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機動車的持續地驅動的第一輪軸和至少一個另外的可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分動器具有可由換擋變速器來驅動的輸入軸(1)和與該輸入軸同軸地分布的第一輸出軸(3)。第一輸出軸(3)用于持續地驅動的輪軸的驅動。此外,附加于輸入軸(1)和第一輸出軸(3)在副軸傳動裝置中布置有中間軸(6),其經由齒輪副(11、12b)來驅動第二輸出軸(12),其中,第一輸出軸(3)能經由第一換擋離合器(2)有選擇地以直接傳遞方式或以減速方式來驅動。在此,第一換擋離合器(2)應直接布置在輸入軸(1)上,并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第一換擋位置中輸入軸(1)直接與第一輸出軸(3)或布置在該第一輸出軸上的第一從動輪(4)連接。此外,第一換擋離合器(2)應在第二換擋位置中將可自由轉動地支承在輸入軸(1)上的第一驅動輪(5)與其聯接,并且第一輸出軸(3)經由在中間軸(6)上構造的副軸傳動裝置來驅動,由此第一輸出軸(3)以降低的轉速來驅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持續地驅動的第一輪軸和至少一個另外的可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分動器,其具有可由換擋變速器驅動的輸入軸和與該輸入軸同軸地分布的第一輸出軸,該第一輸出軸用于持續地驅動的輪軸的驅動;并且具有附加于輸入軸和第一輸出軸地布置在副軸傳動裝置中的中間軸和由中間軸經由齒輪副驅動的第二輸出軸,該第二輸出軸用于另外的可接入的輪軸的驅動,其中,第一輸出軸可以經由第一換擋離合器有選擇地以直接傳遞方式或以減速方式來驅動。
技術介紹
機動車為了改善其牽引性能且在提高最大可傳遞的轉矩的情況下設有多軸式驅動。尤其地在越野的商用車、牽引車輛和建筑機械的情況下使用具有多個驅動的輪軸的驅動設計,在其中經由單獨的或法蘭連接在換擋變速器殼體上的分動器,所有輪軸可以永久地或部分選擇性地接入或斷開地被驅動。對于不僅配備有全輪驅動而且配備有后軸驅動的相應的車輛類型的商用車的制造商而言,如下是非常重要的,即,在這兩種情況中商用車的整體造型基本上是相同的。在此目的是,當商用車配備全輪驅動時,該商用車的駕駛室的較低的位置同樣得以保持。在分動器的從動凸緣與后軸的輸入驅動裝置之間的強烈的偏移將引起在相應的萬向節軸上的較大的偏轉角(BeugewinkeI),這種強烈的偏移可由如下方法避免,即,與換擋變速器連接的輸入軸與用于后軸驅動的輸出軸同軸地布置。在此,引起到前軸中的輸入驅動的萬向節軸側向地在換擋變速器上且在內燃機上引導經過。在專利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說明的類型的分動器滿足用于兩個輪軸的驅動的前面所提及的前提條件,這種分動器由DE2252050B2公知。該具有輸入軸與第一輸出軸同軸的布置的分動器除了用于在分動器兩側發出的動力輸出的軸組(Wellenzug)之外,為了換擋到其空轉中或換擋到兩個驅動檔位中具有四個另外的軸組。驅動檔位可具有直接傳遞或加速和減速。在此,在包含輸入軸和第一輸出軸的軸組內插入了容納中間齒輪的單獨的軸段,其中,該中間齒 輪與在中間軸上可自由轉動的且可與該中間軸聯接的齒輪并且與差速器的冠狀齒輪嚙合。其是永久地驅動兩個輪軸(即后軸和前軸)的分動器,因為未設置前軸驅動的斷開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改進前面所提及類型的分動器,即,盡管需要的構件減少仍然使得可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接入和斷開和高低檔范圍選擇分組換擋(Bereichsgruppenschaltung)成為可能。在此,分動器的結構尺寸也應該被減小,從而使得其可無問題地安裝在由車架限定的安裝空間內。該任務基于獨立專利權利要求1和2的前序部分的特征且與其特征性特征相聯系地來解決。緊接著的從屬的權利要求分別說明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理論的有利的改進方案。根據專利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第一換擋離合器應直接布置在輸入軸上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第一換擋位置中輸入軸直接與第一輸出軸或布置在其上的第一從動輪連接,并且第一換擋離合器應在第二換擋位置中將可自由轉動地支承在輸入軸上的第一驅動輪與其聯接且第一輸出軸經由在中間軸上構造的副軸傳動裝置來驅動,由此,第一輸出軸以降低的轉速被驅動。軸和第一換擋離合器的該布置整體上引起分動器的外部尺寸和需要的構件的明顯減少。