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熱泵,包括泵殼、容置于該泵殼內的葉輪以及固定至該泵殼并用于驅動該葉輪旋轉的電機。該泵殼包括沿其軸向設置的進水管以及位于遠離該電機一側的出水管。該葉輪包括位于該泵殼軸向上并連通至該進水管的入口及位于該泵殼徑向上的出口。該加熱泵還包括固定在該泵殼內的管狀的加熱件。該出口通過該加熱件的內壁所包圍的第一通道連通至該出水管,該加熱件的外壁與該泵殼的內壁之間圍成連通至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加熱件的內壁及外壁均對離開葉輪的水流進行加熱,加熱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加熱泵。
技術介紹
現有的一種加熱泵包括泵殼、收容于泵殼的葉輪、固定至泵殼內壁的加熱環以及用于驅動葉輪的電機。從葉輪出來的水在流經加熱環的內壁后才流出加熱泵,如此,水在流經加熱環的過程中被加熱。然而,水僅與加熱環的內壁接觸,加熱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加熱效率高的加熱泵。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加熱泵包括泵殼、容置于該泵殼內的葉輪以及固定至該泵殼并用于驅動該葉輪旋轉的電機。該泵殼包括沿其軸向設置的進水管以及位于遠離該電機一側的出水管。該葉輪包括位于該泵殼軸向上并連通至該進水管的入口及位于該泵殼徑向上的出口。該加熱泵還包括沿該泵殼軸向固定在該泵殼內的管狀的加熱件。該出口通過該加熱件的內壁所包圍的第一通道連通至該出水管,該加熱件的外壁與該泵殼的內壁之間圍成連通至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加熱泵中,加熱件的內壁及外壁均對離開葉輪的水流進行加熱,力口熱效率高。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特征以及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專利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專利技術加以限制。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加熱泵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加熱泵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1的加熱泵的剖視圖。圖4是圖1的加熱泵未安裝導流環的泵殼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的加熱泵的基座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方式的未安裝電機的加熱泵的示意圖。圖7是圖6的加熱泵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請結合圖1至圖3,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加熱泵10包括泵殼100、電機200、基座300、葉輪400、加熱件500、密封套600及接頭700。請再結合圖4,泵殼100大致呈圓桶狀,包括側壁102、固定部103、頂板104、進水管106、導流環107及出水管108。泵殼100未設置頂板104的一端與電機200安裝固定并將基座300夾設在中間?;?00側壁102上開設有通孔110。固定部103自通孔110周緣向外延伸。頂板104內側包括面向基座300的固定面114,固定面114上開設有與加熱件500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6,第一容置槽116與側壁102之間在泵殼100的徑向(即垂直電機200轉軸的方向)上存在間隙。頂板104還開設有位于第一容置槽116與側壁102之間并連通至出水管108的出水孔115。進水管106包括位于頂板104之外的入口 105、自頂板104沿泵殼100的軸向往電機200方向延伸的主體部111及位于主體部111遠離頂板一端的末端113,主體部111的內徑沿靠近電機200的方向減小以使水在流進泵殼100的過程中速度得到增加。導流環107固定至進水管106靠近電機200 —端的外壁,導流環107外周設置有若干導流鰭片109。出水管108沿泵殼100的徑向設置在頂板104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側壁102、固定部103、頂板104、進水管106及出水管108 —體成型,導流環107獨立形成。然而,可以理解,導流鰭片109也可以一體成型在進水管106上,此時導流環107便無需設置。葉輪400沿泵殼100的軸向容置在容置空間101內,并且連接至電機200而由其驅動旋轉。葉輪400包括位于其軸向上并且正對進水管106的入口 402及位于其徑向上的出口 404。水由入口 402進入葉輪400并從出口 404被排出。葉輪400的入口 402的徑向尺寸沿靠近進水管106的方向減小,對應地,進水管106的末端113的內徑沿靠近葉輪400的方向增大,以使葉輪400的入口 404至少部分容置于進水管106中,從而減少加熱泵10的軸向長度。在本實施方式中,葉輪400為單蓋板式,其包括一個蓋板及自蓋板向進水管106方向延伸的若干葉片。請再結合圖5,基座300可拆卸地設置在泵殼100與電機200之間,以密封泵殼100,從而形成用于容置葉輪400、加熱件500、密封套600及進水管106的容置空間101。基座300包括與泵殼100對應的底板302及自底板302的安裝面303向外延伸的環狀凸緣304。底板302中間開設有容電機200的轉軸(圖未示)穿過的連接通孔305。凸緣304與底板302的外緣之間有間隙。