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它包括盒體和盒蓋,盒體內設有多個用于與光伏組件的導電引線相連的金屬連接片,在金屬連接片上安裝有二極管,二極管通過其引線將金屬連接片串聯;還包括壓簧、絕緣罩和絕緣固定架;其中的盒蓋為散熱金屬蓋,二極管的背面與金屬蓋直接接觸相連,壓簧設置在安裝有二極管的金屬連接片下方向二極管提供與金屬蓋保持接觸的壓力;絕緣罩嵌裝在金屬蓋的下面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絕緣固定架與盒體底板相連將金屬連接片與金屬蓋隔離并將金屬連接片和二極管固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安裝方便,絕緣性能好,散熱性能優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伏發電,尤其涉及ー種太陽能光伏接線盒。
技術介紹
現有光伏接線盒產品中,接線盒內部應用的元器件較多,接線盒內部電子元件エ作時產生的熱量很難散發到盒體外部,從而使電子元件工作性能降低,甚至灼傷光伏組件,加快光伏組件的老化進程,影響太陽能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一種安裝方便、散熱性能優良的太陽能光伏接線盒。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包括盒體和盒蓋,盒體內設有多個用于與光伏組件的導電引線相連的金屬連接片,在金屬連接片上安裝有ニ極管,ニ極管通過其引線將金屬連接片串聯;其特點是,還包括壓簧、絕緣罩和絕緣固定架;所述的盒蓋為散熱金屬蓋,ニ極管的背面與金屬蓋直接接觸相連,壓簧設置在安裝有ニ極管的金屬連接片下方向ニ極管提供與金屬蓋保持接觸的壓カ;絕緣罩嵌裝在金屬蓋的下面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絕緣固定架與盒體底板相連將金屬連接片與金屬蓋隔離并將金屬連接片和ニ極管固定。所述的盒體底部設有ー個用于穿過光伏組件導電引線的窗口和ー個底板,該底板向內凹進形成一個半封閉空腔;所述的壓簧和絕緣固定架安裝在該底板上;所述的金屬連接片和ニ極管連成一體安裝在壓簧上。所述的絕緣罩包括ー個絕緣框體,在絕緣框體內的一側設有絕緣網,該絕緣網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所述的絕緣固定架設有多個用于讓ニ極管露出的開ロ,并設有多個向下伸出的卡鉤,絕緣固定架通過其卡鉤與盒體的底板卡接相連。所述的金屬蓋的外表面設有散熱柵。所述的絕緣罩與金屬蓋之間設有密封圏。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特點:1、由于盒蓋為金屬蓋,接線盒工作時,內部ニ極管背部表面直接接觸金屬蓋體,從而使ニ極管工作時所產生的熱量直接傳遞給金屬蓋,最終通過金屬蓋表面及表面的散熱柵將熱量散發到接線盒外部的空氣中。2、為使ニ極管背部表面與金屬蓋接觸更加緊密,在接線盒內部設置有彈簧(或金屬彈カ機構),以直接或間接對ニ極管提供朝向金屬蓋的推力,以使ニ極管與金屬蓋接觸更加緊密。在長期的工作狀態中,不易分離。3、為避免接線盒內部導電體與金屬蓋接觸,對金屬蓋導電,接線盒內部提供了兩個絕緣保護機構。一個為在接線盒內部對ニ極管周邊的金屬連接片與金屬蓋進行隔離的絕緣固定架。另ー個為對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進行與金屬蓋絕緣隔離的絕緣網。4、為使接線盒內部由ニ極管及與ニ極管相連接的金屬連接片發熱而形成的熱空氣更好地接觸金屬蓋而散熱,在接線盒內部采用雙層空間設計,將ニ極管與光伏組件背板分隔在兩個空間。從而在接線盒工作時,在接線盒內部,使由ニ極管及與ニ極管連接的金屬連接片發熱而形成的熱空氣更好地與金屬蓋接觸,而避免與接線盒底部的光伏組件背板進行有效接觸,將熱量傳遞給光伏組件。本專利技術的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安裝方便,絕緣性能好,散熱性能優良。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光伏接線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光伏接線盒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的盒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的盒蓋結構示意圖(仰視);圖5是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光伏接線盒的側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形式參見圖1、圖2,配合參見圖3、圖4、圖5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包括盒體I和盒蓋2,在盒體I內設有多個用于與光伏組件的導電引線相連的金屬連接片3,在金屬連接片3上安裝有ニ極管4,ニ極管通過其引線將金屬連接片串聯,還包括壓簧5、絕緣罩6和絕緣固定架7以及密封圈8、電纜線9,在電纜線9上設有電纜線密封帽91,密封圈8設置在在絕緣罩6與金屬蓋2之間,電纜線9安裝在盒體I上并與金屬連接片3相連。本專利技術中的盒蓋2為散熱金屬蓋2,在金屬蓋2的外表面設有散熱柵21。