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包括有至少一組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其中取電電路(400)包括有第一LED芯片組(405)和第二LED芯片組(406),開關控制電路(401)包括有電平接口電路(402)、驅動電路(403)、電子開關(404),本發明專利技術降低了驅動電路的功耗;也降低了驅動電路內各元件的耐壓要求,使燈具效率高。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合理,方便實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LED驅動電路的效率,提高了燈具的光效和功率因素PFC。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和該切換開關電路構成的LED交流分段驅動電路,普遍適用于采用交流分段驅動方式的各種LED照明燈具中。
技術介紹
LED光源具有環保、節能、使用壽命長、驅動電壓低等優點,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照明光源,尤其適合于辦公室、教室、商場、停車場、候車室、地鐵、隧道、道路等需要長時間照明的公共場所。在LED照明燈具中,采用隔離式AC-DC開關電源恒流驅動方式雖然解決了 LED照明燈具的安規問題,但驅動電流大,致使驅動電路復雜,可靠性差,成本高,效率低,體積大;另一方面,在隔離式AC-DC開關電源中多使用電解電容,致使驅動電源壽命遠小于燈具內LED芯片的壽命,為此,一些無電解電容的LED驅動,如LED交流驅動技術受到了重視?,F有的LED交流分段驅動方案普遍采用附圖1或附圖2所示的連接方式,很少采用附圖3所示的連接方式,原因是切換開關控制電路不共地,同時切換開關控制電路內的MOS管驅動電路的電源只能取自整流輸出高壓+VCC,—方面功耗大,另一方面由于電壓差大,MOS管驅動電路元件耐壓要求高。附圖1或附圖2所示的連接方式僅適用順序分段LED驅動方式,不支持編碼分段LED驅動方式,分段數量有限,致使LED燈具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考慮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降低了驅動電路的功耗;也降低了驅動電路內各元件的耐壓要求,使燈具效率更高的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本專利技術設計合理,方便實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 LED驅動電路的效率,提高了燈具的光效和功率因素PFC。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包括有至少一組取電電路及開關控制電路,其中取電電路(400)包括有至少兩組串聯的LED芯片組,分別是第一 LED芯片組和第二 LED芯片組,開關控制電路包括有電平接口電路、驅動電路、電子開關;其中電平接口電路的輸入端與控制信號輸入端CON連接,電平接口電路的電源端與第一 LED芯片組的正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與第二 LED芯片組的負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的輸出端與驅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驅動電路的電源端VDD與第一LED芯片組的正極連接,驅動電路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與第二 LED芯片組的負極連接,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電子開關的第一極連接,電子開關的第二極分別與第一 LED芯片組的負極連接及與第二 LED芯片組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 LED芯片組的負極連接,第一 LED芯片組的負極與第二 LED芯片組的正極連接;當電子開關處于截止狀態時,第一 LED芯片組和第二 LED芯片組正常工作,第一 LED芯片組和第二 LED芯片組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和驅動電路提供直流電源;當電子開關處于導通狀態時,第一 LED芯片組正常工作,第二 LED芯片組被電子開關旁路而沒有正向電壓,第一 LED芯片組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和驅動電路提供直流電源。上述開關控制電路包括有若干組,開關控制電路與取電電路中的若干組LED芯片組構成若干段LED交流分段掃描驅動電路。上述若干組開關控制電路還連接有分段掃描控制電路,若干組開關控制電路與分段掃描控制電路連接構成若干段LED交流分段掃描驅動電路。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I)該切換開關利用數顆LED芯片的正向電壓給MOS管導通期間的驅動電路提供工作電源。一方面,降低了 MOS管驅動電路的功耗;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驅動電路內各元件的耐壓要求;三是可使用低壓MOS管作開關元件,而低壓MOS管導通內阻小,使燈具的效率高。(2)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切換開關電路后,可使用分段驅動連線方式,構成LED交流分段順序驅動電路,也可以構成分段編碼驅動電路。在編碼驅動控制器的控制下,使用3個切換開關電路即可形成八段LED驅動方式,有效地降低了 LED交流分段驅動電路的成本,提高了LED驅動電路的效率,提高了燈具的光效和功率因素PFC。附圖說明附圖1 2是現有LED燈具分段驅動方式普遍采用的連接方式。附圖3是現有LED燈具分段驅動方式中比較少用的連接方式。附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框圖。附圖5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電路圖。附圖6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取電電路及開關控制電路與分段掃描控制電路連接的原理框圖。附圖7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的電路圖。