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由底座、工作平臺、氣缸、雙立柱、立柱橫梁、滾筒構成,其中工作平臺設置在底座上,氣缸設置在工作平臺與底座之間,雙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方,雙立柱之間設置立柱橫梁,滾筒設置在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進出口處,其特點是:在雙立柱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墊塊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上。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設置在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設備前的對中裝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不銹鋼帶鋼在進入焊接設備實現對中,從而達到使不銹鋼帶的帶頭、帶尾在進入焊接設備時平整、準確,提高焊接質量的目的。(*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設備的配套裝置,具體 地講是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
技術介紹
在不銹鋼帶鋼軋制線上,需要對前一個不銹鋼帶鋼的帶尾與后一個 不銹鋼帶鋼的帶頭進行焊接,由于不銹鋼帶是在傳輸線上運動的,使得 不銹鋼帶在進入焊接設備前易出現帶頭、帶尾跑偏現象,這樣就會產生 帶頭、帶尾在焊接設備中不能平整、準確,而影響焊接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不銹鋼帶的帶頭、帶尾在進入 焊接設備時有效接觸,提高焊接質量的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 裝置,以克服上述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由底座、工作平臺、氣缸、雙立柱、 立柱橫梁、滾筒構成,其中工作平臺設置在底座上,氣缸設置在工作平 臺與底座之間,雙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方,雙立柱之間設置立柱橫梁,滾筒設置在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進口處,其特點是 在雙立柱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墊塊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上;上述立柱橫梁上設置有兩個對中夾具,對中夾具通過連接件與設置在立柱橫梁上的油缸連接,實現油缸對對中夾具的控制; 上述工作平臺上方設置有兩組雙立柱及立柱橫梁; 上述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出口處上方還設置有一個帶寬測量裝置。由于本技術是設置在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設備前的對中裝 置,使得本技術能夠在不銹鋼帶鋼在進入焊接設備實現對中,從而 達到使不銹鋼帶的帶頭、帶尾在進入焊接設備時有效接觸,提高焊接質 量的目的。另外,由于本技術設置有帶寬測量裝置,使得不銹鋼帶 鋼在后續的傳送中通過對帶寬數據,實現有效的控制。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L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技術由底座l、工作平臺2、氣釭3、雙立柱4、立柱橫梁5、 滾筒6構成,其中工作平臺2設置在底座1上,氣缸3設置在工作平臺2 與底座1之間,雙立柱4固定在底座1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2上方,雙 立柱4之間設置立柱橫梁5,滾筒6設置在工作平臺2的不銹鋼帶11進 口處;工作平臺2上方設置有兩組雙立柱4及立柱橫梁5,每一組雙立柱 4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7,墊塊7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上; 立柱橫梁5上設置有兩個對中夾具9,對中夾具9通過連接件與設置在立 柱橫梁5上的油缸10連接,實現油缸IO對對中夾具9的控制;工作平 臺的不銹鋼帶11出口處上方還設置有一個帶寬測量裝置8。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確定鋼帶11進入本技術的位 置,而通過氣缸3調整工作平臺2的高度,然后調整通過鋼帶11的寬度 調整兩個墊塊7之間的距離,使鋼帶11在通過本技術時,鋼帶11 的兩邊沿接觸墊塊7;當鋼帶11的帶頭要通過本技術時,首先通過油缸IO操作立柱橫梁5上設置的兩個對中夾具9,分別將鋼帶11的兩邊沿設置在兩個墊塊7之間,而使鋼帶11對中,通過兩組雙立柱4的對中, 從而完成鋼帶11的對中處理,使鋼帶11能夠從本技術的出口處平 整、準確地進入焊接裝置。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 有技術。權利要求1、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由底座(1)、工作平臺(2)、氣缸(3)、雙立柱(4)、立柱橫梁(5)、滾筒(6)構成,其中工作平臺(2)設置在底座(1)上,氣缸(3)設置在工作平臺(2)與底座(1)之間,雙立柱(4)固定在底座(1)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2)上方,雙立柱(4)之間設置立柱橫梁(5),滾筒(6)設置在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11)進口處,其特征在于在雙立柱(4)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7),墊塊(7)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1)上。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其特 征在于立柱橫梁(5)上設置有兩個對中夾具(9),對中夾具(9)通 過連接件與設置在立柱橫梁(5 )上的油缸(10 )連接,實現油缸(10 ) 對對中夾具(9)的控制。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其特 征在于工作平臺(2 )上方設置有兩組雙立柱(4 )及立柱橫梁(5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其特 征在于工作平臺(2)的不銹鋼帶(11)出口處上方還設置有一個帶寬 測量裝置(8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由底座、工作平臺、氣缸、雙立柱、立柱橫梁、滾筒構成,其中工作平臺設置在底座上,氣缸設置在工作平臺與底座之間,雙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方,雙立柱之間設置立柱橫梁,滾筒設置在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進出口處,其特點是在雙立柱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墊塊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上。由于本技術是設置在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設備前的對中裝置,使得本技術能夠在不銹鋼帶鋼在進入焊接設備實現對中,從而達到使不銹鋼帶的帶頭、帶尾在進入焊接設備時平整、準確,提高焊接質量的目的。文檔編號B23K37/047GK201157957SQ20082006575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7日專利技術者峰 吳, 斌 胡, 陳定財 申請人:武漢凱奇特種焊接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銹鋼帶鋼軋制線焊接傳送對中裝置,由底座(1)、工作平臺(2)、氣缸(3)、雙立柱(4)、立柱橫梁(5)、滾筒(6)構成,其中工作平臺(2)設置在底座(1)上,氣缸(3)設置在工作平臺(2)與底座(1)之間,雙立柱(4)固定在底座(1)上并設置在工作平臺(2)上方,雙立柱(4)之間設置立柱橫梁(5),滾筒(6)設置在工作平臺的不銹鋼帶(11)進口處,其特征在于:在雙立柱(4)的兩內側各設置有一個墊塊(7),墊塊(7)通過軸承和彈簧固定在底座(1)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斌,陳定財,吳峰,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凱奇特種焊接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