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包含固定板、導電件及信號線,其中固定板具有多個通孔及填充于各該通孔中的絕緣膠,各該通孔形成有第一通道及大于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導電件通過通孔并從第一通道凸出一預定長度,且導電件與信號線連接并由通孔中的絕緣膠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基座上,以使待測電路板與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可提升測試結果可靠度并使轉接結構的制造過程簡化、操作簡單與成本降低等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其用于使待測電路板電性連接于電路板測試設備。
技術介紹
大部分電子裝置內部的電路板具有復雜的電路分布、導電圖案(pattern)及/或大量的電性接點,以達成傳輸信號或邏輯電路等。而電路板在制造完成后必須進行電路分布、導電圖案(pattern)及/或大量的電性接點的測試以確保其效能。請參照圖1及圖2,其為具有公知的轉接結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及公知的轉接結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一待測電路板20安裝至具有公知的轉接結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400的基座410上,其中該基座410具有容置槽420以容置轉接結構2,該轉接結構2用于使該待測電路板20電性連接至ー電路板測試設備(圖未示),以使該電路板測試設備輸出信號至該待測電路板20。請特別參照圖2,其為圖1的電路板測試治具中公知的轉接結構的示意圖,該轉接結構2主要包含固定板500、多個測試端子600、多個絕緣套管700及多個信號線800,其中該固定板500裝設在該基座410上并對應該容置槽420的位置,且該固定板500具有密集排列的多個通孔510,各該測試端子600 —端從該固定板的表面501插設于各該通孔510中并凸出于該固定板的表面502,各該信號線800與各該測試端子600另一端焊接在一起,各該絕緣套管700同時套設住各該信號線800與各該測試端子600,且各該絕緣套管700的一端抵靠于該固定板500的表面501上,以提供隔離絕緣與固定的功效。然而,上述的公知技術中仍具有許多缺點存在:(I)在該待測電路板20的測試過程中,必須通過專業技術人員將該等測試端子600插設于該固定板500的密集的通孔510中,再將各該測試端子600與各該信號線800焊接在一起,然而,由于該等通孔510密集排列于該固定板500上,該等測試端子600插設于該等通孔510中后,相鄰的測試端子600彼此間距狹小,導致測試端子600與信號線800的焊接加工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高精密的人工操作度并耗費大量加工時間;(2)同樣地,由于相鄰的測試端子600彼此間距狹小,該絕緣套管700由人工套設于各該測試端子600與各該信號線800之外,導致在專業技術人員加エ的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慎導致信號線接觸短路,并且,套設于各該測試端子600與信號線800之外的絕緣套管700僅一端抵靠或固定于該固定板500的表面501上,其容易使該等絕緣套管700的整體或管身松動、脫落或變形,而導致電氣隔離效果不佳或可能讓該等信號線800彼此接觸而導致短路,進而導致該待測電路板20的測試結果失敗等;(3)該等測試端子600的數量對應于該待測電路板20上欲測試的電性接點的數量,其需要大量使用且材料成本昂貴;(4)由于公知的轉接結構需要技術性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導致制造商更需要耗費時間與成本訓練人力,進而造成產品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綜上所述,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公知轉接結構的電路板測試可靠度不太好,并具有結構復雜、操作困難、需要特定專業人士及成本高昂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改善上述公知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基座上,以使待測電路板與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其可達成測試過程簡化、操作簡單與成本降低等功效。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術為ー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基座上,以使待測電路板與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其中該基座具有容置槽,該轉接結構包含:固定板,其用于裝設在該基座上并對應該容置槽的位置,且該固定板具有多個通孔及填充于各該通孔中的絕緣膠,各該通孔形成有第一通道及大于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復多個導電件,分別通過各該通孔并插設于該第一通道中,且從該第一通道凸出ー預定長度;及多個信號線,各該信號線分別與各該導電件及該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各該信號線焊接于各該導電件,且各該導電件為銅線。在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通道與各該第二通道為圓孔,且該第二通道的孔徑大于該第一通道的孔徑。因此,上述本技術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以導電件取代了公知的昂貴的測試端子,而大幅降低了產品的制造成本及人力成本,并由于導電件與通孔等結構設計,而降低了本技術的轉接結構的制造困難度,進而減少習知技術加工時間與訓練專業技術人員的成本,此外,本技術的轉接結構以絕緣膠填充于通孔的方式取代習知的絕緣套管,可增進固定 信號線的穩固性及避免短路情形,進而提升電路板測試結果的可靠度。附圖說明圖1為習知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電路板測試治具中公知的轉接結構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本技術實施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的示意圖。圖5至圖10用于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轉接結構的制作過程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 轉接結構10 電路板測試治具11 基座12 容置槽30 裁切板31 開ロ32 表面33 表面40 裁切刀具100固定板101表面102表面110通孔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絕緣膠200導電件300信號線L預定長度L’原始凸出長度2公知的轉接結構400電路板測試治具410基座420容置槽 500固定板501表面502表面510通孔600測試端子700絕緣套管800信號線具體實施方式為充分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現借由下述具體的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圖式,對本技術做一詳細說明如后。請參照圖3及圖4,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本技術實施例的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的示意圖。首先如圖3所示,本技術實施例的轉接結構I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10的基座11上,以使待測電路板20與電路板測試設備(圖未示)電性連接,其中該基座具有容置槽12。由圖3及圖4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該轉接結構I主要包含一固定板100、多個導電件200及多個信號線300 ;其中該固定板100用于裝設在該基座11上并對應該容置槽12的位置,且該固定板100具有多個通孔110及填充于各該通孔中的絕緣膠113,各該通孔110形成第一通道111及連通并大于該第一通道的一第二通道112 ;該等導電件200分別通過各該通孔110并插設于該第一通道111中,且從該第一通道111凸出一預定長度;各該信號線300分別與各該導電件200及該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即各該信號線300的一端可通過例如焊接的方式連接至各該導電件200,且各該信號線300的另一端連接于該電路板測試設備,用以當進行該待測電路板20的測試時,通過該等信號線300將該待測電路板20電性連接至該電路板測試設備。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通道111與各該第二通道112為圓孔,且該第二通道112的孔徑大于該第一通道111的孔徑,如圖4所示例,各該信號線300與各該導電件200焊接的位置容置于各該第二通道112中,絕緣膠113由該第二通道112進入而填充于各該通孔110中,以固定各該信號線300與各該導電件200,并可避免該等信號線300之間相互接觸所導致的短路情形。本實施例中,各該導電件200可為例如銅線等可導電的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基座上,以使待測電路板與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該基座具有容置槽,該轉接結構包含:固定板,其用于裝設在該基座上并對應該容置槽的位置,且該固定板具有多個通孔及填充于各該通孔中的絕緣膠,且各該通孔形成有第一通道及大于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多個導電件,分別通過各該通孔并插設于該第一通道中,且從該第一通道凸出預定長度;及多個信號線,各該信號線分別與各該導電件及該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路板測試治具的轉接結構,用于裝設于電路板測試治具的基座上,以使待測電路板與電路板測試設備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該基座具有容置槽,該轉接結構包含: 固定板,其用于裝設在該基座上并對應該容置槽的位置,且該固定板具有多個通孔及填充于各該通孔中的絕緣膠,且各該通孔形成有第一通道及大于該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多個導電件,分別通過各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思國,
申請(專利權)人:瑞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