在此,第一換擋離合器可占據兩個不同的換擋位置,其中,為了直接的傳動第一換擋離合器連接輸入軸與第一輸出軸或為了第一輸出軸的轉速相對輸入軸的轉速的降低聯接第一驅動輪與輸入軸,從而使得第一輸出軸在該越野檔位中經由副軸傳動裝置被驅動。通過實現直接的傳動,分動器關于輸入軸的位置的高度降低,從而使得用于駕駛室的布置的空間在商用車的情況下不被限制,也就是說,乘員艙可占據相對較低的位置。分動器須如下這樣來實施,即,通用的萬向節軸在4X2規格的貨車的情況下可被保持在變速器與輪軸之間。通過使分動器不具有輸入軸相對輸出軸的偏移,發動機變速器單元具有較小的相對后軸的偏移,由此,駕駛室可保持較低。在交替地承擔兩種功能的第一換擋離合器的位置上,也可設置有兩個彼此分開地布置的換擋離合器,一個用于直接的傳動且一個用于將第一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或在差速器的組成部分上。該分開布置的換擋離合器對于其接合過程而言可具有相向的操縱方向,從而使得其可借助于換檔撥叉軸交替地操縱。對此備選地,根據獨立專利權利要求2第一換擋離合器應直接布置在輸入軸上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接合的換擋位置中輸入軸直接與第一輸出軸連接。這與在其中車輛在公路組別中被驅動的第一范圍組別相應。此外,與輸入軸抗相對轉動地連接的第一驅動輪應與第一齒輪嚙合,該第一齒輪在與越野組別相應的第二范圍組別中且在不存在差速器的情況中可經由第三換擋離合器聯接到中間軸上或聯接到差速器的組成部分上,其中,第一輸出軸經由在中間軸上構造的副軸傳動裝置以降低的轉速被驅動。直接傳遞意味著,第一輸出軸與輸入軸被1:1地驅動。根據該第二解決方案,第一換擋離合器于是不構造為雙離合器,因為作為替代在輸入軸與第一輸出軸之間以及在第一齒輪與中間軸或者差速器的組成部分之間設置有單離合器。與此相對,在根據DE2252050B2的分動器中構造成本由于不進行由輸入軸至第一輸出軸的直接的傳動明顯提高了。具體來說,輸入軸按照屬于部件B的換擋離合器的換擋位置以加速或減速方式來驅動第一中間軸。由該第一中間軸起,布置在第二中間軸上的差速器經由另外的換擋離合器和中間齒輪被驅動。差速器的輸出軸于是經由另一齒輪副驅動通向后軸的輸出軸。除了相對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明顯較高的構造成本之外,分動器的外部尺寸由于使用了四個軸組明顯增大。如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分動器的構造方案是特別有利的,在其中中間軸的延長的截段容納可在其上自由轉動的第二驅動輪,該驅動輪與布置在第二輸出軸上的第二從動輪嚙合且可與延長的截段借助于第二換擋離合器連接。借助于該第二換擋離合器進行前軸驅動的選擇性的接入或斷開。對此備選地,相對中間軸同軸地可布置有與第二驅動輪抗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軸端,其可轉動地支承在中間軸中,其中,驅動輪與布置在第二輸出軸上的第二從動輪嚙合且該軸端經由第二換擋離合器可與中間軸聯接。當然同樣存在如下可行性,即,第二換擋離合器布置在第二輸出軸上,以便于將第二從動輪選擇性地與其連接。此外,第二換擋離合器可與限制可傳遞到前軸上的轉矩的摩擦鎖合或形狀鎖合的元件組合,或可由其替代。在本專利技術的另外的設計方案中,在中間軸內應布置有其組成部分不僅與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而且還與第二驅動輪連接的差速器,其中,第二驅動輪與布置在第二輸出軸上的第二從動輪嚙合。因此,該差速器在越野檔位中以如下方式承擔縱向差速器的功能,即,行星齒輪組在車輛的無滑移的運行中完全或幾乎完全整個成塊地運轉。為此,齒輪鏈的傳動比如下這樣來選擇,即,在考慮輪胎周長的情形下在無滑移的運行中在差速器上不出現轉速差,也就是說不存在補償運動?;诟鶕緦@夹g的軸布置和齒輪布置,如下以簡單的方法是可以實現的,即,將各自需要的前軸傳動比匹配于在全驅運行中所設置的后軸傳動比。對此須以相應的方式改變第二驅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的齒數。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范疇中存在如下可行性,S卩,差速器構造為圓柱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其在空間上布置在第一與第二齒輪之間。圓柱行星齒輪傳動裝置僅具有較小的軸向尺寸,其基本上與第一換擋離合器的軸向尺寸相應。