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構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以及包括其的發動機和包括該發動機的車輛。
技術介紹
隨著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越來越嚴峻,內燃機作為世界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費者”首當其沖受到特別的關注,內燃機是目前全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動力機械,短時間內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如何使內燃機越來越清潔,并且經濟性越來越好,是近些年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努力追求的目標。傳統汽油發動機通過改變節氣門調節進氣量的大小來使發動機輸出不同的功率和扭矩,在小負荷工況下,節氣門開度很小,發動機進氣量比較小,節氣門后會產生很大的真空,這就是所說的泵氣損失,泵氣損失對發動機低速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傳統發動機的配氣相位一般基于某一固定工況范圍,由發動機性能的局部優化而確定,在工作過程中固定不變,只是一開一關循環往復,氣門運動規律完全由凸輪型線決定。雖然,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采用可變氣門升程技術的發動機,但是這些可變氣門升程結構復雜,控制繁瑣,且大多數為兩段式,不能實現氣門升程的連續可變,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該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結構簡單,穩定可靠,可實現連續可變地調節氣門機構的升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包括:氣門機構;挺柱機構,所述挺柱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頂部;凸輪軸機構,所述凸輪軸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上方,所述凸輪軸機構具有凸輪;搖臂機構,所述搖臂機構設在所述挺柱機構和所述凸輪軸機構之間且由所述凸輪驅動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門機構;挺柱機構,所述挺柱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頂部;凸輪軸機構,所述凸輪軸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上方,所述凸輪軸機構具有凸輪;搖臂機構,所述搖臂機構設在所述挺柱機構和所述凸輪軸機構之間且由所述凸輪驅動所述搖臂機構繞所述搖臂機構的搖臂旋轉軸線擺動;以及致動機構,所述致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搖臂機構繞著所述致動機構的調整旋轉軸線轉動,以連續可變地調節所述氣門機構的升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氣門機構; 挺柱機構,所述挺柱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頂部; 凸輪軸機構,所述凸輪軸機構設在所述氣門機構的上方,所述凸輪軸機構具有凸輪; 搖臂機構,所述搖臂機構設在所述挺柱機構和所述凸輪軸機構之間且由所述凸輪驅動所述搖臂機構繞所述搖臂機構的搖臂旋轉軸線擺動;以及 致動機構,所述致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搖臂機構繞著所述致動機構的調整旋轉軸線轉動,以連續可變地調節所述氣門機構的升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機構形成這樣的型面,所述型面與所述挺柱機構配合且所述型面構造成適于獲得所需的氣門升程,所述搖臂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挺柱機構作直線往復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機構包括: 框架,其中所述型面形成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搖臂滾子,所述搖臂滾子可旋轉地設在所述框架的與所述凸輪軸機構相對應的部分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包括第一段曲面、第二段曲面和第三段曲面,` 其中所述第二段曲面連接在所述第一段曲面和所述第三段曲面之間,且所述第一段曲面相比所述第三段曲面更靠近所述凸輪軸機構, 所述第一段曲面為圓弧形面,且所述搖臂旋轉軸線與所述第一段曲面所對應的中心軸線重合, 所述第二段曲面和第三段曲面與所述搖臂旋轉軸線的距離、沿著從所述第一段曲面朝向所述第三段曲面的方向逐漸增加。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曲面分別與所述第一段曲面和第三段曲面圓滑過渡。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在相對的兩個橫向側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加強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機構的頂部構造有可樞轉的挺柱滾子,以與所述搖臂機構滾動接觸,且在所述氣門機構升程為零的情況下,所述挺柱滾子的中心軸線與所述調整旋轉軸線重合。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機構包括: 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內限定出安裝空間,所述安裝空間的頂部和底部均敞開,所述安裝部內形成有安裝部進油道和安裝部出油道; 柱塞,所述柱塞沿著所述氣門機構的直線往復運動方向可移動地設在所述安裝空間內且所述柱塞的底部從所述安裝空間的底部伸出以適于止抵在所述氣門機構的頂部,所述柱塞內具有頂部敞開的柱塞腔,且所述柱塞內形成有柱塞進油道和柱塞出油道,所述柱塞進油道分別與所述柱塞腔和所述安裝部進油道連通,且所述柱塞出油道分別與所述柱塞腔和所述安裝部出油道連通;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裝在所述安裝部上且封閉所述安裝空間的頂部,所述密封件的底面與所述柱塞的頂面間隔第一預定距離; 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設在所述柱塞腔內,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彈性地止抵在所述柱塞腔的底面與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之間;以及 挺柱滾子,所述挺柱滾子可樞轉地設在所述安裝部的頂部。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機構還包括兩個固定板部,所述兩個固定板部平行且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安裝部的頂部,所述挺柱滾子可樞轉地夾設在所述兩個固定板部之間。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機構進一步包括兩個限位片,所述兩個限位片分別設在所述挺柱滾子的兩個橫向側面與所述兩個固定板部之間。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構造成大體環形,且所述限位片的徑向尺寸大于所述挺柱滾子的徑向尺寸。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機構還包括限位凸臺,所述限位凸臺設在所述安裝空間內且鄰近所述柱塞的外周面, 所述柱塞的外周面上設有凸緣且當所述柱塞在所述安裝空間內向下移動第二預定距離時所述凸緣的底面止抵在所述限位凸臺的頂面上。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可變氣門升程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機構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勝強,林文,張春輝,劉濤,趙國東,辛宇,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