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包括散熱器、機油精濾器和用于將機油精濾器連接于曲軸箱蓋的機油精濾器座,以及與機油精濾器座可拆卸式連接并用于輸送機油的外置油管組件,機油精濾器座內設置有用于與曲軸箱蓋出油端相連通的油道Ⅰ和用于與機油精濾器進油端相連通的油道Ⅱ;通過油管Ⅰ和油管Ⅱ將機油精濾器座、發動機散熱器和機油精濾器連接在一起形成機油冷卻通路,大大延長了機油冷卻的處理過程,在降低制造成本、簡化結構、并明顯降低機油溫度的同時又可以滿足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的同時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所述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的發動機,發動機在簡化冷卻結構、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冷卻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及其發動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沙灘車、三輪車用發動機普遍存在機油溫度高的問題。現有技術中,用來降低機油溫度的結構多為利用發動機冷卻液輔助機油降溫的熱交換器結構,而熱交換器存在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安裝不便等問題,而且該結構最大的不便是,僅能使用在水冷發動機上,而不能在風冷發動機上使用。因此,需要對發動機用來冷卻機油的結構部分進行改進,在降低制造成本、簡化結構、并明顯降低機油溫度的同時又可以滿足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的同時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在降低制造成本、簡化結構、并明顯降低機油溫度的同時又可以滿足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的同時使用。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包括散熱器、機油精濾器和用于將所述機油精濾器連接于曲軸箱蓋的機油精濾器座,以及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可拆卸式連接并用于輸送機油的外置油管組件,所述機油精濾器座內設置有用于與曲軸箱蓋出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和用于與機油精濾器進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I。進一步,所述外置油管組件包括用于連通所述油道I出油端和所述散熱器進油端的油管I和用于連通所述散熱器出油端和所述油道II進油端的油管II,所述油管I和所述油管II均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座;機油從曲軸箱蓋高壓油道進入機油精濾器座的油道I流向油管I,繼續流經外置的機油散熱器冷卻,回到油管II進入油道II,然后進入機油精濾器過濾,再通過管接頭進入發動機箱體的各油道,從而實現冷卻機油的作用;油管I和油管II均與機油精濾器座可拆卸連接,便于安裝和拆卸,并且易于清洗。進一步,所述機油精濾器出油端通過管接頭與曲軸箱蓋內油道進油端相連通,所述管接頭兩端分別對應螺紋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和曲軸箱蓋;管接頭兩端分別通過螺紋管段與機油精濾器和發動機曲軸箱蓋螺紋連接,便于安裝和拆卸,易于更換和清洗;管接頭為內中空結構,可使機油精濾器與發動機曲軸箱蓋內的油道相連通,使機油順利的從機油精濾器中進入發動機曲軸箱。進一步,所述機油精濾器座外套于管接頭并位于所述機油精濾器與發動機曲軸箱蓋之間;由于機油精濾器座外套于管接頭,機油精濾器座又通過緊固螺栓固定于發動機曲軸箱蓋,不僅可起到支撐固定機油精濾器的作用,還可加強機油精濾器與曲軸箱蓋的連接強度。進一步,所述機油精濾器座內還設置有用于使機油從機油精濾器座直接進入機油精濾器過濾的機油壓力控制閥;有時外置油管1、散熱器和油管II之間會出現堵塞,在這種情況下,機油濾清器座內的機油壓力升高,此時機油壓力控制閥就會開始工作,使得機油從機油濾清器座直接進入機油精濾器過濾,再經管接頭回到發動機油道內,確保發動機整個系統部件不會因缺機油而損壞。進一步,所述管接頭設置有用于防止機座軸向滑動的徑向卡臺;起到防止機油精濾器座軸向滑動的作用。進一步,所述機油精濾器座與發動機曲軸箱蓋連接處加裝有密封墊圈I ;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機油泄漏,減少油耗,節約成本。進一步,所述油管I和油管II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連接處均加裝有密封墊圈II ;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機油泄漏,減少油耗,節約成本。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所述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的發動機,所述發動機安裝設置有所述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該發動機在簡化冷卻結構、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大大延長了機油冷卻的處理過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設置外置油管組件,通過油管I和油管II將機油精濾器座、發動機散熱器和機油精濾器連接在一起形成機油冷卻通路,增加了機油的過路面積,延長了機油冷卻的處理過程,利于機油的冷卻,在降低制造成本、簡化結構、并明顯降低機油溫度的同時又可以滿足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的同時使用;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所述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的發動機,發動機在簡化冷卻結構、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冷卻效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A向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圖1A向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包括散熱器、機油精濾器I和用于將所述機油精濾器連接于曲軸箱蓋的機油精濾器座3,以及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可拆卸式連接并用于輸送機油的外置油管組件,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內設置有用于與曲軸箱蓋出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和用于與機油精濾器進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I ;散熱器在圖中未標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外置油管組件包括用于連通所述油道I出油端和所述散熱器進油端的油管I 4和用于連通所述散熱器出油端和所述油道II進油端的油管II 5,所述油管I 4和所述油管II 5均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機油從曲軸箱蓋高壓油道進入機油精濾器座的油道I流向油管I,繼續流經外置的機油散熱器冷卻,回到油管II進入油道II,然后進入機油精濾器過濾,再通過管接頭進入發動機箱體的各油道,從而實現冷卻機油的作用;油管I和油管II均與機油精濾器座可拆卸連接,便于安裝和拆卸,并且易于清洗。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油精濾器I出油端通過管接頭2與曲軸箱蓋7內油道進油端相連通,所述管接頭2兩端分別對應螺紋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I和曲軸箱蓋7 ;管接頭兩端分別通過螺紋管段與機油精濾器和發動機曲軸箱蓋螺紋連接,便于安裝和拆卸,易于更換和清洗;管接頭為內中空結構,可使機油精濾器與發動機曲軸箱蓋內的油道相連通,使機油順利的從機油精濾器中進入發動機曲軸箱。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外套于管接頭2并位于所述機油精濾器I與發動機曲軸箱蓋之間;由于機油精濾器座外套于管接頭,機油精濾器座又通過緊固螺栓固定于發動機曲軸箱蓋,不僅可起到支撐固定機油精濾器的作用,還可加強機油精濾器與曲軸箱蓋的連接強度。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內還設置有用于使機油從機油精濾器座3直接進入機油精濾器I過濾的機油壓力控制閥6 ;有時外置油管I 4、散熱器和油管II 5之間會出現堵塞,在這種情況下,機油濾清器座內的機油壓力升高,此時機油壓力控制閥6就會開始工作,使得機油從機油濾清器座直接進入機油精濾器過濾,再經管接頭回到發動機油道內,確保發動機整個系統部件不會因缺機油而損壞。本實施例中,所述管接頭2設置有用于防止機油精濾器座3軸向滑動的徑向卡臺;起到防止機油精濾器座3軸向滑動的作用。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與發動機曲軸箱蓋連接處加裝有密封墊圈I ;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機油泄漏,減少油耗,節約成本。本實施例中,所述油管I 4和油管II 5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連接處均加裝有密封墊圈II ;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機油泄漏,減少油耗,節約成本。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所述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的發動機,所述發動機安裝設置有所述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該發動機在簡化冷卻結構、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大大延長了機油冷卻的處理過程。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器、機油精濾器(1)和用于將所述機油精濾器連接于曲軸箱蓋(7)的機油精濾器座(3),以及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可拆卸式連接并用于輸送機油的外置油管組件,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內設置有用于與曲軸箱蓋(7)出油端相連通的油道Ⅰ和用于與機油精濾器進油端相連通的油道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器、機油精濾器(I)和用于將所述機油精濾器連接于曲軸箱蓋(7 )的機油精濾器座(3 ),以及與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 )可拆卸式連接并用于輸送機油的外置油管組件,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內設置有用于與曲軸箱蓋(7)出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和用于與機油精濾器進油端相連通的油道I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油管組件包括用于連通所述油道I出油端和所述散熱器進油端的油管I (4)和用于連通所述散熱器出油端和所述油道II進油端的油管II (5),所述油管I (4)和所述油管II (5)均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座(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機油冷卻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油精濾器(I)出油端通過管接頭(2)與曲軸箱蓋內油道進油端相連通,所述管接頭(2)兩端分別對應螺紋連接于所述機油精濾器(I)和曲軸箱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殷貴良,鄭小兵,秦元偉,閔渝維,李毅,張瑜,關榮,
申請(專利權)人: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