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包括風管和頂罩,所述頂罩置于風管的一端并且與風管構成一體,所述頂罩上設有多個通風口,通風口的前方設有導風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既能保證通風的順暢,使得風扇能夠吸入充足的空氣;又能防止異物進入風道而引致的風扇甚至動力蓄電池損壞;同時外觀新穎,可以作為車內裝飾件;風管與風道的配合方式,使得安裝較為方便,給調整和維修帶來了便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新能源汽車裝飾件,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逐年增加。在國際油價不斷創出新高、排放法規日益嚴格的大環境下,發展節能、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減少能源消耗和降低城市污染的必由之路。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向混合動力方向發展,而動力蓄電池一般為混合動力核心部件。如中國專利201020130763公開一種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電池箱體結構,包括動力電池和動力電池箱體,動力電池箱體的前壁上設有出風口,后壁上設有進風口,動力電池位于動力電池箱體里面,動力電池箱體采用折邊點焊結構的箱體,出風口設有風扇。同時,動力蓄電池的冷卻散熱也是其研究的關鍵技術問題,如中國專利200610054023公開一種混合動力汽車用動力電池組的散熱結構,包括有蓄電池組、進風導流蓋板、蓄電池支承板、蓄電池底板和排氣風扇。在進風導流蓋板上對應于每塊單體蓄電池的位置都斜向開有進氣導流槽,進氣導流槽的槽口傾斜對向兩列蓄電池組之間的空隙,且將進氣導流槽的開槽寬度和導流角度大小設計為沿蓄電池組中心向兩邊逐漸增大。排氣風扇安裝在蓄電池底板下,與蓄電池組中心位置相對,每組蓄電池對應安裝一個排氣風扇,并在排氣風扇外罩排氣導流槽板。另外在蓄電池組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散熱系統信號處理單元。但動力蓄電池在冷卻散熱時需要從乘客艙充分引入新鮮、低溫的空氣,且要保證乘客艙內視覺美觀,設計新穎,同時又要防止異物進入風道而導致風扇破壞。因此,需要一種設于乘客艙內的進風口,該進風口處需要防止異物進入風道。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內風扇進風口容易進入異物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包括風管和頂罩,所述頂罩置于風管的一端并且與風管構成一體,所述頂罩上設有多個通風口,通風口的前方設有導風罩。優選的,所述風管的另一端具有一圈周向凸起。優選的,所述頂罩上設有一段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管壁上設有多個向外突起的卡件,所述風管套設在所述連接管上。優選的,所有通風口為條狀通孔,上下排列。優選的,所述通風口為圓孔。如上所述,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既能保證通風的順暢,使得風扇能夠吸入充足的空氣;又能防止異物進入風道而引致的風扇甚至動力蓄電池損壞;同時外觀新穎,可以作為車內裝飾件;風管與風道的配合方式,使得安裝較為方便,給調整和維修帶來了便利。附圖說明圖1顯示為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示意圖。圖2顯示為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的剖視圖。圖3顯示為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安裝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I 頂罩11導風罩12 通風口13連接管14 卡件2 風管21周向凸起3 車身4 風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請參閱圖1至圖3。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包括風管2和頂罩I,頂罩I置于風管2的一端并且與風管2構成一體,頂罩I上設有多個通風口 12,通風口 12的前方設有導風罩11。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其結構簡單,外形美觀大方,頂罩上的通風口將乘客艙內的新鮮空氣吸入,同時通風口前方的導風罩11可以阻擋異物進入汽車風扇內損害設備。如圖2所示,上述頂罩I上設有一段連接管13,連接管13的管壁上設有多個向外突起的卡件14,上述風管2套設在連接管13上,使頂罩I的連接管13與風管2過盈配合構成一體。頂罩I與風管2的固定方式不限于該種連接結構,也可以直接焊接成一體等其他固定方式。上述風管2的另一端具有一圈周向凸起21,便于風管2與風道過盈配合,使裝飾罩安裝牢固。如圖3所示,在安裝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時,先將風管2與車身3通過焊接等方式連接在一起,再將頂罩I從車廂內套入風管2中,利用風管2與頂罩上的連接管13的過盈配合連接在一起。風道4從車廂外套在風管2的另一端上,利用風管尾部的一圈周向凸起21卡住風道4,也可以再增加卡箍固定,風道4的另一端連接風扇。本實施例中所有通風口 12為條狀通孔,上下排列,通風口前方的導風罩11既引導風向流入又阻止異物進入風道。上述通風口也可為圓孔,或者其他形狀,只需方便吸入空氣又方便加設導風罩即可。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既能保證通風的順暢,使得風扇能夠吸入充足的空氣;又能防止異物進入風道而引致的風扇甚至蓄電池損壞;同時外觀新穎,可以作為車內裝飾件;風管與風道的配合方式,使得安裝較為方便,給調整和維修帶來了便利。所以,本技術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術。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技術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技術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所涵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風管(2)和頂罩(1),所述頂罩(1)置于風管(2)的一端并且與風管(2)構成一體,所述頂罩(1)上設有多個通風口(12),通風口(12)的前方設有導風罩(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風管(2)和頂罩(1),所述頂罩(I)置于風管(2 )的一端并且與風管(2 )構成一體,所述頂罩(I)上設有多個通風口( 12 ),通風口(12)的前方設有導風罩(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風扇進風口裝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管(2)的另一端設有一圈軸向凸起(2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健,范軍鋒,周慶偉,周鋒,黃偉科,凌天鈞,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