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其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通過30~60質量份ABS、30~60質量份PLA、1~20質量份二氧化硅、3~20質量份相容劑、0.3~2.5質量份酸吸收劑、0~2.0質量份潤滑劑、0.2~0.8質量份復合處理劑以及1~15質量份增韌劑通過混合后用擠出機擠出切粒后得到,該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具有超高的抗沖、耐劃傷等機械性能,還具有低碳性特點,材料環境友好,此外,還具有良好的光澤度,制備方法簡單,原材料簡單易得,能廣泛的應用于電腦、手機、玩具、家電等殼體材料領域,適宜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介紹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 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并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環境污染小,是公認的環境友好低碳材料。但是單一組分的PLA脆性大,只能滿足極小領域的物性要求。PLA 和丙烯臆-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plastic, ABS)都具有極好的光澤性,PLA和ABS的合金適合做外觀件,但是制品韌性差、容易劃傷,不能勝任多數制品免噴涂、運輸、使用的要求,通過添加大量增韌劑來提高抗沖擊性能,但是抗沖擊性提高并不理想,并且材料變軟,更容易劃傷。PLA賦予了該合金低碳特性,是一種環境友好材料。 中國專利申請(CN102352094A)公開了一種高韌性高耐熱聚乳酸合金材料,其特點是通過聚乳酸、聚碳酸脂以及尼龍等高耐熱高沖擊材料來制備合金材料,但沖擊強度最高只有10.3 KJ/M2,沒有合金材料應表現的性能疊加。中國專利申請(CN 102617977A)公布了一種性能優異的生物塑料合金材料,特點是采用ABS/PLA/PMMA三元合金,提高了合金的穩定性,沖擊強度最高只達到14.39KJ/M2,性能未達到單一組分ABS材料物性,并且申請文件中未提及和測試材料的耐劃傷性能。中國專利申請(CN102040813A)公布了一種聚乳酸和ABS的復合材料,其特點是該復合材料沖擊強度和熱變形有一定的提高,但性能應難于滿足平板電腦、手機、玩具等抗沖要求,并且申請文件中未提及和測試材料的耐劃傷性能。中國專利申請(CN1986633)公布了一種高表面硬度的ABS改性樹脂及制備方法,其特點是該ABS改性樹脂具有耐劃傷性能,但不具備低碳特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的應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包含以下按質量份計的各組分:ABS30 60 份 PLA30 60 份 二氧化桂I 20份 相容劑3 20份 酸吸收劑0.3 2.5份 潤滑劑0.4 2.0份復合處理劑0.2 0.8份 增初劑I 15份;其中,所述酸吸收劑為稀土穩定劑、硬脂酸鈣、硬質酸鋅、月桂酸鈣或納米氧化鋅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復合處理劑為硅油、硅烷偶聯劑、二乙醇胺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的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包含以下按質量份計的各組分: ABS45 55 份 PLA35 60 份 二氧化硅2 15份 相容劑4 12份 酸吸收劑1.2 2.0份 潤滑劑0.6 1.0份復合處理劑0.2 0.8份 增韌劑I 15份。優選的,所述的ABS為粒子狀或粉末狀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二氧化硅的顆粒大小在7000目以上,且雜質含量在8%以下。優選的,所述相容劑為馬來酸酐接枝物、丙烯酸接枝物、醋酸乙烯接枝物、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脂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或環狀烯烴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增韌劑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酸脂共聚物中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潤滑劑為乙撐雙硬脂酰胺、高分子量硅氧烷或聚醚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在105 115°C下,往攪拌機中加入I 20質量份二氧化硅,200 300轉/分鐘攪拌7 15分鐘;繼續加入0.2 0.8質量份復合處理劑,800 900轉/分鐘攪拌9 15分鐘;繼續加入0.4 2.0質量份潤滑劑,200 300轉/分鐘攪拌3 6分鐘后制得物料A ;(2)將30 60質量份PLA、30 60質量份ABS、3 20質量份相容劑、I 15質量份增韌劑、0.3 2.5質量份酸吸收劑加入攪拌機中,與步驟(I)制得的物料A—起200 300轉/分鐘攪拌3 5分鐘后制得物料B ;(3)將步驟(2)制得的物料B加入擠出機,其中,擠出機機筒及機頭各加熱區溫度控制為165 200°C,物料B經擠出機熔融混煉擠出、拉條、切粒和干燥,得到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擠出機溫度控制從加料段至機頭分為機筒一至六區和機頭區,其中,各區溫度分別為:機筒一區175 185°C、機筒二區185 195°C、機筒三區185 195°C、機筒四區190 200°C、機筒五區185 195°C、機筒六區180 190°C以及機頭區1850C ο所述的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作為平板電腦、手機、玩具以及家具殼體材料的應用。