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轉印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其能夠提高對記錄紙表面的凹部的調色劑轉印率,即使是凹凸差較大的記錄紙也能夠均勻地轉印調色劑,并能夠長期使用轉印部件。其包括與像載置體(51)抵接后在其與像載置體(51)之間形成轉印夾持的自由轉動的轉印部件(56),和借助于像載置體(51)與轉印部件(56)抵接的相對部件(53),以及通過施加轉印偏壓,在轉印夾持部中將像載置體(51)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記錄材料上的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在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將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施加到轉印部件(56)或相對部件(53)里的轉印裝置(50)中,設置有將保護劑(62)涂敷到轉印部件(56)的表面里的涂敷機構(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復印機或打印機等的圖像形成裝置的轉印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在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是將通過在事先被均勻帶電的的像載置體上形成光學的圖像情報而得到的靜電潛像由顯影裝置來的調色劑可視化,并通過將該可視像轉印及定影在記錄紙上后來進行圖像形成的。在這種圖像形成裝置中,當記錄紙的表面里存在有凹凸,并且比起凸部來調色劑要難以轉印到凹部里,尤其是在將調色劑轉印到凹凸的差較大的記錄紙里時,就會發生調色劑沒有轉印到凹部里而導致的圖像中空的問題。于是,在專利文獻I和專利文獻2里公開了將交流電壓重疊在直流電壓里后來提高轉印率的技術。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技術是采用了將交流電壓重疊到作為轉印偏壓的直流電壓里,或者在轉印前通過使得記錄紙的表面根據凹凸來帶電為與調色劑的極性相反的極性,來進行將調色劑轉印到凹部里的控制的。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技術是采用了將交流電壓重疊到作為轉印偏壓的直流電壓里,并使得所重疊的交流電壓的PP值(Peak to Peak)在直流電壓的2倍以下。但是,在將交流電壓重疊到作為轉印偏壓的直流電壓里時,比起僅有直流電壓來,因為放電而產生的放電生成物會增多。這是因為在將交流電壓重疊到直流電壓里時會在中間轉印帶和轉印部件之間引起反向放電,由直流放電引起的放電次數特別多的原因。作為放電生成物可以列舉有臭氧、氮氧化物等。當臭氧以高濃度滯留在圖像形成裝置內時,就會在轉印部件(橡膠材料)里引起龜裂后產生劣化加速、部件壽命降低等的問題。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后生成硝 酸,或與金屬等反應后生成金屬硝酸鹽。這些生成物在低濕環境下是高阻抗,但在高溫環境下與空氣中的水反應后就會變為低阻抗。因此,在轉印體表面里形成生成物導致的薄膜時,就會因轉印電流僅集中流過該部分而產生白色筋條等的異常圖像的問題。另外,在轉印體表面里采用清潔部件時,在上述生成物導致的薄膜形成部中還會產生清潔性能下降,不能除去附著在轉印體表面里的調色劑而引起轉印媒介的背面沾污的問題。更進一步地,在像載置體表面里采用清潔部件時,在生成物導致的薄膜形成部中還會產生清潔性能顯著下降,不能除去附著在像載置體表面里的調色劑而引起清潔不良的問題。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OO8-18589O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67486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OO8-O58585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09-146381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04-086878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轉印裝置,其能夠提高對記錄紙表面的凹部的調色劑轉印率,即使是凹凸差較大的記錄紙也能夠均勻地轉印調色劑,并能夠長期使用轉印部件及像載置體清潔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I提供一種轉印裝置,其包括與像載置體抵接后在其與像載置體之間形成轉印夾持的自由轉動的轉印部件,和通過施加轉印偏壓,在所述轉印夾持部中將所述像載置體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記錄材料上的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在所述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將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施加到所述轉印部件里的轉印裝置中,設置有將保護劑涂敷到所述轉印部件的表面里的涂敷機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夠防止白色筋條圖像或背面污染圖像的發生,并防止重疊轉印模式中的異常圖像的發生。附圖說明圖1所示是可以適用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概要圖。圖2所示是可以適用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圖像形成組件的概要圖。圖3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切換直流偏壓和重疊偏壓后施加到2次轉印部里的模式圖。圖4所示是從用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里的交流電源輸出的重疊偏壓的波形的示例圖。圖5所示 是用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里的2次轉印偏壓施加部的構成例的模塊圖。圖6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概要圖。圖7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概要圖。圖8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概要圖。圖9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實驗結果表。圖10所示是可以將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其他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概要圖。圖11所示是用于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方式里的輪帶清潔裝置的概要圖。圖12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變化刷輥的轉動數的同時,以直流轉印模式及重疊轉印模式進行圖像形成的結果表。