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特別是一種轎車具有后部底盤結構,該后部底盤結構具有底板和兩個互相間隔的,至少在前部和后部與橫梁相連的縱梁以及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在這種汽車上,至少安裝在底盤結構(10)后部的橫梁(20)被設計成空心截面,其殼壁由至少兩個互相連接的單梁型材(23、40)組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具有一個后底盤結構的汽車,特別是一種轎車,該后底盤結構具有一個底板和兩個互相分離的,至少在前部和后部與一個橫梁相連的縱梁以及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
技術介紹
從德國公開文獻DE 10 022 916中可以知道一種具有一個底板總成的汽車,它有具有向上開口的U形橫截面的橫梁。作為橫梁的側壁使用的U形殼壁在其自由端具有焊接法蘭,在法蘭盤上將橫梁與底板總成的底板焊接在一起。在橫梁的端面末端各設計了一個彈簧支承部位,在上面各固定了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這里螺旋彈簧被用于將后軸單元支承到橫梁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特別是一種轎車,在這種汽車上利用簡單的設計措施對橫梁,特別是在其結構以及靜態和動態負荷能力方面進行改善。所述技術問題通過一種汽車,特別是一種轎車解決,其具有后部底盤結構,所述底盤結構具有一個底板和兩個互相分離的,至少在前部和后部與一個橫梁相連的縱梁以及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這里安裝在底盤后部的橫梁被設計成空心截面,其殼壁由至少兩種相互連接的單梁型材組成。通過橫梁的這種根據專利技術的結構,使其在幾何構造可行性以及動態和靜態負荷能力方面都能適應汽車,特別是轎車在設計和運行時的不同邊界條件。僅僅是橫梁的這種空心的結構就已經實現與橫截面是U形的橫梁相比更大的扭轉強度,而不需要考慮使用額外的底盤部件,特別是底盤總成的底板對它進行加強。根據專利技術使用單梁型材并且相互連接形成橫梁使單梁型材可以適應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底盤的幾何邊界條件。通過其壁面封閉的殼壁也可以很方便的將根據專利技術的橫梁集成進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底盤結構中。根據專利技術的橫梁的材料可以是鋼板、鋁板,也可以是纖維加強塑料。根據
技術實現思路
的優選結構形式進行設計,由單梁型材形成的殼壁最好包圍成橫截面至少近似是矩形或者至少近似是正方形的空腔。用于產生一個正方形或者矩形的單梁型材所圍繞的殼壁在制造工藝上可以相對有利的制造以及相互連接。此外具有一個在橫截面上是矩形或者正方形的空腔的橫梁已經具有相對彎曲和扭轉的高的阻力矩,從而汽車底盤,特別是具有這種橫梁的底板總成至少在橫梁范圍內具有很高的內在剛度。其它的截面形狀也可以考慮用于根據專利技術的橫梁。當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一種另一優選的結構形式進行設計,使單梁型材在其連接部位與底板相連,特別是在連接部位之間支承底板或夾緊底板,可以特別簡單的并低成本地將底板與橫梁連接在一起。當與橫梁相接觸的底板部位為了與橫梁相連而被支承或夾在單梁型材之間時,可以使底板和橫梁之間的連接的負荷能力特別好。特別優選的是其中一個單梁型材特別是在其自由端配備彈簧支座,該彈簧支座是整體式的,特別是同材料的被固定在單梁型材上,并且尤其具有用于容納至少一個減震器的開口。通過使單梁型材中的一個與彈簧支座一起形成一個結構單元,一方面減輕了大批量將彈簧支座安裝進汽車底盤的勞動量。另一方面通過使單梁型材和彈簧支座形成結構組件同時改善了在汽車底盤上安裝彈簧支座的位置精度以及彈簧支座相對單梁型材的定位,因為結構組件可以在一個制造步驟,例如在其沖壓模具中形成,并因此避免了由于單獨制造過程而產生的制造公差的疊加。 建議單梁型材具有一個至少近似相同的型材截面。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另一優選結構形式進行設計,使單梁型材的型材截面至少近似是L形。可以使用低成本的半成品用于生產這種單梁型材。建議截面形狀是L形的單梁型材在其(組成L形的)一個邊段上具有一個與該邊段成一定角度的凸緣,該突起至少近似與其中一個邊段平行。通過上述措施單梁型材不僅特別容易互相連接,而且可以特別容易實現單梁型材與底板組件的底板相連。特別建議兩個連接成空心型材的L形單梁型材中的一個具有一個水平布置的邊段,從它出發單梁型材的另一條邊段向上延伸。由此可以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在空心型材上形成一個高度差,該空心型材被作為在行駛方向上靠前的底板部分以及靠后的底板部分之間的互連部位。通過借助空心型材產生的在行駛方向上靠前的底板部分以及靠后的底板部分之間的階梯型過渡部分,該靠后的底板部分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在后軸范圍內被抬高到一個在該區域內所需的高度。當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另一種優選結構形式進行設計,使在水平布置的邊段上,特別是在其自由端整體的,特別是同材料的布置一個彈簧支座時,可以特別容易的實現在L形單梁型材上安裝彈簧支座。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一種優選的結構形式進行設計,使L形單梁型材具有不同長度的邊段。由此得到一個可以在其截面上特別容易適應底板的不同結構條件的空心型材。特別建議至少一個L形單梁型材的較長的一個邊段水平的與向上延伸的較短的邊段一起布置,并且較長的邊段特別是在其自由端整體的,特別是同材料的配備有彈簧支座。