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提供低成本地檢測因轉印輥電阻的變化而使轉印性能變化的方法,并根據所獲得的檢測信息來得到最佳轉印輸出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及其圖像形成裝置。其將載置于作為圖像載置體之中間轉印體501上的檢測用調色劑圖(沒有圖示),轉印到作為轉印部件的2次轉印輥510上,以傳感器S來檢測未被轉印而殘留在中間轉印體501上的殘留調色劑粘著量,并根據該檢測到的殘留調色劑粘著量,來對轉印部件(2次轉印輥510)進行轉印輸出(轉印電流值或轉印電壓值等)的控制,以得到最佳的轉印輸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的轉印控制。
技術介紹
特許文獻1:特許第2704277號公報特許文獻2 :特開平5-181373號公報特許文獻3 :特開平10-301408號公報特許文獻4 :特開2005-242170號公報特許文獻5 :特開2006-145950號公報在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將調色劑圖像從圖像載置體轉印到記錄材料上時,印加的轉印輸出的最佳值因溫度濕度環境、記錄材料的種類和寬幅而異。因此,以前是通過采用表格和函數等進行控制,確保得到各成像條件的最佳轉印輸出。但是,因為表格和函數都是設計者預先通過實驗導出的數據,當與轉印部分相關的部件的電阻值超過設想范圍外時,由于印加了與本來應該被輸出的偏壓之大不相同的偏壓,就有可能導致轉印不良或異常放電。特別是采用輥轉印方式的轉印輥,用橡膠或海綿等將碳等無機導電性粒子分散,或使用摻進界面活性劑等的離子導電性的橡膠等,是具有適當調整了電阻值之彈性層的輥,該轉印輥的電阻值因在生產時的偏差、溫度濕度、長期使用導致電阻變化等,會發生一位數以上的變化。眾所周知地,由于所述的表格控制方法和函數控制方法是在考慮這些變化的基礎上被設計出來的,雖然不能達到最佳的目標值,但是圖像出次品的發生率也是很少的。但是,進行連續通紙(其中特別是雙面連續通紙)時,定影裝置產生的熱傳到轉印輥周圍,可以觀察到通過轉印輥的溫度上升,輥電阻下降的現象。進一步,雙面通紙的場合,可以觀察到一次通過定影裝置的記錄材料,因與輥重復接觸,將熱量從記錄材料中傳到轉印輥中,輥被加熱,其結果出現輥的電阻下降的現象。另一方面,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因通常只測定裝置周圍的環境(外氣),所以被安裝在不容易受裝置排熱等影響的位置上。因此,裝置在待機中,或在工作間隔中通紙(非連續性通紙)的場合,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和濕度與轉印輥本身的溫度和濕度幾乎相同,當連續進行通紙時,雖然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和濕度沒有變化,但是轉印輥的溫度和濕度卻發生很大的變化。使用表格控制方式和函數控制方式,因根據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溫度和濕度決定控制值的,即使實際輥的電阻下降很多,結果也會是印加不足夠的偏壓。
技術實現思路
作為以上問題的對策,雖然有將溫度和濕度傳感器設置在轉印輥的近處,或通過與熱敏電阻接觸的轉印輥來檢測溫度的方法,但是在海綿輥等的情況下,熱敏電阻使用困難,并且即使在轉印輥的附近安裝傳感器,也不能快速跟蹤其溫度和濕度,而且,只要是添加傳感器等,就會存在著增加成本的問題。作為其他對策,廣為人知的是與成像時分別地,在轉印輥上印加偏壓后,從此時的電流值和電壓值得到轉印輥的電阻數據,通過反饋控制轉印輸出,一直保持可印加最佳偏壓的方法(特許文獻I 4)。該方法因為實際測量了每個時刻的轉印電阻值,轉印輸出值不會與最佳值發生很大的背離,但是,需要準備專用回路和電源組,結果也存在著增加成本的問題。此外,特許文獻5提出了將濃度檢測用母料成像,通過檢測從圖像載置體轉印到記錄材料上時的轉印殘留調色劑濃度,來控制轉印輸出的方法。但是,該方法有以下的困難之處I)對于用戶這是不需要的圖像,所以被輸出的記錄材料是浪費的。2)用戶使用的記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厚度和電阻等也因種類而異。而且,一個圖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記錄材料不只限一種。所以,即使使用某種記錄材料實施了特許文獻5中所述的方法并對轉印輸出進行控制,對于其記錄材料與厚度和電阻值不同的記錄材料,也不能保證是否是恰當的轉印輸出。此外,在用于控制轉印輸出中,即使廠商方面指定和提供具有適合控制特點的特定的記錄材料,由于記錄材料的電阻也因調濕程度而發生很大變化,會發生不能根據設計者的目的進行控制轉印輸出的情況。3)在最佳的轉印輸出及其附近的輸出中,當然轉印殘留的調色劑量會變少,調色劑濃度也將變得非常小,調色劑量最多也在O. 05mg / cm2以下的水平(如果調色劑的殘留量超過該數值,說明轉印系統本身沒有達到最佳程度)。為了在如此低粘著量領域中檢測調色劑的濃度,使用一般的濃度傳感器則不能充分達到其檢測的范圍。因此,需要準備在低濃度領域中具有充分解像度的濃度傳感器,其結果也將增加成本。