符號說明5 涂敷機構11 像載置體(感光體鼓)50 轉印裝置(轉印組件)51 像載置體(中間轉印帶)52 相對部件(2次轉印相對輥)56 轉印部件(2次轉印輥)60 清潔部件(清潔刮板)61 第I刷輥(刷狀輥)62 固體形狀表面保護劑63 第2刷輥(紙粉除去刷輥)98,99,100圖像形成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所示是作為采用了可以適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中間轉印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彩色打印機100。彩色打印機100包括有作為中間轉印體的環狀輪帶構成的中間轉印帶51,沿著中間轉印帶51的上部移動邊,并列配設了用于形成黃色(Y)、品紅色(M)、青色(C)、黑色(K)等各色調色劑像的4個圖像形成組件1Y、1M、1C、1K,以構成串列型造像部。由于各圖像形成組件1Y、1M、1C、IK僅是所使用的調色劑的顏色不同,而構成都相同,所以就參照圖2僅對其中的一個圖像形成組件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圖像形成組件I包括有作為像載置體的感光體鼓11、通過帶電輥來對感光體鼓11的表面進行帶電的帶電裝置21、將感光體鼓11上的靜電潛像可視像化的顯影裝置31、作為將調色劑像從感光體鼓11轉印到中間轉印帶51里的I次轉印機構的轉印輥55,以及對感光體鼓11表面進行清潔的清潔裝置41等。在本實施方式中,各圖像形成組件1Y、1M、1C、IK被構成為相對于裝置本體是可以裝卸的。本實施方式所不的感光體鼓11是在鼓本體的表面上形成有有機感光層的外徑為60mm左右的鼓形狀物,其通過未圖示的驅動機構在圖2中的順時針轉動方向里被轉動驅動。帶電裝置21通過將被施加有帶電偏壓的帶電輥接觸或接近感光體鼓11的同時,在帶電棍和感光體鼓11之間進行放電,來對感光體鼓11的表面進行均勻帶電。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和調色劑的正規帶電極性相同地帶電為負極性。作為帶電偏壓,采用的是在直流電壓里重疊交流電壓。還有,也可以采用帶電充電器(charger)的方式來代替帶電棍。顯影裝置31在收容了由調色劑和載體構成的雙成分顯影劑的收容容器31d內,設置了作為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劑套筒31a,以及作為在攪拌的同時搬送顯影劑的攪拌部件的2根螺桿部件31b、31c。還有,也可以采用使用單成分顯影劑的顯影裝置。清潔裝置41包括有清潔刮板41a和清潔刷41b。清潔刮板41a從相對于感光體鼓11的轉動方向為逆向的方向來與感光體鼓11抵接,而清潔刷41b在與感光體鼓11相反的方向里一邊轉動一邊以接觸的狀態來清潔感光體鼓11的表面。在圖像形成組件1Y、1M、1C、1K的上方里配設了作為潛像寫入機構的光寫入組件80。光寫入組件80根據從個人計算機等外部機器送來的圖像情報,通過激光二極管發出的激光來對各感光體鼓11Y、11M、11C、IIK進行光掃描。通過該光掃描,就在各感光體鼓11Y、11M、11C、11K上分別形成了黃色、品紅色、青色、黑色用的靜電潛像。具體來說是,在感光體鼓11的均勻帶電表面的全領域之中,被激光照射的部位的電位會衰減。由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印裝置,其包括:自由轉動的轉印部件,其與像載置體抵接后在其與所述像載置體之間形成轉印夾持;相對部件,其借助于所述像載置體與所述轉印部件抵接;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其通過施加轉印偏壓,在所述轉印夾持部中將所述像載置體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記錄材料上,所述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將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施加到所述轉印部件或所述相對部件里,其特征在于,具有將保護劑涂敷到所述轉印部件的表面里的涂敷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1 JP 2011-224183;2012.01.31 JP 2012-01861.一種轉印裝置,其包括 自由轉動的轉印部件,其與像載置體抵接后在其與所述像載置體之間形成轉印夾持; 相對部件,其借助于所述像載置體與所述轉印部件抵接; 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其通過施加轉印偏壓,在所述轉印夾持部中將所述像載置體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記錄材料上, 所述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將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施加到所述轉印部件或所述相對部件里, 其特征在于,具有將保護劑涂敷到所述轉印部件的表面里的涂敷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印偏壓施加機構將僅為直流成分或為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選擇性地施加到所述轉印部件或所述相對部件里,并且比起施加僅為直流成分來,在施加將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的時候,通過所述涂敷機構來增加所述保護劑的涂敷量。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機構包括有涂敷部件,其ー邊與所述轉印部件及所述保護劑接觸,一邊轉動后刮取所述保護劑并涂敷到所述轉印部件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施加將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的時候,加快所述涂敷部件的轉動速度。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施加將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重疊后的偏壓的時候,增大所述涂敷部件和所述保護劑的接觸力。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涂敷機構具有第上刷輥來作為所述涂敷部件。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采用的所述保護劑是由硬脂酸鋅組成的。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干 所采用的所述第I刷輥是由聚酯纖維構成的。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干 包括有接觸到所述轉印部件的表面里后清潔所述轉印部件的清潔部件。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轉印裝置,其特征在干 在比所述清潔部件更靠所述轉印部件的轉動方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民部隆一,田中真也,石井宏一,清水保伸,中村圭吾,荻山宏美,仙石謙治,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理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