述滑動桿可停于所述滑槽結構的一第一停止位置或一第二停止位置。當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且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相對于所述椅背向前方移動,以使所述滑動桿自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滑動至所述第二停止位置,以減輕所述兒童的頭部可能受到的傷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兒童安全椅,尤指一種其頭靠可移動的兒童安全椅。
技術介紹
傳統兒童汽車安全椅的頭靠通常僅單純的設置有一靠墊,供兒童的頭部躺靠。當安全椅遭受到突發性的沖擊力量,例如車禍發生時,兒童會先急速向前傾,然后急劇回彈,造成兒童頭部沖擊所述靠墊,造成傷害,尤其是當此前傾后至回彈到所述靠墊的距離過大時,前述傷害更劇。因此前述兒童前后猛烈作動而產生的沖擊能量將幾乎全部由兒童承受,尤其是頭部,如此很容易造成幼童頭部、頸部等處的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其頭靠可移動的兒童安全椅。當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可向前移動,以縮短兒童急速前傾后回彈到所述頭靠的距離,以降低兒童頭部受到的沖擊能量,進而減輕兒童頭部可能受到的傷害。本專利技術的兒童安全椅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兒童安全椅具有一座向,即所述兒童安全椅的前方。所述兒童安全椅包括一椅背及一頭靠。所述頭靠設置于所述椅背上。當一兒童坐于所述兒童安全椅上時,所述兒童的背部靠著所述椅背,所述兒童的頭部靠著所述頭靠且朝向所述座向。所述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滑槽結構及兩個滑動桿。所述兩個滑槽結構形成于所述椅背上,所述滑槽結構具有一第一停止位置及一第二停止位置。所述兩個滑動桿對應所述兩個滑槽結構連接于所述頭靠的兩側并滑動設置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中,所述滑動桿可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或所述第二停止位置。其中,當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且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相對于所述椅背朝向所述座向移動,即向所述兒童安全椅的前方移動,以使所述滑動桿自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滑動至所述第二停止位置。由于所述頭靠于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時相較于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時相對遠離于所述椅背,亦即所述兒童因為所述沖擊而前傾后,所述兒童頭部與移動后的所述頭靠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兒童頭部與移動前的所述頭靠之間的距離,因此相較于公知兒童汽車安全椅的頭靠相關設置結構,于本專利技術的兒童安全椅結構中,所述兒童頭部再回彈至所述頭靠的距離已被縮短,所述兒童頭部受到的沖擊能量也被減輕,使得所述兒童頭部可能受到的傷害可被減輕或避免。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的兒童安全椅可包括兩個側邊保護部,設置于所述頭靠兩側,可進一步保護所述兒童頭部。關于本專利技術的優點與精神可以透過以下的專利技術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較佳實施例兒童安全椅的部分分解圖;圖2是圖1中兒童安全椅的側視作動圖;圖3是圖1中兒童安全椅的俯視作動剖面圖;圖4是于另一實施例中兒童安全椅的側視作動剖面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兒童安全椅于震動前的示意圖;圖6是圖5中兒童安全椅于震動后的不意圖;圖7是根據一實施例滑槽結構與滑動桿的設置示意圖;圖8是圖5中兒童安全椅的俯視圖;圖9是根據另一實施例滑槽結構與滑動桿的設置示意圖;圖10是根據另一實施例滑槽結構與滑動桿的設置示意圖;圖11是根據另一實施例滑槽結構與滑動桿的設置示意圖;圖12是根據另一實施例滑槽結構與滑動桿的設置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3 兒童安全椅2 兒童10,30 座向12、32 椅背14,34頭靠16、36滑槽結構162a,36a第一停止位置 162b、36b第二停止位置162c 第三停止位置18、38滑動桿122 頭部123 軀干部124 插槽126、344側邊保護部128、129 彈性墊142 緣部144 通孔162 波浪狀結構182 擋止部322 本體324 側翼部342 靠持部362 橫向短槽段364 直向長槽段366 垂直方向368 方向370 卡部372 磁性部374 凹槽382 鎖固件384 突塊1282 凹槽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3。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較佳實施例兒童安全椅I的部分分解圖,圖2是兒童安全椅I的側視作動圖,圖3是兒童安全椅I的俯視作動剖面圖。兒童安全椅I具有一座向10并包括一椅背12、一頭靠14、兩個滑槽結構16及兩個滑動桿18。所述椅背包括一頭部122及一軀干部123,頭靠14設置于椅背12的頭部122上。當一兒童2(以粗虛線繪示于圖2中)坐于兒童安全椅I上時,兒童2的背部靠著椅背12,兒童2的頭部靠著頭靠14且朝向座向10,亦即朝向兒童安全椅I的前方。滑槽結構16設置于椅背12上,所述兩個滑動桿18對應所述兩個滑槽結構16,連接于頭靠14的兩側,并滑動設置于對應的滑槽結構16中,使得滑動桿18于滑槽結構16中滑動時,同時帶動頭靠14相對椅背12移動。進一步來說,于本實施例中,椅背12的軀干部123上形成一插槽124,椅背12包括相對樞接于頭部122的兩個側邊保護部126。頭靠14具有一緣部142,頭靠14以緣部142可活動的插入插槽124中,且位于側邊保護部126之間。所述兩個滑槽結構16對應貫穿形成于所述兩個側邊保護部126上,滑動桿18具有一擋止部182,滑動桿18穿過對應的滑槽結構16,擋止部182相對頭靠14位于對應的側邊保護部126外側。