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輪轂及其制造裝置,具體是一種輕量化設計的鋁合金輪轂及其模具。
技術介紹
輪轂作為承載汽車重量的重要部件,不僅承受車體本身的自重壓力,還受到制動、變速、轉彎、路障等不規則受力的沖擊,這就要求汽車具備良好的駕乘性能,為了使車輪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強度,先前的輪轂采用較厚重的結構設計來保證。隨著能耗、環保問題的日益突出,汽車輕量化設計得到了重視。減輕質量是減少油耗最有效的途徑。出于人們對輪轂造型美觀性上的追求,輪轂外形呈現出多樣性。基于安全的原因,輪轂的外觀造型和結構設計必須同時滿足安全和使用的要求。由于本技術輕量化設計后輪輻變窄,鑄造成型的難度加大,因此需要采取適配的模具澆注技術來保證輪轂鑄件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降低汽車的油耗,輪轂的輕量化設計作用十分明顯。本技術提供一種輕量化輪轂,解決現有技術中輪轂的耗材多,加工復雜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輕量化的輪轂,包括輪輻和輪緣,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主體減小了輪轂與輪緣相接處的夾角角度,通過內挖輪輻與輪緣相接位置R角來減輕輪轂的重量。同時使輻條變長,增加力矩,提高抗沖擊性能。參照附圖,通過改進,將現有設計方案I改為本技術的設計方案2的結構,即將現有技術中的輪轂R角4改為本技術的R角5,提高了輪轂的經濟性,降低了油耗,減輕了重量。輪輻的質量減輕了,提高了輪轂加速時的制動性能,降低了行駛中的噪音。輪輻根部變窄,使輻窗加大,增加散熱面積,降低了輪轂及輪胎的行駛溫度,提高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外觀雅致輕巧。在輪轂制造過程中輪輻充當流道的角色,輪輻窄細即對鑄造性不利,為改善鑄造性能,本技術在模具上加暗冒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量化的輪轂,其特征在于:包括輪輻和輪緣,內挖輪輻與輪緣相接位置R角,所述輪轂主體減小了輪轂與輪緣相接處的夾角角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輕量化的輪轂,其特征在于:包括輪輻和輪緣,內挖輪輻與輪緣相接位置R角,所述輪轂主體減小了輪轂與輪緣相接處的夾...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威伸,
申請(專利權)人:臺山市富誠鋁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