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屬于建筑領域,灰砂漿配料為水泥:細砂:水渣=1:3:1;抹灰砂漿的方法包括:基層處理、墻面噴漿、墻面貼灰餅、沖筋、抹底灰層、抹面灰層、在面灰層上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其中在面灰層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是:待面灰層含水量達到30%~40%時,先用素水泥漿將網格布的上端粘貼住,然后中間部位采用點粘法用素水泥固定,最后整個墻面采用素水泥將網格布壓入面灰層內壓光。本發明專利技術用抹灰完成后在墻面掛設網格布來解決抹灰面層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該施工技術發明專利技術操作方便,解決實際問題,面層觀感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領域的一種施工技術,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全國大多數住宅樓內墻粗裝飾面層采用的是傳統的混合砂漿抹灰施工工藝。該工藝雖然已經成熟,但是在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施工操作、材料、工人施工水平等多個方面的原因造成抹灰面層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施工管理、施工操作、工人施工水平等原因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加以控制,可是由于地域的局限性,材料是否合格成了制約抹灰面層開裂、空鼓的關鍵因素。部分地區沒有中砂,只有細砂,給施工單位在抹灰施工中帶來了巨大的質量隱患。內墻抹灰摻水渣、面層掛網格布施工方法有效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部分地區沒有中砂,只有細砂的問題,消除普通內墻抹灰空鼓、開裂的質量問題,更好地改進內墻抹灰質量預控措施和施工技術方法,提高內墻抹灰的質量水平,本專利技術提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灰砂漿配料和抹灰砂漿方法,灰砂漿配料的重量份為水泥細砂水洛=1:3:1。抹灰砂漿的方法包括基層處理、墻面噴漿、墻面貼灰餅、沖筋、抹底灰層、抹面灰層、在面灰層上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其中在面灰層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是待面灰層含水量達到30% 40%時,先用素水泥漿將網格布的上端粘貼住,然后中間部位采用點粘法用素水泥固定,最后整個墻面采用素水泥將網格布壓入面灰層內壓光。所述的網格布為GRC制品增強網格布,其常規規格 網眼尺寸8mm X 8mm ; 10mm X 10mm; 12mm X 12mm ; 巾畐寬60cm、90cm、lm; 每平方米重125g ; 所述素水泥漿為水重10%的108膠素水泥=1 3混合均勻。所述墻面噴漿是將水泥細砂801膠=1 :1 :1. 15混合均勻,用噴漿機噴涂均勻于墻體表面。墻面貼灰餅、沖筋工藝環節是首先是貼灰餅,貼灰餅是用灰砂漿抹成5cm見方的形狀,其目的是找墻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其次是沖筋,沖筋包括橫筋和立筋,沖筋就是用灰砂漿將各灰餅之間抹成的寬為5cm的連線,沖筋間距不大于2m。抹底灰層工藝是沖筋完畢2h,用灰砂漿先后抹兩層,每層灰砂漿的厚度為7—9mm,第一層用大杠垂直抹一遍,第二層用大杠水平抹一遍,然后用木抹子槎毛。抹面灰層工藝環節是當底灰層含水量達到30% 40%時,用灰砂漿抹成毛光面的面灰層,面灰層厚度為8mm 10mm。本專利技術的配料比例均是質量份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細砂的粒徑是O. 25 O. 1mm。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水泥的標號是32. 5級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水渣的粒徑是I 3mm。本專利技術能夠摒棄了從外地運入中砂的高額費用,利用本地區便宜水渣、細砂,大大降低了抹灰成本,抹灰面層掛網格布,增加了面層的整體性,使抹灰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且掛網格布施工完畢的面層光滑平整,色澤一致,觀感好。該施工方法,消除了空鼓、裂縫的質量通病的發生,減少了竣工后的維修、返工、修補等費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一、施工準備1、必須經過有關部門進行結構工程的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抹灰工程。2、施工材料、機具設備、作業條件到位的情況下,才能開始施工。3、抹灰前檢查門窗洞口位置正確,門窗框安裝位置、標高正確,與墻體連接牢固。連接處縫隙用相應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分層做嵌塞密實,若縫隙較大時,在砂漿中細石嵌塞,使其塞縫密實。所述的細石的粒徑是5 10mm。4、將過梁、圈梁及構造柱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剔平,對蜂窩、麻面、露筋剔到實處,刷素水泥漿一次;剔除外露的鋼筋頭,鉛絲頭,補齊窗臺磚;用斜磚砌嚴內隔墻與頂板、梁底交接處。所述的素水泥漿為水重10%的108膠素水泥=1 3混合均勻。將高于剪力墻表面的混凝土凸出部分剔平,對蜂窩、麻面部位用水泥砂漿找平;腳手架洞眼用C20細石砼堵嚴;補齊窗臺砼。