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聯軸裝置,包括中間節(1)、第一端節(2)以及第二端節(3);中間節包括中間節主體(1a)、以及在中間節主體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的第一連接部(4)和第二連接部(5),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成相位角設置;第一端節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6),第三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第一連接部連接;第二端節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7),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該聯軸裝置結構簡單,能夠在狹小空間內安裝以實現多個攪拌器之間的聯動并能夠在短距離傳遞大轉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傳遞動力的聯軸裝置,屬于聯軸器領域。
技術介紹
浮法玻璃是用海沙、石英砂巖粉、純堿、白云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經熔窯高溫熔融,玻璃液從池窯連續流至并浮在金屬液面上,攤成厚度均勻平整、經火拋光的玻璃帶,冷卻硬化后脫離金屬液,再經退火窯冷卻退火并切割而成的透明無色平板玻璃。超薄浮法玻璃一般是指厚度在0.1-1.1mm的浮法玻璃。超薄浮法玻璃生產工藝中,超薄玻璃的平整度直接影響超薄玻璃的性能和質量,要保證超薄玻璃的平整度就必須加速熔窯中玻璃溶液的均化過程并提高玻璃溶液的均勻性;而提高玻璃溶液的均勻性和用于對玻璃溶液進行攪拌的攪拌器有著直接的關系。通常,在對玻璃溶液進行攪拌時,攪拌器垂直于熔窯壁設置,攪拌器的攪拌頭通過攪拌軸伸入玻璃溶液內部。在超薄玻璃生產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通常將多個熔窯并列設置,從而形成多個攪拌器并列設置的方式,同時考慮攪拌器驅動的問題,一般會將多個攪拌器通過聯軸器連接并利用一個電機對其進行驅動,通過聯軸器來傳遞動力并實現多個攪拌器的同步運轉。由于熔窯占地面積較大,為了減小多個熔窯并列設置時的占地面積,一般會將相鄰兩個攪拌器之間的空間減小,若采用市售的聯軸器,一方面市售的聯軸器的結構復雜,另一方面市售的聯軸器為了實現其傳動作用通常需要很大的轉矩,在較小的空間內,無法滿足其短距離內大轉矩的傳動需求,無法適用于上述多個熔窯并列設置的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聯軸器結構復雜,無法滿足在玻璃熔窯狹小空間內實現短距離大轉矩轉動需求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在狹小空間內安裝實現多個攪拌器之間的聯動并能夠在短距離傳遞大轉矩的聯軸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聯軸裝置,包括中間節、第一端節以及第二端節;所述中間節包括中間節主體、以及在所述中間節主體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成相位角設置;所述第一端節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所述第二端節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平行于所述中間節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連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一端節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連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二端節的軸向方向延伸。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中間節主體為圓柱體形狀,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為1/2圓柱體形狀。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的所述相位角為90°。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第一端節的另一端端面上具有沿所述第一端節的軸向連續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的相位角為90° ;所述第二端節的另一端端面上具有沿所述第二端節的軸向連續延伸的所述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第四連接部的相位角為90°。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第一端節和所述第二端節形狀相同。上述聯軸裝置中,所述連接件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螺栓、彈簧墊片以及螺帽。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技術所述的聯軸裝置中,其中間節主體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成相位角設置;第一端節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第三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第一連接部連接;第二端節的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第四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第二連接部連接。因此,該聯軸裝置結構簡單,能夠在狹小空間內安裝以實現多個攪拌器之間的聯動并能夠在短距離傳遞大轉矩。(2)本技術所述的聯軸裝置中,其中間節主體的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的相位角為90°,使連接第一連接部與第三連接部的連接件與連接第二連接部與第四連接部的連接件相互成90°布置,另外,第一端節和第二端節的凸出部分別與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成90°設置,因此,通過上述四個連接處的角度偏差釋放,可以彌補角度偏差,從而使不同安裝位置的多個攪拌器在角度偏差時能夠實現同步運轉。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表示本技術的聯軸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本技術的聯軸裝置的中間節主體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相位角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中間節,2-第一端節,3-第二端節,4-第一連接部,5-第二連接部,6_第三連接部,7-第四連接部,8-凸出部,9-螺栓,10-彈簧墊片,11-螺帽,Ia-中間節主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聯軸裝置包括中間節1、第一端節2以及第二端節3,其中:所述中間節I包括中間節主體la、以及在所述中間節主體Ia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的第一連接部4和第二連接部5,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之間成如圖2所示的相位角設置。所述相位角Θ的范圍可以為0° < Θ <90°,從而可以彌補角度的偏差,滿足不同安裝位置的多個攪拌器在角度偏差時能夠實現同步運轉。通過實踐發現,當所述第一連接部4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之間的所述相位角為90°時,即如圖1所示的相互空間垂直設置時,彌補角度偏差的效果最好。另外,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第二連接部5與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設置結構中,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一端面的所述第一連接部4可與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軸向方向成適當角度朝向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一側延伸設置,同時,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另一端面的所述第二連接部5可與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軸向方向成適當角度朝向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另一側延伸設置,即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不平行于所述中間節I的軸向方向延伸設置。在實際加工生產中,為了方便加工所述中間節1,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可平行于所述中間節I的軸向方向延伸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可以與所述中間節主體Ia —體成型。同理,所述第三連接部6也可平行于所述第一端節2的軸向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一端節2成一體設置,所述第四連接部7也可平行于所述第二端節3的軸向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二端節3 —體成型設置。該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節2 —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6,所述第三連接部6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連接;所述第二端節3 —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7,所述第四連接部7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連接。所述第三連接部6和所述第四連接部7與攪拌器的齒輪箱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形狀可以為方形或圓形的柱體形狀。為了加工方面方便并使該聯軸裝置結構簡單,優選地,所述中間節主體Ia為圓柱體形狀,相應地,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為1/2圓柱體形狀。與所述中間節主體Ia的圓柱體形狀相對應,所述第一端節2和所述第二端節3的形狀也可以為圓柱體,所述第三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聯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節(1)、第一端節(2)以及第二端節(3);所述中間節(1)包括中間節主體(1a)、以及在所述中間節主體(1a)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的第一連接部(4)和第二連接部(5),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之間成相位角設置;所述第一端節(2)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6),所述第三連接部(6)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連接;所述第二端節(3)一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7),所述第四連接部(7)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聯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節(I)、第一端節(2)以及第二端節(3); 所述中間節(I)包括中間節主體(la)、以及在所述中間節主體(Ia)兩端面的部分區域內分別連續延伸設置的第一連接部(4)和第二連接部(5),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之間成相位角設置; 所述第一端節(2) —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6)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4)連接; 所述第二端節(3) —端端面的部分區域連續延伸設置有第四連接部(7),所述第四連接部(7)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具有相適配的接觸面并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連接。2.根據權利要 求1所述的聯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4)和所述第二連接部(5)平行于所述中間節(I)的軸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連接部(6)平行于所述第一端節(2)的軸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四連接部(7)平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南,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視窗玻璃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