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潤滑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
技術介紹
大功率,大扭矩,高轉速,低底盤是重型車輛和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作為底盤傳動裝置的分動箱也隨之出現大中心距,高轉速,大模數的設計,且分動箱前后聯接尺寸又要求盡可能短,這樣就會造成分動箱總成散熱效果差,分動箱工作溫度高。采用外接潤滑冷卻器,通過潤滑油循環對分動箱進行冷卻,效果好。但是現有的分動箱自帶的潤滑冷卻裝置為封閉式結構,隨分動箱一起運行。接外接潤滑冷卻裝置,需對現有的潤滑冷卻裝置的油泵端蓋進行改造,改造時間長費用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容易,既可方便接外接潤滑冷卻裝置,又可獨立運行的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本技術的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包括油泵端蓋和設置在油泵端蓋上的錐形堵頭、壓緊螺塞、進油螺塞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上設有環形槽和中心孔,環形槽內置有彈簧;所述的壓緊螺塞一端開有半圓形槽。本技術的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外接潤滑油泵裝置拆裝方便,安裝本端蓋裝置的分動箱,即可獨立運行,又方便外接潤滑油泵裝置,提高了分動箱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經濟性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油泵端蓋,2、進油口,3、錐形堵頭,4、進油螺塞,5、油道,6、壓緊螺塞,7、活塞,8、彈簧,9、出油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本技術的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包括油泵端蓋I和設置在油泵端蓋I上錐形堵頭3、壓緊螺塞6、進油螺塞4和活塞7。活塞7上設有環形槽和中心孔,環形槽內置有彈簧8 ;壓緊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分動箱潤滑油泵端蓋裝置,包括油泵端蓋(1)和設置在油泵端蓋(1)上錐形堵頭(3)、壓緊螺塞(6)、進油螺塞(4)和活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7)上設有環形槽和中心孔,環形槽內置有彈簧(8);所述的壓緊螺塞(6)一端開有半圓形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龐濤,郭學軍,潘曉東,陳峰,張鵬遠,吳國成,馬鶴,余威,
申請(專利權)人: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