所述水泥砂漿是水泥細砂冰=1 2 2. 5 :0. 38 O. 5。5、將墻面上的線槽用水濕潤并刷素水泥漿一次,墻面上的線槽用水泥砂漿水=1 3:0. 5的水泥砂漿抹實抹平后,在線槽上釘好225mm寬鍍鋅鋼絲網(網眼規格為13mmX13mm,鋼絲直徑為O. 8_);電線管、消火栓箱、配電箱安裝完畢,并將背后露明部分釘好鋼絲網;接線盒用紙堵嚴。所述素水泥漿為砼界面劑素水泥=1:1.5混合均勻。6、砼、砌體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油潰和養護液、模板、膠帶清除干凈,并澆水濕潤。7、根據室內高度和抹灰現場的具體情況,提前準備好抹灰高凳或腳手架,架子離開墻面及墻角200 250mm,以利操作。8、室內大面積施工前,先做樣板間,經鑒定合格后才能大面積施工。9、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前進行室內抹灰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二、基層處理在抹灰前做好水、電、暖開關及配電箱的安裝,穿墻管道的埋設;將墻體基層表面凹凸不平處鑿平;清除基層表面的砂漿、殘漿、污垢、油漆;對剔墻的管槽用水泥砂漿水=1:3 :O.5的水泥砂漿密封;外漏鋼筋頭剔除,磨平,點涂防銹漆;窗臺砼補齊。三、噴漿前墻面澆水噴漿前2天,用膠皮管自上而下澆水。四、墻面噴漿 采用專用界面粘結劑,它具有粘結強度高,對多種基材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抹灰前3天,將水泥細砂專用界面粘結劑=1 1 1. 15,混合均勻用噴漿機噴涂于墻體表面,噴涂要均勻、滿涂,并澆水養護,待達到強度100%后抹灰。所述專用界面粘結劑是指801膠。五、墻面貼灰餅、沖筋1、室內墻體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大于20mm。在抹灰前再將墻體澆水濕潤。墻面貼灰餅、沖筋首先是用與抹灰層相同的砂漿貼灰餅,其目的是找墻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其次是沖筋,沖筋就是相應的灰餅之間的連線,沖筋間距不大于2m,筋寬為5cm,沖筋包括橫筋和立筋。2、操作時先抹上灰餅后抹下灰餅;抹灰餅時要根據室內抹灰的要求,以確定下灰餅的正確位置,用靠尺板找好垂直與平整?;绎災ǔ?cm見方形狀。六、抹底灰層1、配合比 底灰層、面灰層的材料質量份配料為水泥細砂水渣=1 3 :1。2、抹底灰層 沖筋完畢2h,先薄薄地抹一層,接 著分層裝檔、找平(每層厚度為7—9mm,共抹兩層),即用大杠垂直抹一遍,水平抹一遍,再用木抹子槎毛。然后全面檢查底灰平整、陰陽角方正、管道處抹灰抹齊、墻與頂交接光滑平整后,用靠尺板找好垂直度與平整度。七、抹面灰層 當底灰層含水量達到30% 40%時,開始抹面灰(如底灰過干應澆水濕潤)。面灰層厚度為8mm IOmm,面灰宜抹成毛光面。八、在面灰層上掛網格布待面灰層含水量達到30% 40%時,先用素水泥漿將網格布的上端找好位置粘貼住,然后中間部位采用點粘法固定,最后整個墻面采用素水泥將網格布壓入面灰層壓光。未發現抹灰施工出現質量通病,且施工完畢后的面層色澤一致,觀感好。所述的網格布為GRC制品增強網格布,其常規規格 網眼尺寸8mm X 8mm ; 10mm X 10mm; 12mm X 12mm ; 巾畐寬60cm、90cm、lm; 每平方克重125g ; 每卷長度100m或50m 九、養護抹灰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抹灰墻面的養護工作,養護時間不小于3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灰砂漿配料的重量份為水泥:細砂:水渣=1:3:1;抹灰砂漿的方法包括:基層處理、墻面噴漿、墻面貼灰餅、沖筋、抹底灰層、抹面灰層、在面灰層上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其中在面灰層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是:待面灰層含水量達到30%~40%時,先用素水泥漿將網格布的上端粘貼住,然后中間部位采用點粘法用素水泥固定,最后整個墻面采用素水泥將網格布壓入面灰層內壓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灰砂漿配料的重量份為水泥細砂水渣=1:3:1 ;抹灰砂漿的方法包括基層處理、墻面噴漿、墻面貼灰餅、沖筋、抹底灰層、抹面灰層、在面灰層上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其中在面灰層掛網格布的工藝環節是待面灰層含水量達到30% 40%時,先用素水泥漿將網格布的上端粘貼住,然后中間部位采用點粘法用素水泥固定,最后整個墻面采用素水泥將網格布壓入面灰層內壓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水泥漿為水重10%的108膠素水泥=1 3混合均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面噴漿是將水泥細砂801膠=1 1 :1. 15混合均勻,用噴漿機噴涂均勻于墻體表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墻面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墻面貼灰餅、沖筋工藝環節是首先是貼灰餅,貼灰餅是用灰砂漿抹成5cm見方的形狀,其目的是找墻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其次是沖筋,沖筋包括橫筋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敏,翟素珍,孫小江,李振華,范凌云,李永紅,王巧利,劉果萍,張波,余翔,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