于本實例中,頭靠14具有相對緣部142形成的一通孔144,所述兩個滑動桿18以一橫軸貫穿此通孔144,且其兩端以鎖固件(例如螺帽)鎖固。其中橫軸的兩端即是滑動桿18,鎖固件即是擋止部182;但本專利技術不以此為限。例如直接以各別的橫桿穿過頭靠14兩側的滑槽結構16,并同樣另以鎖固件鎖固于其自由端處。滑槽結構16具有一波浪狀結構162,滑動桿18可選擇的停于波浪狀結構162的其中一個波谷處。于本實施例中,最靠近椅背12的波谷可定義為一第一停止位置162a,最遠離椅背12的波谷可定義為一第二停止位置162b。于本實施例中,由于緣部142并非完全固定不動的固定于插槽124中,因此頭靠14可以插槽124為支點相對于椅背12旋轉,滑動桿18即隨著滑動于對應的滑槽結構16中。當滑動桿18停于第一停止位置162a,且兒童安全椅I因為沖擊而震動,例如車禍或高速下緊急剎車時,因為慣性作用,頭靠14便以插槽124為支點相對于椅背12朝向座向10旋轉,使得滑動桿18于對應的波浪狀結構162中自第一停止位置162a滑動至第二停止位置162b。此時,頭靠14相對于椅背12的設置位置即獲得調整,調整后的頭靠14位置如圖2中虛線所示。于頭靠14向前移動的同時,兒童2亦因為慣性作用而向前移動。由于調整后的頭靠14較遠離椅背12,亦即此時頭靠14相較于調整前的頭靠14更接近兒童2頭部。因此當兒童2再回彈時,兒童2頭部至頭靠14的距離已被縮短,兒童2的頭部沖撞頭靠14的能量即被降低,兒童2的頭部因此沖撞而可能受到的傷害便可減輕或避免。補充說明的是,于本實施例中,滑槽結構16還包括一第三停止位置162c,位于第一停止位置162a及第二停止位置162b之間。于兒童安全椅I因為沖擊而震動時,因為實際上兒童安全椅I產生的震動能量不盡相同,若滑動桿18因為慣性作用而產生的滑動量不足以滑動至第二停止位置162b時,滑動桿18可僅滑動至第三停止位置162c,仍具有使頭靠14相對于椅背12朝向座向10移動,以縮短兒童2頭部至頭靠14的距離的效果,兒童2的頭部沖撞頭靠14的能量也被降低。此外,于實際使用上,滑動桿18可初始停于第三停止位置1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兒童安全椅,具有一座向,所述兒童安全椅包括:一椅背;一頭靠,設置于所述椅背上,當一兒童坐于所述兒童安全椅上時,所述兒童的背部靠著所述椅背,所述兒童的頭部靠著所述頭靠且朝向所述座向;其特征在于,兩個滑槽結構,形成于所述椅背上,所述滑槽結構具有一第一停止位置及一第二停止位置;以及兩個滑動桿,對應所述兩個滑槽結構連接于所述頭靠的兩側并滑動設置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中,所述滑動桿可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或所述第二停止位置,其中當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且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相對于所述椅背朝向所述座向移動,以使所述滑動桿自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滑動至所述第二停止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08 US 61/532,1061.一種兒童安全椅,具有一座向,所述兒童安全椅包括 一椅背; 一頭靠,設置于所述椅背上,當一兒童坐于所述兒童安全椅上時,所述兒童的背部靠著所述椅背,所述兒童的頭部靠著所述頭靠且朝向所述座向; 其特征在于,兩個滑槽結構,形成于所述椅背上,所述滑槽結構具有一第一停止位置及一第二停止位置;以及 兩個滑動桿,對應所述兩個滑槽結構連接于所述頭靠的兩側并滑動設置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中,所述滑動桿可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或所述第二停止位置,其中當所述滑動桿停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且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相對于所述椅背朝向所述座向移動,以使所述滑動桿自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滑動至所述第二停止位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一插槽,所述頭靠具有一緣部,所述緣部可活動的插入所述插槽中,使得當所述兒童安全椅因為沖擊而震動時,所述頭靠相對于所述椅背旋轉,且所述滑動桿滑動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中。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一彈性墊,設置于所述插槽內,并位于所述緣部與所述插槽的側壁之間,使得當所述兒童的頭部沖撞所述頭靠時,所述緣部擠壓所述彈性墊。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一彈性墊,所述彈性墊具有一凹槽,所述緣部插入所述凹槽。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一頭部及一軀干部,及相對樞接于所述頭部的兩個側邊保護部,所述插槽形成于所述軀干部上,所述兩個滑槽結構對應貫穿形成于所述兩個側邊保護部上,所述頭靠位于所述側邊保護部之間。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桿具有一擋止部,所述滑動桿穿過所述對應的滑槽結構,所述擋止部相對所述頭靠位于所述對應的側邊保護部外偵叭使得當所述滑動桿自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滑動至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時,所述擋止部推動所述對應的側邊保護部,使得所述兩個側邊保護部相對于所述頭部本體相互旋轉靠近。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兒童安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結構具有一波浪狀結構,所述第一停止位置及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欽明,蘇于雅,
申請(專利權)人: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