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四驅車差速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651256 閱讀: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5:4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四驅車差速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涉及汽車部件,為了解決四驅車差速機構布置時所占用空間較大、難度較大、整車的重量也比較大的問題。該四驅車變速驅動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包括:分動器、后輪間差速器,還包括前輪間差速器;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且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后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軸之間的后軸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部件,尤其涉及四驅車差速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
    技術介紹
    四驅車就是有前后差速聯動四輪驅動的汽車。因為車輛的發動機將動力傳至四個車輪,所以四個車輪都可發力。兩驅車在其一只驅動車輪打滑時,另外的一只驅動車輪也會失去牽引動力,這時,車子便不能行駛了。四驅車在其一只驅動車輪打滑時,其他的驅動車輪仍然能發揮牽引動力,車子仍能行駛。因此,四驅車越野性能優越,在野外山坡、灘涂、泥地、沙漠也可以應付自如。當前,絕大多數四驅車的差速機構通過多個差速器的相互配合來實現各個車輪之間的差速。該四驅車差速機構通常為兩個輪間差速器和一個軸間差速器。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設有前輪間差速器,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設有后輪間差速器。前、后軸之間設有軸間差速器,為了實現前、后軸的扭矩分配,還需要增加額外的控制裝置。由于四驅車差速機構包括控制裝置以及多個差速器,因此布置時所占用空間較大、難度較大,整車的重量也比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解決了四驅車差速機構布置時所占用空間較大、難度較大、整車的重量也比較大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包括分動器、后輪間差速器,還包括前輪間差速器;所述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且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優選地,所述前軸包括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所述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之間;所述前輪間差速器包括與所述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的傳動單元、與傳動單元固定連接的外殼體、空套在所述外殼體上的中間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嚙合的外齒輪和內齒輪、與所述內齒輪固定連接的內殼體、與內殼體連接的差速單元;所述差速單元與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傳遞不同的動力;所述外齒輪與所述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齒輪連接。其中,所述差速單元由空套在內殼體上的第一行星圓柱齒輪和第二行星圓柱齒輪、與第一行星輪哨合的第一驅動齒輪、與第二行星輪哨合的第二驅動齒輪組成;所述第一行星圓柱齒輪與所述第二行星圓柱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驅動齒輪與第一輸出軸連接,第二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二輸出軸連接。優選地,所述差速單元由與內殼體連接的第一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的第二錐齒輪、第三錐齒輪組成;所述第二錐齒輪、第三錐齒輪與所述第四錐齒輪嚙合;四個所述錐齒輪組成一個矩形;所述第二錐齒輪與所述第一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與所述第二輸出軸連接。 其中,所述傳動單元為外齒圈。優選地,所述內齒輪與所述內殼體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一輸出軸鍵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二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二輸出軸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輸出軸與汽車左前輪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與汽車右前輪的動力輸入端連接。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四驅車差速機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四驅車差速機構及應用其的汽車中,由于前輪間差速器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從而能夠實現車輛的四輪驅動。并且,該四驅車差速機構僅包括兩個差速器,分別為前輪間差速器和后輪間差速器,省略了軸間差速器和控制裝置,因此布置該四驅車差速機構時所占用空間較小、難度較低,整車的重量也比較輕。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的方框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分動器11、后輪間差速器12,還包括前輪間差速器13 ;前輪間差速器13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且與變速器14的動力輸出端141連接、還與分動器11的動力輸入端111連接,分動器11的動力輸出端112與后輪間差速器12的動力輸入端121連接,后輪間差速器12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由于前輪間差速器13與變速器14的動力輸出端141連接、還與分動器11的動力輸入端111連接,使得變速器14將動力由動力輸出端141傳遞到前輪間差速器13,前輪間差速器13還與分動器11的動力輸入端111連接,從而前輪間差速器13可以將部分動力傳遞給分動器11。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四驅車差速機構,能夠實現車輛的四輪驅動。具體地,前輪間差速器13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從而前輪間差速器13能夠將動力分配給左前輪和右前輪,以實現左右車輪的動力輸出;分動器11的動力輸出端112與后輪間差速器12的動力輸入端121連接,后輪間差速器12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從而后輪間差速器12能將動力分配給左右兩個后車輪,以實現后部兩車輪的動力輸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四驅車差速機構中,由于前輪間差速器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從而能夠實現車輛的四輪驅動。并且,該四驅車差速機構僅包括兩個差速器,分別為前輪間差速器和后輪間差速器,省略了軸間差速器和控制裝置,因此布置該四驅車差速機構時所占用空間較小、難度較低,整車的重量也比較輕。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四驅車差速機構中,參見圖2,前軸可以包括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前輪間差速器13設置在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之間。前輪間差速器13可以包括與變速器14的動力輸出端141連接的傳動單元21、與傳動單元21固定連接的外殼體22、空套在外殼體22上的中間齒輪23、與中間齒輪23嚙合的外齒輪24和內齒輪25、與內齒輪25固定連接的內殼體26、與內殼體26連接的差速單元27。該差速單兀27與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連接;用于向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傳遞不同的動力;外齒輪24與分動器11的動力輸入端111齒輪201連接。動力由變速器14的動力輸出端141傳遞到傳動單元21,在經外殼體22傳遞到中間齒輪23,與中間齒輪23嚙合的外齒輪24可以將中間齒輪23傳遞的一部分動力經外齒輪24傳遞給與外齒輪24嚙合的分動器11的動力輸入端111齒輪201,從而將動力傳遞到后輪間差速器12,后輪間差速器12將動力分配給車輛的后部兩個車輪,使得兩個后部車輪具有動力輸出。與中間齒輪23嚙合的內齒輪25可以將中間齒輪23傳遞的另一部分動力傳遞給內殼體26,在由內殼體26傳遞給差速單元27,差速單元27能夠將動力按照一定的傳動比,分別傳遞給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使得與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連接的車輛前部的兩個車輪,從而使兩個前部車輪具有動力輸出。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四驅車差速機構中,參見圖3,上述前軸包括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該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第一輸出軸28和第二輸出軸29之間,差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動器、后輪間差速器,還包括前輪間差速器;所述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且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驅車差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動器、后輪間差速器,還包括前輪間差速器; 所述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輪之間的前軸上,且與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還與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分動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后輪間差速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輪間差速器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后輪之間的后軸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車差速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軸包括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所述前輪間差速器設置在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之間; 所述前輪間差速器包括:與所述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的傳動單元、與傳動單元固定連接的外殼體、空套在所述外殼體上的中間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嚙合的外齒輪和內齒輪、與所述內齒輪固定連接的內殼體、與內殼體連接的差速單元; 所述差速單元與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傳遞不同的動力;所述外齒輪與所述分動器的動力輸入端齒輪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驅車差速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單元由空套在內殼體上的第一行星圓柱齒輪和第二行星圓柱齒輪、與第一行星輪嚙合的第一驅動齒輪、與第二行星輪嚙合的第二驅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桃杰許婷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