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該散熱模塊至少包括:一散熱基座,其設有復數定位槽,該定位槽至少一側邊鄰接有一嵌迫槽;復數嵌迫件,該嵌迫件設于該嵌迫槽內,并使該嵌迫槽產生擴張變形,且進而使該定位槽受壓迫變形;復數散熱片,該散熱片一端設于該定位槽內,并由該定位槽的受壓迫變形而固結定位于該散熱基座;如此,能使該散熱模塊在組裝上極具簡易、方便,且整體結構牢固穩定、散熱性良好,進而能積極提高散熱模塊的組裝經濟效益及散熱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散熱片定位結構,尤其指一種散熱模塊在組裝時具簡易、方便,且散熱性良好,并具有極佳的固結性,而能積極提高散熱模塊經濟效益的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按,一般計算機、電子設備或發光二極管(LED)的燈具其散熱功能的強弱攸關此類產品其性能發揮及壽命長短的關鍵;現有散熱模塊主要包括有一固定座(或散熱座)及設于其上的復數散熱片,傳統制造技術是將該復數散熱片以焊接或一體成型或鉚合式固定于該固定座上,但牽涉環保訴求及量產工藝,均非理想的固結結構。又如圖1、圖1a所示,其為另一公知散熱模塊的構成技術,該散熱模塊100有一散熱基座101及復數散熱片103,該散熱基座101上設有復數固定槽102 ;其組合定位時,將該散熱片103嵌置于固定槽102處,繼以治具104于該散熱基座101鄰近散熱片103的上下兩側進行沖擊施力,使該散熱基座101的固定槽102相對產生變形,進而夾緊定位該散熱片103。前述該公知散熱模塊100雖可由治具104的對該散熱基座101沖擊加工而產生變形定位該散熱片103的效果,但由于散熱基座101的厚度愈大會有助于散熱導引,如此該公知散熱模塊100的設計使得其定位構成受限于該散熱基座101的厚度,換言之,當該散熱基座101厚度較大時,該治具104的沖擊可能使該固定槽102的變形量不夠,將使得該固定槽102無法緊固接觸、定位該散熱片103,如此將導致其散熱接觸不佳,甚至無法緊固定位該散熱片103,顯非理想的設計。又如圖2所示,其為再一公知技術,其散熱模塊200的構成包括有一散熱基座201及復數散熱片203,該散熱基座201的周邊設有復數固定槽202及設于固定槽202之間的導溝205 ;該公知散熱模塊200的組合是由一固定模具300及一沖壓治具400來完成,該固定模具300設有一定位凹部301及該定位凹部301周邊的復數嵌槽302,及與該導溝205對應頂掣的錐狀體的壓端部303,該沖壓治具400前端具有一沖頭部401,其組合時先將該復數散熱片203暫嵌置于該散熱基座201的復數固定槽202,繼整體置入該固定模具300的定位凹部301內,并使該復數散熱片203分別對應嵌入該復數嵌槽302,繼以該沖壓治具400的沖頭部401對該散熱基座201進行沖壓,使該散熱片203滑動式的嵌入固定模具300的嵌槽302中,以及壓端部303在散熱片203進入的同時,延導溝205軸向擘入,使導溝205側邊壁產生形變壓迫固定槽202,形變的固定槽202壓掣散熱片203緊結一體。該公知散熱模塊200雖可由固定模具300及沖壓治具400來進行沖擊加工而產生變形定位該散熱片203的效果,但由于復數散熱片203嵌置于該固定模具300的定位凹部301內的組裝程序相當繁瑣費時,且沖壓變形定位該復數散熱片203后將導致該散熱模塊200不易脫模,亦顯非理想的設計,而有一并加以改良、突破的必要。緣此,本專利技術人有鑒于公知散熱模塊于組裝定位質量及效率不佳的缺失,本專利技術人即著手構思解決方案,希望能開發出一種更具結構穩固及組裝效率佳的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遂經多時的構思而有本專利技術的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提供一種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能使散熱模塊在組裝上極具簡易、方便,且整體結構牢固穩定、散熱性良好,進而能積極提高散熱模塊的組裝經濟效益及散熱質量功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包括有:一散熱基座,其設有復數定位槽,該定位槽至少一側邊鄰接有一嵌迫槽;復數嵌迫件,該嵌迫件嵌設于該嵌迫槽內,并使該嵌迫槽產生擴張變形,且進而使該定位槽受壓迫變形;復數散熱片,該散熱片一端設于該定位槽內,并由該定位槽的受壓迫變形而固結定位該散熱片。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槽包括有相連通的內部第一嵌迫槽及外部第二嵌迫槽,該第一嵌迫槽較第二嵌迫槽具有較大的截面積。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第二嵌迫槽連通外部空間,該第二嵌迫槽外端側設有一擴端緣。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散熱基座和該散熱片為銅或鋁金屬材。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具有一前插端,該前插端截面積小于該嵌迫槽的截面積,以便該嵌迫件的插入該嵌迫槽內。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對應該嵌迫槽而包括有相連接的第一嵌迫件及第二嵌迫件,該第一嵌迫件較該第二嵌迫件具有較大的截面積。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為銅合金、鋁合金、不銹鋼或鍍鋅鐵金屬件。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的截面積相對該嵌迫槽的截面積為略大,使該嵌迫件插入該嵌迫槽后可使該嵌迫槽具有產生擴張變形的作用。