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尤其涉及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
技術介紹
隨著光收發模塊的傳輸速度的加快而越來越多地遇到的一種障礙涉及電磁干擾或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由光收發模塊的部件產生的電噪聲,以模塊發射的電磁波形式表現。光收發模塊的封裝尤其是以高傳輸速度工作的光收發模塊封裝特別容易產生電磁干擾EMI。該現象是不希望的,這是由于EMI能夠干擾其它電子元件的正常運行。尤其當光收發模塊生成速度增大時其物理配置在抑制EMI方面做得較差。光收發模塊的一些區域如模塊籠子(CAGE)和光收發模塊底座的露出部分之間的接合處比其它區域更容易輻射不期望EMI。因此,在工業中需要被配置以使EMI的輻射最小化的可插拔光收發模塊。優選地,模塊配置可被用于具有高頻數據信號傳輸的環境中。系統主機機架上用于安裝模塊的籠子接地,當光收發模塊插入籠子時,由于模塊底座與籠子之間無法保證充分接觸,導致光收發模塊沒有接地無法屏蔽電磁干擾EMI。美國專利US200901960081公開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如圖1所示,該電磁干擾屏蔽夾包括:與光收發模塊底座接觸的金屬片I和與模塊籠子接觸的多個向上翹起的金屬彈性手指2,模塊插入時,由于金屬片I通過彈片孔3與模塊底座的鎖頭柱固定,電磁干擾屏蔽夾與底座表面接觸是以面的形式接觸,其接觸點導電性較差,整個模塊的EMI屏蔽性能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其EMI屏蔽效果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均勻的多個金屬彈性手指(10),每個彈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翹起,使該金屬手指的中間波谷下表面(11)與模塊底座(200)表面電導連接,而金屬手指末梢向上翹起波峰上表面(12)與模塊籠子表面也呈電導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插拔光收發模塊的電磁干擾屏蔽夾(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均勻的多個金屬彈性手指(10),每個彈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翹起,使該金屬手指的中間波谷下表面(11)與模塊底座(200)表面電導連接,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君,張曉峰,何偉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新飛通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