ニ極管4的背面與金屬蓋2直接接觸相連,壓簧5設置在安裝有ニ極管4的金屬連接片3下方向ニ極管提供與金屬蓋2保持接觸的壓カ;絕緣罩6嵌裝在金屬蓋2的下面將與金屬連接片3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2隔離;絕緣固定架7與盒體底板相連將金屬連接片3與金屬蓋2隔離并將金屬連接片3和ニ極管4固定。配合參見圖3、圖5,本專利技術中的盒體I底部設有ー個用于穿過光伏組件導電引線的窗ロ 11和一個底板12,該底板向內凹進形成一個半封閉空腔13 ;壓簧5和絕緣固定架7安裝在該底板12上,金屬連接片3和ニ極管4連成一體安裝在壓簧5上。配合參見圖4,本專利技術中的絕緣罩6包括ー個絕緣框體61,在絕緣框體內的ー側設有絕緣網62,該絕緣網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配合參見圖3,本專利技術中的絕緣固定架7設有多個用于讓ニ極管露出的開ロ 71,并設有多個向下伸出的卡鉤72,絕緣固定架7通過其卡鉤72與盒體的底板12卡接相連。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在與太陽能光伏組件安裝時,首先將盒體I通過硅膠粘附在光伏組件背板上,然后將光伏組件背板上的導電引線穿過盒體I下面的窗ロ 11與各金屬連接片3分別相連接,再后將盒蓋2與盒體I扣合??酆虾?,密封圈8在盒蓋2與盒體I之間密封。扣合后,金屬蓋2下表面壓觸ニ極管4的背部表面,將ニ極管4及與ニ極管相焊接的金屬連接片3向下移動,使金屬連接片3下面的彈簧5壓縮,從而使彈簧5產生對ニ極管4向金屬蓋2方向的弾力,保證ニ極管4背部表面有效接觸金屬蓋2,將ニ極管4工作時的熱量直接傳遞給金屬蓋2。需強調的是,以上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的實施案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做的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例如:①金屬連接片3與光伏組件導電引線,金屬連接片3與ニ極管4,及電纜線9與金屬連接片3的連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靠其它金屬弾力機構進行“卡接”或者“壓接”,或通過螺絲固定連接。②對ニ極管4及與ニ極管相焊接的金屬連接片3提供向金屬蓋2方向的彈カ構件,可以是彈簧,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金屬弾力機構。③ニ極管4的數量可以是三個、四個、兩個、一個或其他數量,相應的金屬連接片3的數量可以是四個、五個、三個、兩個或其它數量。具體數量沒有限制,應根據光伏組件的功率要求及設計的需要而確定。④用以固定密封圈8并提供絕緣保護的絕緣罩6與金屬蓋2的鑲嵌方式,可以是相互卡緊,可以是螺絲固定,可以是膠體粘接,可以是超聲波焊接,甚至可以是對絕緣罩加エ注塑時嵌入金屬蓋,以形成一體化成形。或其他形式的鑲嵌或固定方式。⑤電纜線密封帽91的形式也不具限制,其功能為將電纜線9與盒體I固定和防水密封。⑥本專利技術中,可在金屬蓋2,或盒體I中加入防水透氣裝置,使接線盒內部與外部的空氣互通,但防水通過。在本案例中,為簡化說明,未有提及,但此形式不對本專利技術構成限制。⑦或將金屬蓋2與盒體I以任何形式先行固定或扣合,只在金屬蓋局部另行開有窗ロ,用以操作對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連接片的連接工作。并有對此窗ロ關閉和密封的任何形式的小蓋子,均屬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包括盒體和盒蓋,盒體內設有多個用于與光伏組件的導電引線相連的金屬連接片,在金屬連接片上安裝有二極管,二極管通過其引線將金屬連接片串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簧、絕緣罩和絕緣固定架;所述的盒蓋為散熱金屬蓋,二極管的背面與金屬蓋直接接觸相連,壓簧設置在安裝有二極管的金屬連接片下方向二極管提供與金屬蓋保持接觸的壓力;絕緣罩嵌裝在金屬蓋的下面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絕緣固定架與盒體底板相連將金屬連接片與金屬蓋隔離并將金屬連接片和二極管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包括盒體和盒蓋,盒體內設有多個用于與光伏組件的導電引線相連的金屬連接片,在金屬連接片上安裝有ニ極管,ニ極管通過其引線將金屬連接片串聯;其特征在干:還包括壓簧、絕緣罩和絕緣固定架;所述的盒蓋為散熱金屬蓋,ニ極管的背面與金屬蓋直接接觸相連,壓簧設置在安裝有ニ極管的金屬連接片下方向ニ極管提供與金屬蓋保持接觸的壓カ;絕緣罩嵌裝在金屬蓋的下面將與金屬連接片相連接的光伏組件導電引線與金屬蓋隔離;絕緣固定架與盒體底板相連將金屬連接片與金屬蓋隔離并將金屬連接片和ニ極管固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底部設有ー個用于穿過光伏組件導電引線的窗口和ー個底板,該底板向內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鵬,
申請(專利權)人:崔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