凸緣304靠近底板302 —側開設有多個沿底板302的徑向貫穿凸緣304的連通槽306,凸緣304遠離底板302 —側開設有與加熱件500對應的且不與連通槽306連通的第二容置槽308。在本實施方式中,多個連通槽306均勻分布在凸緣304上,以均勻水流。可以理解,基座300也可以集成至電機200,此時電機200與泵殼100安裝的表面相當于底板302的安裝面303,環狀凸緣304同樣由該表面向外延伸。加熱件500呈管狀,其包括由導熱材料制成的管狀本體502以及附設于本體502外壁的電熱絲504。密閉套600套設至加熱件500,其包括用于包裹電熱絲504的管狀包裹部602及自包裹部602側面向外延伸的管狀連接部604,包裹部602的上下兩端603包裹本體502內壁上下兩端,電熱絲504的末端暴露在連接部604中以便接線。加熱件500被包裹部602包裹的上下兩端分別緊密地插入第一容置槽116及第二容置槽308中,使得包裹部602的上下兩端603分別被夾緊至加熱件500位于上下兩端的內外壁上,如此,電熱絲504被密閉地包裹在本體502及包裹部602之間而隔絕了與水的接觸。同時,連接部604通過通孔110延伸至固定部103之外,并通過彈簧卡扣606固定至固定部103外壁,以進一步固定密閉套600及加熱件500。接頭700連接至電熱絲504的末端并設置在連接部604中以便與外部電源(圖未示)連接。工作過程中,水流通過進水管106的內孔112進入葉輪400的入口 402后從出口404排出,水流進而進入由加熱件500的內壁與進水管106的外壁所圍成的第一通道12。在流經第一通道12的過程中,水流吸收加熱件500內壁的熱量從而被加熱,同時,水流在導流鰭片109的引導下旋轉,并最終進入出水管108而被排出加熱泵10。從出口 404排出的水流還有部分通過連通槽306進入由密閉套600的外壁與泵殼100的內壁之間所圍成的第二通道14,加熱件500外壁的熱量通過密閉套600后也被水流吸收,從而使得流經第二通道14的水流被加熱,并最終通過出水孔115進入出水管108而被排出加熱泵10。如此,加熱件500的內外壁上的熱量都被充分吸收,提高了加熱泵10的加熱效率??梢岳斫猓訜峒?00的結構并不限于本實施方式,只要能對流出出口 404的水流進行加熱便可。比如,電熱絲504可嵌入本體502內部,并且其末端通過本體502的上端表面從第一容置槽116延伸至頂板104之外。在上述技術方案下,密閉套600、通孔110及固定部103均可不必設置?;?00的設置方便了加熱泵10的安裝,然而,可以理解,本專利技術不限于采用基座300將加熱件500固定至泵殼100。比如,在不設置基座300的情況下,加熱件500可通過螺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至頂板104,此時加熱件500與密封泵殼100的元件之間留有間隙,以便水流能進入第二通道14。可以理解,包裹部602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熱泵,包括泵殼、容置于該泵殼內的葉輪以及用于驅動該葉輪旋轉的電機,該泵殼包括沿其軸向設置的進水管以及位于遠離電機一側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該葉輪包括位于該泵殼軸向上并與該進水管連通的入口及位于該泵殼徑向上的出口,該加熱泵還包括沿該泵殼軸向固定于該泵殼內的管狀加熱件,該出口通過形成于該加熱件內壁內的第一通道連通至該出水管,該加熱件的外壁與該泵殼的內壁之間形成連通至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熱泵,包括泵殼、容置于該泵殼內的葉輪以及用于驅動該葉輪旋轉的電機,該泵殼包括沿其軸向設置的進水管以及位于遠離電機一側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該葉輪包括位于該泵殼軸向上并與該進水管連通的入口及位于該泵殼徑向上的出口,該加熱泵還包括沿該泵殼軸向固定于該泵殼內的管狀加熱件,該出口通過形成于該加熱件內壁內的第一通道連通至該出水管,該加熱件的外壁與該泵殼的內壁之間形成連通至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泵殼包括遠離該電機的頂板,該進水管自該頂板朝該電機方向延伸,該加熱件的內壁與該進水管的外壁圍成所述第一通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泵殼包括遠離該電機的頂板,該頂板向內凹陷形成凹陷部,該進水管容置在該凹陷部中,該加熱件的內壁與該泵殼的向內凹陷而形成該凹陷部的內環壁之間圍成該第一通道。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進水管包括自該頂板沿該泵殼的軸向往該電機方向延伸的主體部,該主體部的內徑沿靠近該葉輪的方向減小。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葉輪的入口的徑向尺寸沿靠近該進水管的方向減小,該進水管的內孔靠近該葉輪一端的孔徑沿靠近該葉輪的方向增大,該葉輪的入口至少部分容置于該進水管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出口還通過該第二通道連通至該出水管。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電機上設置有與該泵殼安裝并位于該葉輪與該電機之間的安裝面,該泵殼包括一個面向該電機的固定面,該加熱件固定在該固定面與該安裝面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加熱泵,其特征在于,該加熱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立生,李越,張洪建,吳建宏,
申請(專利權)人:德昌電機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