附圖8本專利技術實施例4的電路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包括有至少一組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其中取電電路400包括有第一 LED芯片組405和第二 LED芯片組406,開關控制電路401包括有電平接口電路402、驅動電路403、電子開關404,其中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入端與控制信號輸入端CON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出端與驅動電路403的輸入端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和驅動電路403的電源端VDD與第一 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及驅動電路403的輸出端與電子開關404的第一極連接,電子開關404的第二極分別與第一 LED芯片組405的負極連接及與第二 LED芯片組406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404的第三極與第二 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第一 LED芯片組405的負極與第二 LED芯片組406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404處于截止狀態時,第一 LED芯片組405和第二 LED芯片組406正常工作,第一 LED芯片組405和第二 LED芯片組406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402和驅動電路403提供直流電源;當電子開關404處于導通狀態時,第一 LED芯片組405正常工作,第二 LED芯片組406被電子開關旁路而不工作,第一 LED芯片組405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402和驅動電路403提供直流電源。上述電平接口電路402及驅動電路403由光電耦合器件組成。上述電子開關由N溝MOS管組成,N溝MOS管的漏極D與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N溝MOS管的源極S連接LED芯片組406的負極,N溝MOS管的第三極G接驅動電路403的輸出。上述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包括有若干組,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與分段掃描控制電路3連接構成LED交流分段掃描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本實施例中,包括有至少一組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其中取電電路400包括有至少兩組串聯有若干LED芯片的串聯LED芯片組,分別是第一 LED芯片組405和第二 LED芯片組406,開關控制電路401包括有電平接口電路402、驅動電路403、電子開關404;其中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入端與控制信號輸入端CON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電源端VDD與第一 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 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出端與驅動電路403的輸入端連接,驅動電路403的電源端VDD與第一 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驅動電路403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 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驅動電路403的輸出端與電子開關404的第一極連接,電子開關404的第二極分別與第一的LED芯片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交流分段驅動的切換開關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組取電電路(400)及開關控制電路(401),其中取電電路(400)包括有至少兩組串聯的LED芯片組,分別是第一LED芯片組(405)和第二LED芯片組(406),開關控制電路(401)包括有電平接口電路(402)、驅動電路(403)、電子開關(404);其中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入端與控制信號輸入端CON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電源端(VDD)與第一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電平接口電路(402)的輸出端與驅動電路(403)的輸入端連接,驅動電路(403)的電源端VDD與第一LED芯片組(405)的正極連接,驅動電路(403)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驅動電路(403)的輸出端與電子開關(404)的第一極連接,電子開關(404)的第二極分別與第一LED芯片組(405)的負極連接及與第二LED芯片組(406)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404)的公共電位參考點地COM與第二LED芯片組(406)的負極連接,第一LED芯片組(405)的負極與第二LED芯片組(406)的正極連接;當電子開關(404)處于截止狀態時,第一LED芯片組(405)和第二LED芯片組(406)正常工作,第一LED芯片組(405)和第二LED芯片組(406)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402)和驅動電路(403)提供直流電源;當電子開關(404)處于導通狀態時,第一LED芯片組(405)正常工作,第二LED芯片組(406)被電子開關(404)旁路而沒有正向電壓,第一LED芯片組(405)上的正向電壓給電平接口電路(402)和驅動電路(403)提供直流電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永雄,元烽,
申請(專利權)人:元烽,潘永雄,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