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跟蹤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
技術介紹
太陽的軌跡變化給太陽熱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已經開發出多種形式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按集熱器類型的不同,聚光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分為槽式系統、塔式系統和碟式系統。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結構緊湊,其太陽能熱輻射收集裝置占地面積比塔式和碟式系統的要小,而且其發電站也是目前所有太陽能熱發電站中功率及年效率最聞的;目前槽式太陽能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其對日跟蹤方面,現有的跟蹤一般采用擺臂等擺動形式實現槽式聚光板的轉動,擺動形式首先精度低,其次不適用于多排或長度叫長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該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能使槽式聚光板轉動精度高,轉動力矩大,且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于推廣使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安裝在地面上的兩個立柱,兩個所述立柱頂端均安裝有軸承座,所述立柱的上方設置有與軸承座轉動連接的轉軸,所述轉軸上設置有集熱管支架和聚光板支架,所述聚光板支架上安裝有槽式聚光板,所述槽式聚光板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集熱管支架上安裝有真空集熱管,所述集熱管支架從槽式聚光板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間穿過,所述真空集熱管設置在槽式聚光板的聚光焦點處;所述轉軸的一端穿過軸承座,且在穿過軸承座的端部安裝有驅動鏈輪一;所述驅動鏈輪下方固定設置有減速電機底座,所述減速電機底座上固定安裝有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驅動鏈輪二,所述驅動鏈輪二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安裝在地面上的兩個立柱(8),兩個所述立柱(8)頂端均安裝有軸承座(9),所述立柱(8)的上方設置有與軸承座(9)轉動連接的轉軸(11),所述轉軸(11)上設置有集熱管支架(5)和聚光板支架(10),所述聚光板支架(10)上安裝有槽式聚光板(7),所述槽式聚光板(7)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集熱管支架(5)上安裝有真空集熱管(6),所述集熱管支架(5)從槽式聚光板(7)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間穿過,所述真空集熱管(6)設置在槽式聚光板(7)的聚光焦點處;所述轉軸(11)的一端穿過軸承座(9),且在穿過軸承座(9)的端部安裝有驅動鏈輪一(4);所述驅動鏈輪(4)下方固定設置有減速電機底座(1),所述減速電機底座(1)上固定安裝有減速電機(2),所述減速電機(2)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驅動鏈輪二,所述驅動鏈輪二與驅動鏈輪一(4)上嚙合套裝有驅動鏈條(3),所述減速電機(2)由電機和蝸輪蝸桿減速器構成,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所述減速器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轉軸(11)連接,所述驅動鏈條(3)上設置有張緊裝置,所述張緊裝置為一張緊鏈輪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跟蹤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安裝在地面上的兩個立柱(8),兩個所述立柱(8)頂端均安裝有軸承座(9),所述立柱(8)的上方設置有與軸承座(9)轉動連接的轉軸(11 ),所述轉軸(11)上設置有集熱管支架(5)和聚光板支架(10),所述聚光板支架(10)上安裝有槽式聚光板(7),所述槽式聚光板(7)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集熱管支架(5)上安裝有真空集熱管(6),所述集熱管支架(5)從槽式聚光板(7)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間穿過,所述真空集熱管(6)設置在槽式聚光板(7)的聚光焦點處;所述轉軸(11)的一端穿過軸承座(9),且在穿過軸承座(9)的端部安裝有驅動鏈輪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捷,
申請(專利權)人: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