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為桿體(pin)、管體(tube)或楔形板體(slab)。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設有導熱層,該導熱層設于該散熱片的側面上。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導熱層貼設于該散熱片的兩對應側面。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導熱層為石墨片或為納米碳管涂料、或碳復合料或碳纖維復合材料、或氮化硼復合材料構成的片體。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導熱層為納米碳管涂料、或碳復合料或碳纖維復合材料、或氮化硼復合材料以涂布方式構成。本專利技術最大的特色是由該嵌迫件的插設迫使該定位槽受兩側的迫壓變形而緊夾固結散熱片,用以取代治具或模具對該散熱基座的施予壓迫作用;且更利用石墨片層與該散熱片的復合式散熱構成而增加其導熱及散熱效率。如此,本專利技術能使散熱模塊在組裝上極具簡易、方便性,且整體結構牢固穩定、散熱性良好,進而能積極提高散熱模塊的組裝經濟效益及散熱質量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公知散熱模塊的構成示意圖。圖1a為公知散熱模塊的定位組裝示意圖。圖2為另一公知散熱模塊的構成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圖4a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a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組裝定位操作示意圖一。圖5b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組裝定位操作示意圖二。圖6A為本專利技術的嵌迫件構成態樣示意圖一。圖6B為本專利技術的嵌迫件構成態樣示意圖二。圖6C為本專利技術的嵌迫件構成態樣示意圖三。圖6D為本專利技術的嵌迫件構成態樣示意圖四。圖7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應用例不意圖一。圖8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應用例示意圖二。圖9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散熱模塊10 ;散熱基座11 ;定位槽111 ;第一定位槽Illa ;第二定位槽Illb ;嵌迫槽112 ;第一嵌迫槽112a ;第二嵌迫槽112b ;擴端緣112c ;散熱片12 ;導熱層13 ;嵌迫件20、30、40、50 ;前插端20a ;后結端20b ;第一嵌迫件21;第二嵌迫件22 ;寬部31 ;窄部32 ;前插端41 ;后結端42;前插端51 ;電路板60 ;微處理器61;散熱基座71 ;定位槽711 ;嵌迫槽712 嵌迫槽712a ;第二嵌迫槽712b ;擴端緣712c ;貼觸面73。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所實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散熱基座,其設有復數定位槽,該定位槽至少一側邊鄰接有一嵌迫槽;復數嵌迫件,該嵌迫件設于該嵌迫槽內,并使該嵌迫槽產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包括有:一散熱基座,其設有復數定位槽,該定位槽至少一側邊鄰接有一嵌迫槽;復數嵌迫件,該嵌迫件嵌設于該嵌迫槽內,并使該嵌迫槽產生擴張變形,且進而使該定位槽受壓迫變形;復數散熱片,該散熱片一端設于該定位槽內,并由該定位槽的受壓迫變形而固結定位該散熱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包括有: 一散熱基座,其設有復數定位槽,該定位槽至少一側邊鄰接有一嵌迫槽; 復數嵌迫件,該嵌迫件嵌設于該嵌迫槽內,并使該嵌迫槽產生擴張變形,且進而使該定位槽受壓迫變形; 復數散熱片,該散熱片一端設于該定位槽內,并由該定位槽的受壓迫變形而固結定位該散熱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槽包括有相連通的內部第一嵌迫槽及外部第二嵌迫槽,該第一嵌迫槽較第二嵌迫槽具有較大的截面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第二嵌迫槽連通外部空間,該第二嵌迫槽外端側設有一擴端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散熱基座和該散熱片為銅或鋁金屬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具有一前插端,該前插端截面積小于該嵌迫槽的截面積,以便該嵌迫件的插入該嵌迫槽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散熱模塊的散熱片定位結構,其中,該嵌迫件對應該嵌迫槽而包括有相連接的第一嵌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培智,
申請(專利權)人:新高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亮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