通過L形單梁型材的不同長度的邊段可以特別簡單的實現相互連接。同時通過使用具有不同長度的邊段的L形單梁型材也可以特別容易的實現空心型材的空腔尺寸的相對的變化。建議L形單梁型材在其較短的一個邊段上具有凸緣,該凸緣至少近似地與L形單梁型材較長的邊段平行。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另一種優選的結構形式規定,L形單梁型材之一以其凸緣與另一 L形單梁型材的較長的邊段或凸緣連接成空心型材。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另一個結構形式規定,優選兩個L形單梁型材設置成以它們的較長邊段平放并以它們的較短邊段向上突起,并且在兩個較長邊段之間容納或夾有底板端部地相互連接,尤其是焊接。通過由兩個具有不同長度的邊段的L形單梁型材產生的空心型材的這種結構可以特別容易的改變空心型材的截面積,特別是其寬度。此外一個通過這種單梁型材組成的橫梁可以實現從沿汽車行駛方向靠前的底板部分直至靠后的底板部分特別有利的階梯狀過渡。特別建議L形單梁型材的較長的邊段在底板的中間層下方互相連接,特別是焊接。建議L形單梁型材較長的邊段的自由端朝向汽車的行駛方向。由此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和方法,使在汽車行駛方向上靠后的底板部分相對靠前的底板部分更容易被階梯狀的抬高,并因此在后軸區域內贏得額外的安裝空間。附圖說明下文中將借助在圖中簡化展示的結構示例闡述本專利技術。在附圖中:圖1示出轎車底盤結構的后部的空間俯視圖,其具有連接兩根縱梁的橫梁,圖2示出根據圖1的底板結構的空間仰視圖,圖3示出根據圖1的底盤結構在具有上部單梁型材和下部單梁型材的橫梁的區域中沿剖切線IV-1V的截面圖和圖4示出根據圖2的下部單梁型材的空間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1在簡化示意圖中展示了一個用于轎車的后部底板結構10,它具有兩個互相間隔的在其側面底部延伸的縱梁11和12,其中在行駛方向A上的縱梁11被布置在底盤結構10的右側而縱梁12被布置在其左側。縱梁11和12在這種情況下被設計成空心型材,并在其上側(與其自由的后側端部相間隔)各具有一個減震器支架13以及14,它從縱梁11和12的上側以罩的形式向上延伸。縱梁11和12在其開放的后側端部通過后部封閉梁15橫向相連。后底板部分16與后部封閉梁15最好通過焊接相連,后底板部分16通過其端部邊緣固定在縱梁11和12上,并在其相對支架15的一側與被設計成空心型材的橫梁20最好通過焊接相連(為此也請參閱圖2和圖3)。特別是在圖3中所示的,被設計成空心型材的橫梁20具有殼壁21,該殼壁在這種情況下包圍出具有正方形橫截面的空腔22。殼壁21在這里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特別是轎車,具有后部底盤結構,該后部底盤結構具有底板和兩個互相隔開的,至少在前部和后部與橫梁相連的縱梁以及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安裝在所述底盤結構(10)后部的橫梁(20)被設計成空心型材,其殼壁由至少兩個互相連接的單梁型材(23、40)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1 DE 102011115796.81.一種汽車,特別是轎車,具有后部底盤結構,該后部底盤結構具有底板和兩個互相隔開的,至少在前部和后部與橫梁相連的縱梁以及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安裝在所述底盤結構(10)后部的橫梁(20)被設計成空心型材,其殼壁由至少兩個互相連接的單梁型材(23、40)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單梁型材(23、40)組成的殼壁最好圍成截面至少近似是矩形或者至少近似是正方形的空腔(22)。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梁型材(23、40)在其互連部位(44,45)處與所述底板(16、46)相連,特別是在所述互連部位(44、45)處將所述底板(16、46)夾在它們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某一項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梁型材(23)之一,特別是在其自由端(33)具備彈簧支座(34),該彈簧支座整體式地,特別是同材料地固定在所述單梁型材(23)上,并且特別的具有用于容納至少一個減震器的開口(36)。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某一項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梁型材(23、40)具有至少近似相同的型材截面。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某一項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梁型材(23、40)的型材截面被設計成至少近似是L形。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形狀是L形的單梁型材(23、40)在其邊段之一(24、42)上具有與該邊段(24、42)成一定角度的凸緣(28、43),該凸緣至少近似與所述單梁型材(23、40)的邊段之一(23、30、41、42)平行。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U·米爾德納,L·特斯克,
申請(專利權)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