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作為農用除草劑的應用,屬農業化學領域。
技術介紹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Schroepl等[1]首次合成了結構式為Me (CH2) nCONHCSNHR的酰基硫脲衍生物并發現此類化合物具有殺蟲活性,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對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的興趣,尤其是在農藥研究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人們通過對硫脲橋兩端的基團進行結構修飾,合成了大量的酰基硫脲衍生物,尤其是新雜環的引入,大大豐富了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的結構,并且從中篩選出了許多具有殺菌和植物生長調節活性的化合物,如Brown等[2] 報道了一類酰基硫脲植物生長抑制劑,Dehne等[3]報道了一類酰基硫脲殺蟲劑,Chiyomaru 等M報道了一類酰基硫脲殺菌和殺螨劑,而國內有關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它們的植物生長、殺蟲和殺菌活性的報道非常多。但是有關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用作農藥除草劑的報道很少[5_7],未發現含2,4-咪唑啉二酮雜環的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其除草活性的報道。本專利在原有含2,4-咪唑啉二酮雜環的羧酸酯具有一定除草活性的研究基礎上[8_11],將羧酸酯替換為酰基硫脲合成了一類新型含2,4-咪唑啉二酮雜環的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它們作為農用除草劑的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酰基硫脲類化合物。本專利技術另一目的是提供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再一目的是提供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在除草劑中的應用。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結構通式CAU的酰基硫脲類化合物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結構通式CAU:式中,n為0或1,R為氟、氯、甲基、硝基取代苯基或氯代苯氧甲基。FDA000026770754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酰基硫脲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結構通式CAU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O或1,R為氯代苯氧甲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1,R為氯代苯氧甲基。4.一種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酰基硫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R-COOH與ニ氯亞楓反應,生成R-COCl ; 2)R-COCl 與 KSCN 反應,生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在R-COOH中滴加ニ氯亞楓,再加入DMF,隔絕濕氣,加熱回流反應3 4小時; 所述步驟2)中,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明安,韓金濤,徐志紅,劉斌,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