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包括外殼體,與外殼體一側活動連接的外殼體上蓋,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餐具盤和金屬內膽,金屬內膽底部與外殼體之間設有加熱裝置,食物容器放置在金屬內膽內;食物容器由容器本體及與其相扣的合容器蓋構成,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容器蓋上設有單向止氣閥;還包括一真空泵,真空泵與單向止氣閥相對應使用,食物容器內呈負壓狀態存儲食物。本產品對食物長時間保鮮、保溫,并具有加熱功能,熱效率高,節能環保,受用電環境因素限制低,利于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小型智能化家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加熱的保鮮食品盒。
技術介紹
目前,從飲食衛生和營養狀況而言,家庭內自己烹調的食物是安全飲食的首選,但因為工作或其它情況的需要,人們需要在外就餐,自帶飲食因其安全衛生等優點已成為人們解決在外就餐方式的首選。但是,飯菜在常溫條件下超過兩個二小時,便會容易變質和滋生大量細菌而無法食用,由此,對盛裝飲食的食品盒的質量和功能的改進已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空氣是造成食物變質的根本原因,現有技術的食品保鮮盒,一般采用盒體密封的方式來杜絕盒體內外空氣的交換,從而達到食物保鮮的效果,但盒體內本身帶有空氣,所以盒內食物存放時間不可過長,否則易變質。同時,現有技術食品保鮮盒的不能對盒內的食物進行保溫,需要外部熱源加熱后方可食用,但外部熱源有時因環境限制不能找到,從而限制了其應用。現有技術中雖已有設置有加熱裝置的飯盒,但飯盒保鮮性能差,且均為市電加熱,既不安全,又受電源插座數量限制,不可群體或遠離市電的供應,況且電熱體為電阻絲,加熱不均勻,易產生燒焦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食物保鮮、保溫時間長,具有加熱功能且能耗低、加熱均勻的食品保鮮盒。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包括外殼體,與外殼體一側活動連接的外殼體上蓋,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餐具盤和金屬內膽,金屬內膽底部與外殼體之間設有加熱裝置,食物容器放置在金屬內膽內;食物容器由容器本體及與其相扣的合容器蓋構成,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容器蓋上設有單向止氣閥;還包括一真空泵,真空泵與單向止氣閥相對應使用,食物容器內呈負壓狀態存儲食物。所述食物容器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容器本體與容器蓋之間通過鎖扣固定。所述餐具盤上設有餐具固定座。所述加熱裝置由遠紅外加熱片層,隔熱層和熱反射片層依次構成,遠紅外加熱片層與金屬內膽底部相接,并通過線路與電源相接;熱反射片層與外殼體相接。所述外殼體上設有與電源線路連接的液晶顯示及控制面板。所述電源為設置在餐具盤與外殼體之間的內置電池,或外部市電電源、蓄電池電源。所述外殼體上蓋與外殼體之間通過鎖扣固定,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外殼體與外殼上蓋之間密封,夕卜殼體內形成一密閉空間,同時,食物容器內也是一密閉空間,雙重密封,利于食物較長時間的保溫、保鮮。2、食物容器內呈負壓狀態,沸點降低,較短的時間內即可加熱熟食物,降低用電能耗;同時,因本產品具有長時間的保溫功能,也節省了加熱用電量。3、加熱裝置由遠紅外加熱片層,隔熱層和熱反射片層依次構成,對食物容器底部進行加熱,熱量分布均勻,不會形成燒焦點,較大的加熱面,熱效率高,節能環保。4、本技術電源為內置電池,或外部市電電源、蓄電池電源,受用電環境因素限制低,利于推廣應用。本技術小巧玲瓏,便于攜帶,熱效率高,保鮮效果好,實為密集人群及野外作業人員的必備佳品。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食品容器結構爆炸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外殼體及外殼體上蓋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圖3中A— A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4所示,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包括外殼體2,與外殼體2—側活動連接的外殼體上蓋1,所述外殼體2內設置有餐具盤4和金屬內膽6,金屬內膽6底部與外殼體2之間設有加熱裝置,食物容器3放置在金屬內膽6內;食物容器3由容器本體32及與其相扣的合容器蓋31構成,兩者之間設有密卦圈34,所述容器蓋31上設有單向止氣閥33 ;還包括一真空泵5,真空泵5與單向止氣閥33相對應使用,食物容器3內呈負壓狀態存儲食物。所述食物容器3按飯、菜、湯盛裝的需要設置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金屬內膽6優選導熱性能好的鋁內膽。所述餐具盤4上設有餐具固定座41,便于擺放、固定餐具。所述加熱裝置由遠紅外加熱片層7,隔熱層8和熱反射片層9依次構成,遠紅外加熱片層7與金屬內膽6底部相接,并通過線路與電源相接;熱反射片層9與外殼體2相接。所述外殼體2上設有與電源線路連接的液晶顯示及控制面板21。所述電源為設置在餐具盤4與外殼體2之間的內置電池,或外部市電電源、蓄電池電源。所述外殼體上蓋I與外殼體2之間通過鎖扣11固定,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當兩者扣合時,外殼內形成密封空間。在上述實施例中,因食物容器3內呈負壓狀態,所以容器本體32與容器蓋31之間在常壓狀態即可實現密封扣合,所以容器本體32與容器蓋31之間可以設置鎖扣固定或者省略鎖扣設計。實施例二參照圖1至圖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可以省略真空泵5,食物容器3內處于常壓密封狀態存儲食物,容器本體32與容器蓋31之間設置鎖扣固定。上述實施例僅作為對本技術的解釋,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技術,凡是采用等同變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其特征是:包括外殼體,與外殼體一側活動連接的外殼體上蓋,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餐具盤和金屬內膽,金屬內膽底部與外殼體之間設有加熱裝置,食物容器放置在金屬內膽內;食物容器由容器本體及與其相扣的合容器蓋構成,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容器蓋上設有單向止氣閥。
【技術特征摘要】
1.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其特征是包括外殼體,與外殼體一側活動連接的外殼體上蓋,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餐具盤和金屬內膽,金屬內膽底部與外殼體之間設有加熱裝置,食物容器放置在金屬內膽內;食物容器由容器本體及與其相扣的合容器蓋構成,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容器蓋上設有單向止氣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真空泵,真空泵與單向止氣閥相對應使用,食物容器內呈負壓狀態存儲食物。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其特征是所述食物容器的數量至少為一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熱功能的食品保鮮盒,其特征是所述容器本體與容器蓋之間通過鎖扣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培明,
申請(專利權)人:蔡培明,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