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同心定位器,具體是一種定位設備。其包括定位主體和調整旋鈕,定位主體由至少兩個同心的圓筒體Ⅰ和圓筒體Ⅱ組成,圓筒體上設置有槽,且內壁均有螺紋,槽內有同心定位活動架,同心定位活動架包括調整爪、桿Ⅰ和桿Ⅱ;調整旋鈕包括同心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和套筒,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是由空心的同心圓柱體和圓臺體構成,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是由同心的圓柱體和圓錐體構成,套筒位于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和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之間,為空心的圓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同心定位活動架和調整旋鈕可對不同內徑的兩組以及兩組以上工件快速定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可快捷同步調整,成本較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同心定位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定位設備,具體是一種同心定位器。
技術介紹
目前在對兩件以及兩件以上半成品空芯工件,只有同心定位準確以后才能進行焊接、鉚接、安裝等一系列的操作,而現有的同心定位設備不能簡便、快捷的完成定位。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節約能源、成本較低的同心定位器。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同心定位器,包括定位主體和調整旋鈕,其特殊之處是,所述定位主體由至少兩個同心的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組成,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筒壁上設置有槽,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內壁均設置有螺紋,所述槽內設置有同心定位活動架,所述同心定位活動架包括調整爪、桿I和桿II,所述調整爪與定位主體通過連接銷I連接在一起,并與桿I通過連接銷II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與桿II通過連接銷III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I與定位主體通過連接銷IV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調整旋鈕包括同心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和套筒,所述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是由空心的同心圓柱體和圓臺體構成,且內壁有螺紋,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是由同心的圓柱體和圓錐體構成,且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I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套筒位于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和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之間,為空心的圓柱體,且內壁有與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的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外壁有與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本技術中,所述圓筒體I的筒壁厚度小于圓筒體II的筒壁厚度。本技術中,所述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筒壁上均設置有至少3個槽,所述槽均勻分布在圓筒體上,所述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槽交叉分布。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同心圓筒體的槽中均有同心定位活動架,定位時,將調整旋鈕旋入到圓筒體中,由調整旋鈕壓著同心定位活動架的調整爪向下轉動,使同心定位活動架擴大或縮小,從而對同心圓筒體進行同心定位,旋入的過程也是定位的過程。本技術中,所述的定位主體由兩個同心的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組成,所述的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筒壁上均設置有三個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采用同心定位活動架和調整旋鈕可對不同內徑的兩組以及兩組以上工件快速定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可快捷同步調整,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中本技術的定位主體的主視圖;圖2是圖1A-A方向上的全剖結構示意圖;圖3是同心定位活動架與定位主體連接在一起的主視圖;圖4是圖3B-B方向上的全剖結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1中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與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的連接圖;圖6是圖4與圖5連接在一起時本技術的工作狀態的示意圖;圖中:1、定位主體,2、槽,3、圓筒體I,4、圓筒體11,5、同心定位活動架,6、調整爪,7、套筒,8、桿I,9、桿II,10、調整旋鈕,11、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2、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3、連接銷I,14、連接銷II,15、連接銷III,16、連接銷IV。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6所示,一種同心定位器,包括定位主體I和調整旋鈕10,所述定位主體I由至少兩個同心的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組成,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筒壁上設置有槽2,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內壁均設置有螺紋,所述槽2內設置有同心定位活動架5,所述同心定位活動架5包括調整爪6、桿I 8和桿II 9,所述調整爪6與定位主體I通過連接銷I 13連接在一起,并與桿I 8通過連接銷II 14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 8與桿II 9通過連接銷III15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I 9與定位主體I通過連接銷IV 16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調整旋鈕10包括同心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和套筒7,所述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是由空心的同心圓柱體和圓臺體構成,且內壁有螺紋,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 3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是由同心的圓柱體和圓錐體構成,且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I 4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套筒7位于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和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之間,為空心的圓柱體,且內壁有與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的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外壁有與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本技術中,所述圓筒體I 3的筒壁厚度小于圓筒體II 4的筒壁厚度。本技術中,考慮到結構的簡單性以及美觀性,所述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筒壁上均設置有3個槽2,所述槽2均勻分布在圓筒體上,所述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槽2交叉分布。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圓筒體I和圓筒體II的槽2中均有同心定位活動架5,定位時,把調整旋鈕10放在需要同心的圓筒體上,先把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旋入到圓筒體II 4中,由其圓錐體部分壓著同心定位活動架5的調整爪6向下轉動,使同心定位活動架5擴大或縮小,再把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沿著套筒7旋入到圓筒體I 3中,由其圓臺體部分壓著同心定位活動架5的調整爪6向下轉動,使同心定位活動架5擴大或縮小。從而對圓筒體I和圓筒體II進行同心定位,旋入的過程也是定位的過程。本技術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權利要求1.一種同心定位器,包括定位主體(I)和調整旋鈕(10),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主體(I)由至少兩個同心的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組成,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筒壁上設置有槽(2),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內壁均設置有螺紋,所述槽(2)內設置有同心定位活動架(5),所述同心定位活動架(5)包括調整爪(6)、桿I (8)和桿II (9),所述調整爪(6)與定位主體(I)通過連接銷I (13)連接在一起,并與桿I (8)通過連接銷II (14)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 (8)與桿II (9)通過連接銷III(15)連接在一起,所述桿II (9)與定位主體(I)通過連接銷IV(16)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調整旋鈕(10)包括同心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和套筒(7),所述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是由空心的同心圓柱體和圓臺體構成,且內壁有螺紋,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 (3)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是由同心的圓柱體和圓錐體構成,且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II (4)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套筒(7)位于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和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之間,為空心的圓柱體,且內壁有與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的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外壁有與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定位器,所述圓筒體I(3)的筒壁厚度小于圓筒體II (4)的筒壁厚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圓筒體I(3)和圓筒體II (4)的筒壁上均設置有至少3個槽(2),所述槽(2)均勻分布在圓筒體上,所述圓筒體I (3)和圓筒體II (4)的槽(2)交叉分布。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同心定位器,具體是一種定位設備。其包括定位主體和調整旋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心定位器,包括定位主體(1)和調整旋鈕(10),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主體(1)由至少兩個同心的圓筒體Ⅰ(3)和圓筒體Ⅱ(4)組成,圓筒體Ⅰ(3)和圓筒體Ⅱ(4)的筒壁上設置有槽(2),圓筒體Ⅰ(3)和圓筒體Ⅱ(4)的內壁均設置有螺紋,所述槽(2)內設置有同心定位活動架(5),所述同心定位活動架(5)包括調整爪(6)、桿Ⅰ(8)和桿Ⅱ(9),所述調整爪(6)與定位主體(1)通過連接銷Ⅰ(13)連接在一起,并與桿Ⅰ(8)通過連接銷Ⅱ(14)連接在一起,所述桿Ⅰ(8)與桿Ⅱ(9)通過連接銷Ⅲ(15)連接在一起,所述桿Ⅱ(9)與定位主體(1)通過連接銷Ⅳ(16)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調整旋鈕(10)包括同心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和套筒(7),所述的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是由空心的同心圓柱體和圓臺體構成,且內壁有螺紋,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Ⅰ(3)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是由同心的圓柱體和圓錐體構成,且圓柱體外部有與圓筒體Ⅱ(4)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的套筒(7)位于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和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之間,為空心的圓柱體,且內壁有與定位器下部調整旋鈕(12)的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外壁有與定位器上部調整旋鈕(11)的內壁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鋒,姜昱祥,張金友,李寧,林濱,
申請(專利權)人:張鋒,姜昱祥,張金友,李寧,林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