由此得出極其緊湊的布置且因此得出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機動車的持續地驅動的第一輪軸和至少一個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分動器,所述分動器具有能由換擋變速器來驅動的輸入軸(1)和與所述輸入軸同軸地分布的第一輸出軸(3),所述第一輸出軸用于持續地驅動的輪軸的驅動;并且具有附加于所述輸入軸(1)和所述第一輸出軸(3)布置在副軸傳動裝置中的中間軸(6)和由所述中間軸(6)經由齒輪副(11、12b)來驅動的第二輸出軸(12),所述第二輸出軸用于所述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其中,所述第一輸出軸(3)能經由第一換擋離合器(2)有選擇地以直接傳遞方式或以減速方式來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擋離合器(2)直接布置在所述輸入軸(1)上,并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第一換擋位置中所述輸入軸(1)直接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或布置在所述第一輸出軸(3)上的第一從動輪(4)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換擋離合器(2)在第二換擋位置中將能自由轉動地支承在所述輸入軸(1)上的第一驅動輪(5)與所述輸入軸(1)聯接,并且在此所述第一輸出軸(3)經由在所述中間軸(6)上構造的副軸傳動裝置來驅動,由此所述第一輸出軸(3)能以降低的轉速來驅動。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9.16 DE 102010040883.21.用于機動車的持續地驅動的第一輪軸和至少一個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分動器,所述分動器具有能由換擋變速器來驅動的輸入軸(I)和與所述輸入軸同軸地分布的第一輸出軸(3),所述第一輸出軸用于持續地驅動的輪軸的驅動;并且具有附加于所述輸入軸(I)和所述第一輸出軸(3)布置在副軸傳動裝置中的中間軸(6)和由所述中間軸(6)經由齒輪副(ll、12b)來驅動的第二輸出軸(12),所述第二輸出軸用于所述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其中,所述第一輸出軸(3)能經由第一換擋離合器(2)有選擇地以直接傳遞方式或以減速方式來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擋離合器(2)直接布置在所述輸入軸(I)上,并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第一換擋位置中所述輸入軸(I)直接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或布置在所述第一輸出軸(3)上的第一從動輪(4)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換擋離合器(2)在第二換擋位置中將能自由轉動地支承在所述輸入軸(I)上的第一驅動輪(5)與所述輸入軸(I)聯接,并且在此所述第一輸出軸(3)經由在所述中間軸(6)上構造的副軸傳動裝置來驅動,由此所述第一輸出軸(3)能以降低的轉速來驅動。2.用于機動車的持續地驅動的第一輪軸和至少一個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的分動器,所述分動器具有能由換擋變速器來驅動的輸入軸(I)和與所述輸入軸同軸地分布的第一輸出軸(3),所述第一輸出軸用于持續地驅動的輪軸的驅動;并且具有附加于所述輸入軸(I)和所述第一輸出軸(3)布置在副軸傳動裝置中的中間軸(6)和由所述中間軸(6)經由齒輪副(ll、12b)來驅動的第二輸出軸(12),所述第二輸出軸用于所述另外的能接入的輪軸的驅動,其中,所述第一輸出軸(3)能經由第一換擋離合器(2a)有選擇地以直接傳遞方式或以減速方式來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擋離合器(2a)直接布置在所述輸入軸(I)上,并且在用于直接傳遞的接合的換擋位置中所述輸入軸(I)直接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連接,并且與所述輸入軸(I)抗相對轉動地連接的第一驅動輪(5)與第一齒輪(7)嚙合,所述第一齒輪經由第三換擋離合器(2b)能聯接到所述中間軸(6)上或能聯接到差速器(1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烏爾里?!に鳡柨?/a>,
申請(專利權)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