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輸送設備領域,具體公開一種自行小車輸送系統及其道岔。該道岔包括往復式驅動機構,它的第一端連接固定框架,它的第二端連接活動框架,由此可驅動活動框架及安裝在活動框架上的直軌和彎軌在固定框架上作直線運動,以便使得所述直軌或所述彎軌與目標線路軌道對接。該自行小車輸送系統設置有多線路軌道,它的分岔部位上設置有以上道岔,以便自行小車轉換到相應的線路軌道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往復式驅動機構不會產生運行誤差,從而能夠可靠地將活動框架驅動到目標位置上,這有助于使活動框架上的直軌或彎軌與相應線路軌道精確地對軌,由此保證自行小車順利進行線路轉換,最終滿足工藝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輸送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行小車輸送系統及其道岔。
技術介紹
自行小車輸送系統是一種廣泛用于汽車生產線中的物料輸送設備,它的各個自行小車(包括主車和副車)可以在鋁合金軌道或工字鋼軌道構成的輸送線路上循環輸送物料,運行控制過程十分靈活。隨著汽車設備的發展,單一線路的自行小車已經不能滿足整條生產線的生產和節拍要求,故大多數汽車廠商采用了多線路軌道自行小車輸送線。道岔是多線路軌道自行小車輸送線中必不可少的裝置,其設置多線路軌道的分岔部位上,可以使自行小車實現線路轉換。現有道岔采用電動機帶動的連桿式驅動機構,電機轉動時由連桿機構帶動活動框架在固定框架上來回運動,由此使得安裝在活動框架上的直軌或彎軌與相應線路軌道進行合軌,最終使得自行小車轉換到相應的線路軌道上。這種連桿式道岔驅動機構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電機轉動角度會帶來一定的角度誤差,這就會使連桿機構運動不完全,進而導致活動框架運動不到位,軌道對軌不精準,最終使得自行小車不能順利進行線路之間的轉換,這無疑會影響整個生產線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小車輸送系統及其道岔,有助于提高道岔的對軌精度,由此保證自行小車順利進行線路轉換,滿足整個生產線的工藝需求。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道岔,包括固定框架、活動框架、直軌、彎軌和道岔驅動機構,所述道岔驅動機構為往復式驅動機構,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活動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在工作狀態下驅動所述活動框架及安裝在所述活動框架上的所述直軌和所述彎軌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作直線運動,以便使得所述直軌或所述彎軌與目標線路軌道對接。可選地,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為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活動框架。可選地,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框架的橫向支架,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框架的橫向支架。可選地,所述固定框架的橫向支架上固定設置有第一推桿固定座,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安裝到所述第一推桿固定座上。可選地,所述第一推桿固定座包括兩固定板,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兩側分別通過支撐板固定安裝到對應的固定板上。可選地,所述活動框架的橫向支架上固定設置有第二推桿固定座,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固定安裝到所述第二推桿固定座上。可選地,所述第二推桿固定座上固定安裝有推桿連接件,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推桿連接件上。可選地,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設置有連接槽,所述推桿連接件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插接于所述連接槽中;所述連接頭和所述連接槽之間的插接部位通過連接銷進行縱向定位,所述連接銷的端部通過開口銷進行橫向定位。可選地,所述固定框架上設置有一對縱向的導軌,所述活動框架上設置有至少兩組承載輪,所述承載輪支撐在相應的所述導軌上,以便所述活動框架、所述直軌及所述彎軌在所述固定框架上運動。相應地,本技術還提供一種自行小車輸送系統,其設置有多線路軌道,所述多線路軌道的分岔部位上設置有以上所述的道岔,以便自行小車轉換到相應的線路軌道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中的道岔驅動機構為連接在固定框架和活動框架之間的往復式驅動機構,可以有效解決自行小車(小車組)進入不同軌道線路運行的問題,具體而言:往復式驅動機構不會產生運行誤差,因而能夠可靠地將活動框架驅動到目標位置上,由此可使活動框架上的直軌或彎軌與相應線路軌道精確地對軌,最終保證自行小車順利進行線路轉換,從而很好地滿足了整個生產線的工藝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道岔一較優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圖1所示道岔的俯視圖;圖3為圖1所示道岔的左視圖。