具體實施例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解決方案主要是:提供一種以PLA、ABS以及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制備的一種同時具有低碳特性、超高耐沖、耐劃傷的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材料,同時提供該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得制備方法以及在平板電腦、手機、玩具、家具外殼材料上的應用。實施例1 (I)在105°C下,往攪拌機中加入Ikg顆粒大小在7000目以上且二氧化硅含量為92%的礦物填料,200轉/分鐘攪拌15分鐘;繼續加入0.2kg硅油,800轉/分鐘攪拌15分鐘;繼續加入0.4kg乙撐雙硬脂酰胺,300轉/分鐘攪拌6分鐘后制得物料A。(2)將30kgPLA、30kg粒子狀ABS、3kg馬來酸酐接枝物、15k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0.3kg稀土穩定劑加入攪拌機中,與步驟(I)制得的物料A —起900轉/分鐘攪拌3分鐘后制得物料B。(3)將步驟(2)制得的物料B加入雙螺桿擠出機,其中,擠出機溫度控制從加料段至機頭分為機筒一至六區和機頭區,各區溫度分別為:機筒一區175°C、機筒二區185°C、機筒三區185°C、機筒四區190°C、機筒五區185°C、機筒六區180°C以及機頭區185°C,物料B經擠出機熔融混煉擠出、拉條、切粒和干燥,得到PLA/ABS/ 二氧化硅組合物I。實施例2(I)在115°C下,往攪拌機中加入20kg顆粒大小在7000目以上且二氧化硅含量為95%的礦物填料,200轉/分鐘攪拌7分鐘;繼續加入0.8kg硅烷偶聯劑,800轉/分鐘攪拌15分鐘;繼續加入2.0kg聚醚,200轉/分鐘攪拌3分鐘后制得物料A。(2)將60kgPLA、30kg粉末狀ABS、20kg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脂三元共聚物(產品購自法國阿科瑪公司)、Ikg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5kg硬脂酸鈣加入攪拌機中,與步驟(I)制得的物料A —起200轉/分鐘攪拌3分鐘后制得物料B。(3)將步驟(2)制得的物料B加入雙螺桿擠出機,其中,擠出機溫度控制從加料段至機頭分為機筒一至六區和機頭區,其中,各區溫度分別為:機筒一區185°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包含以下按質量份計的各組分:其中,所述酸吸收劑為稀土穩定劑、硬脂酸鈣、硬質酸鋅、月桂酸鈣或納米氧化鋅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復合處理劑為硅油、硅烷偶聯劑、二乙醇胺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種。FDA000026437398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包含以下按質量份計的各組分: ABS30 60 份; PLA30 60 份; 二氧化硅I 20份; 相容劑3 20份;酸吸收劑0.3 2.5份; 潤滑劑O 2.0份;復合處理劑0.2 0.8份; 增柄劑I 15份; 其中,所述酸吸收劑為稀土穩定劑、硬脂酸鈣、硬質酸鋅、月桂酸鈣或納米氧化鋅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復合處理劑為硅油、硅烷偶聯劑、二乙醇胺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質量份計的各組分: ABS45 55 份; PLA35 60 份;二氧化硅2 15份; 相容劑4 12份;酸吸收劑1.2 2.0份; 潤滑劑O 6 1.0份;復合處理劑0.2 0.8份; 增韌劑I 1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為粒子狀或粉末狀中的至少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的顆粒大小在7000目以上,且雜質含量在8%以下。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劑為馬來酸酐接枝物、丙烯酸接枝物、醋酸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脂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或環狀烯烴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LA/ABS/二氧化硅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韌劑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酸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保剛,陳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亞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