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問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新部件或高性能和高成本的部件,通過轉印輥電阻的變化,低成本地檢測轉印性變化的方法,并提供一種根據檢測到的信息,通過補正和控制轉印輸出,即使轉印輥的溫度和濕度發生變化,也可以得到最佳轉印輸出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和采用該方法的圖像成形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技術方案I提供一種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將圖像載置體所載置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記錄媒體里的轉印部件上,以檢測轉印輸出來轉印載置于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檢測用的調色劑圖像,并通過圖像載置體的移動方向上被設置在比轉印部件更靠下游里的圖像濃度檢測裝置,來檢測未被轉印到所述轉印部件里而殘留在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殘留調色劑的粘著量,并通過事先求得的基準檢測轉印輸出和轉印殘留調色劑粘著量的關系來決定其后的成像時的轉印輸出。還有,技術方案2根據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印輸出是轉印電流。還有,技術方案3根據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印輸出是轉印電壓。還有,技術方案4提供一種圖像形成方法,其為電子照相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還有,技術方案5提供一種圖像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4所記載的圖像形成方法。根據技術方案I的轉印輸出控制方法,由于在檢測中不使用記錄媒介,所以不會浪費記錄媒介,而且,因不受記錄媒介種類的影響,可一直保持進行準確地檢測。此外,檢測不需要高精度和高成本地傳感器,可以控制成本。進一步,由于反映沒有記錄媒質的轉印部件本身的轉印率的S / N可以進行準確地檢測,所以可以高精度地檢測出殘留調色劑粘著量。并且,通過以良好的S/N比反映轉印部件電阻的殘留調色劑量檢測方法,可以高精度地檢測轉印部件的電阻,根據該結果進行的轉印輸出控制,可以得到最適合轉印部件轉印輸出。即,根據環境條件、經時或連續印刷等的不同,轉印部件發生變化的場合,也可以得到最佳的轉印輸出,可以發揮良好的轉印性能。根據技術方案2或3的方法,通過適合轉印部件的轉印電流或轉印電壓值,可以發揮良好的轉印性能。根據技術方案4的圖像形成方法,根據環境條件、經時或連續印刷等的不同,即使轉印部件發生變化的場合,也可以得到適當的轉印輸出,還可以通過良好的轉印性能得到高質量的輸出圖像。 根據技術方案5的圖像形成裝置,根據環境條件、經時或連續印刷等的變化,轉印部件的電阻發生變化的場合,可能得到適當的轉印輸出,并可以根據良好的轉印性能得到高質量的輸出圖像。附圖說明參照下面對附圖詳細的說明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對公開技術及其特征的完整描述。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一例之表示彩色打印機的概略構成的截面圖。圖2是成像部分的擴大圖。圖3是中間轉印體清潔裝置的擴大圖。圖4是感光體清潔手段的擴大圖。圖5是調色劑粘著量檢測用的表示基準圖像的模式圖。圖6是表示調色劑粘著量和傳感器檢測輸出的圖表。圖7是將基準圖像顯影電位與調色劑粘著量關系表示在X-Y平面上圖表。圖8是表示轉印部件的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將圖像載置體所載置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記錄媒體里的轉印部件上,以檢測轉印輸出來轉印載置于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檢測用的調色劑圖像,并通過圖像載置體的移動方向上被設置在比轉印部件更靠下游里的圖像濃度檢測裝置,來檢測未被轉印到所述轉印部件里而殘留在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殘留調色劑的粘著量,并通過事先求得的基準檢測轉印輸出和轉印殘留調色劑粘著量的關系來決定其后的成像時的轉印輸出。
【技術特征摘要】
2006.10.23 JP 287553/061.一種轉印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將圖像載置體所載置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記錄媒體里的轉印部件上,以檢測轉印輸出來轉印載置于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檢測用的調色劑圖像,并通過圖像載置體的移動方向上被設置在比轉印部件更靠下游里的圖像濃度檢測裝置,來檢測未被轉印到所述轉印部件里而殘留在所述圖像載置體上的殘留調色劑的粘著量,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橋本俊一,村上榮作,佐藤雅彥,川隅正則,善波英樹,內谷武志,田熊健一,瀬尾哲也,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理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