圖1圖3中,有關附圖標記如下:1、固定框架,101、固定框架縱向支架,102、固定框架橫向支架;2、活動框架,201、活動框架縱向支架,202、活動框架橫向支架;3、承載輪;4、支撐板;5、推桿連接件;6、連接銷;7、電動推桿,701、第一推桿固定座,702、第二推桿固定座;8、螺栓;9、螺母;10、墊圈;11、彈墊圈;12、螺栓;13、螺母;14、墊圈;15、彈墊圈;16、螺栓;17、螺母;18、墊圈;19、開口銷,20、直軌;21、彎軌。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實施例中,專利技術人自行研發的電動道岔解決了小車組可以進入不同軌道線路運行的問題,由此很好地滿足了生產線的需求。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請同時參見圖f圖3,表示本技術道岔一較優實施例的結構。該道岔由固定框架1、活動框架2、直軌20、彎軌21和道岔驅動機構等組成,其中:直軌20和彎軌21分別通過吊板及螺栓16、螺母17、墊圈18等附件安裝在活動框架2上;該道岔驅動機構為往復式驅動機構,它的第一端連接固定框架1,它的第二端連接活動框架2 ;在往復式驅動機構在工作狀態下,該往復式驅動機構就可以驅動活動框架2、直軌20和彎軌21在固定框架I上作直線運動,由此使得直軌20或彎軌21與目標線路軌道對接,即使得直軌20或彎軌21的一端對接自行小車當前所在的送車線軌道,另一端對接自行小車需轉換到的前方接車線軌道。上述實施例的道岔驅動機構采用了往復式驅動機構。在該往復式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活動框架2、直軌20和彎軌21 —起在固定框架I上作直線運動,由此可以使直軌20和彎軌21精確地與外部的線路軌道對軌。原因在于:往復式驅動機構不會產生運行誤差(即使有的話,運行誤差也很小),因而能夠可靠地將活動框架驅動到目標位置上,由此可以使活動框架2上的直軌20或彎軌21與相應線路軌道精確地對軌,從而保證自行小車順利地進行線路轉換,最終很好地滿足整個生產線的工藝需求。上述的往復式驅動機構可采用電動推桿、油缸、氣缸等多種結構形式。不失一般性,下面以電動推桿為例進行詳細描述。為方便起見,設電動推桿的運動方向為縱向,垂直于電動推桿7的運動方向為橫向。如圖圖3所示,固定框架縱向支架101、固定框架橫向支架102組成固定框架1,活動框架縱向支架201、活動框架橫向支架202組成活動框架2 ;電動推桿7用作往復式驅動機構,它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框架1,第二端連接活動框架2。電動推桿7伸縮時,就可驅動活動框架2及安裝在它上面的直軌20、彎軌21在固定框架I上作縱向的往復運動。本實施例中的電動推桿7安裝后,其中心線應與活動框架2的表面平行,使得電動推桿7運動自如,以下所述的電動推桿7的安裝形式較為簡便。如圖廣圖3所示,電動推桿7的第一端固定連接固定框架橫向支架102,電動推桿7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活動框架橫向支架202。優選地:固定框架橫支架102上固定設置第一推桿固定座701,電動推桿7的第一端固定安裝到該第一推桿固定座701上;活動框架橫向支架202上固定設置第二推桿固定座702,電動推桿7的第二端固定安裝到第二推桿固定座702 上。具體地,第一推桿固定座701由兩塊固定板構成,電動推桿7的第一端位于兩塊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道岔,包括固定框架、活動框架、直軌、彎軌和道岔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驅動機構為往復式驅動機構,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活動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在工作狀態下驅動所述活動框架及安裝在所述活動框架上的所述直軌和所述彎軌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作直線運動,以便使得所述直軌或所述彎軌與目標線路軌道對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道岔,包括固定框架、活動框架、直軌、彎軌和道岔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驅動機構為往復式驅動機構,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活動框架,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在工作狀態下驅動所述活動框架及安裝在所述活動框架上的所述直軌和所述彎軌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作直線運動,以便使得所述直軌或所述彎軌與目標線路軌道對接。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式驅動機構為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活動框架。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框架的橫向支架,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框架的橫向支架。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橫向支架上固定設置有第一推桿固定座,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固定安裝到所述第一推桿固定座上。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桿固定座包括兩固定板,所述電動推桿的第一端兩側分別通過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華剛,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華昌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