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電氣控制柜與主機、泵站、注料系統電連接,泵站與主機和注料系統連接,注料系統與主機連接;主機包括承壓油缸、頂伸油缸和模具,所述模具設在承壓油缸與頂伸油缸之間,所述承壓油缸設置在頂伸油缸的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成型的時候,物料運動和水分被擠出的方向相同,磁瓦產品內弧表面先達到密度,外弧最后達到壓制密度,水分擠出穿越容易,因此成型時間減少,同時產品坯件裂紋等缺陷相應減少,坯件生產的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永磁濕壓成型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
技術介紹
我國已成為磁性材料生產大國,其產量已占全球的60%以上,國內目前有永磁生產企業300余家,鐵氧體永磁材料的生產有含水料漿的制備,濕壓成型、燒結、磨加工、分檢、包裝幾大工序,其中濕壓成型是關鍵工序,其投資要占整個生產線的一半以上,成型壓機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產品性能、效率和效益,為此濕壓成型壓機倍受生產企業關注,90年初期,相關大型企業分別引進德國、美國和日本生產的成型液壓機,對我國永磁行業的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的濕壓成型液壓機都為浮動式成型,即上油缸壓迫模具型腔向下浮動,下模頭固定不動,迫使型腔容積減少,使永磁料漿中的水分被擠出而成型。然而這種浮動式濕壓成型液壓機,當型腔浮動下壓時,含水料漿及物料顆粒向下運動,而水分則向上走被擠壓出來,水分的走向和物料顆粒的運動方向正好相反,加之磁瓦形產品成型時外弧表面先達到密度,水分被穿越其外弧高密度層,除成型時間長外,而更為重要的是水分強行穿越外弧時容易造成坯件裂紋等缺陷,使產品質量差。同時,由于型腔浮動,很難準確控制型腔內料漿的裝料高度,成型的生坯厚度偏差較大,一致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具有成型時間短、效率高,產品一致性好、偏差小,質量高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所述電氣控制柜與主機、泵站、注料系統電連接,所述泵站與主機和注料系統連接,所述注料系統與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包括承壓油缸、頂伸油缸和模具,所述模具設在承壓油缸與頂伸油缸之間,所述承壓油缸位于模具上方,頂伸油缸位于模具下方。進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和型腔模,所述型腔模套在凸模外圍,與凹模和凸模配合組成型腔;所述承壓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凹模,所述頂伸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凸模。進一步地,所述承壓油缸的工作壓力大于頂伸油缸的工作壓力。進一步地,所述型腔模固定安裝在主機上。 進一步地,所述凹模設有至少一個通水孔,所述主機還配設有真空負壓罐,所述真空負壓罐包括罐體和接管,所述接管與通水孔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注料系統包括攪拌機、注料泵;所述攪拌機與注料泵連接,與電氣控制柜電連接;所述的注料泵與泵站和主機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術的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電氣控制柜與主機、泵站、注料系統電連接;泵站與主機和注料系統連接,注料系統與主機連接;主機包括承壓油缸、頂伸油缸和模具,模具設在承壓油缸與頂伸油缸之間,承壓油缸位于模具上方,頂伸油缸位于在模具下方;濕壓成型的時候,承壓油缸不動,頂伸油缸向上頂壓,物料運動和水分被擠出的方向相同,并且磁瓦產品內弧表面先達到密度,夕卜弧最后達到壓制密度,水分擠出穿越容易,因此成型時間減少,同時產品坯件裂紋等缺陷相應減少,還件生廣的質量和效率明顯提聞。二、本技術的型腔模固定安裝在主機上,而現有的浮動式成型液壓機由于型腔模浮動,很難準確控制型腔內料漿的裝料高度,成型的生坯厚度誤差大;本技術的型腔固定在模座上,成型的生坯厚度一致性好,誤差小。三、本技術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比現有的設備少了模架,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和模具裝配及安裝調試的勞動強度;同時還降低了取坯的高度,操作人員站在地上就可以完成操作,減少了制作安裝坑和踏板的工作,降低了成本。四、本技術的承壓油缸的工作壓力大于頂伸油缸的工作壓力,保證了濕壓成型過程的質量,提高制作生坯的穩定性。五、本技術的凹模設有至少一個進料孔,主機還配設有真空負壓罐,真空負壓罐包括罐體和接管,接管與通水孔連接;通過真空負壓罐本技術具有自動排水的功能,使用方便。六、本技術的注料系統包括攪拌機、注料泵;攪拌機與注料泵連接,與電氣控制柜電連接;注料泵與泵站和主機連接;使得本技術具有自動注料的特點,自動化程度高,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濕壓成型液壓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含水料漿,2、承壓油缸,3、凹模,4、型腔,5、模座,6、頂伸油缸,7、機床座,8、凸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是現有的浮動式濕壓成型液壓機,型腔和凹模在油缸的作用下一起向下運動,含水料漿及物料顆粒向下運動,完成成型過程。結合圖2,本技術的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電氣控制柜與主機、泵站、注料系統電連接,泵站與主機和注料系統連接,注料系統與主機連接;主機包括承壓油缸2、頂伸油缸6和模具,模具設在承壓油缸2與頂伸油缸6之間,承壓油缸2位于模具上方,頂伸油缸6位于模具下方。進一步地,模具包括凹模2、凸模8和型腔模4,型腔模4套在凸模8外圍,與凹模2和凸模8配合組成型腔;承壓油缸2的活塞桿連接凹模3,頂伸油缸6的活塞桿連接凸模8。承壓油缸2的工作壓力大于頂伸油缸6的工作壓力。型腔模4通過模座5固定安裝在主機上。凹模2設有至少一個通水孔;主機還配設有真空負壓罐,真空負壓罐包括罐體和接管,接管與通水孔連接;優選地為使安裝場地整齊,雙機聯安只配一個負壓罐,使用時自動排水,每周打開罐體下端法蘭用水清洗一次,清除罐內積物,保證抽水可靠。注料系統包括攪拌機、注料泵;攪拌機與注料泵連接,與電氣控制柜電連接;注料泵與泵站和主機連接。注料系統各處的密封非常重要,一旦滲漏,注料就不可靠;同時還得保證料將的純度,決不允許料漿內有鋼球和纖維物,這樣最容易引起模具注料孔堵塞,開關閥的壽命也會大為減少。本技術的泵站由高壓油泵電機組、油箱、集成塊、液壓元件等組成,泵站采用板式獨立液壓元件,基本未使用疊加式液壓件,拆修調試方便簡潔;泵站上的液壓元件靠電控柜PLC已編程序和液電互控完成永磁產品濕壓磁場成型。高壓油泵嚴禁使用散裝劣質油,否則將嚴重影響穩定性和可靠性,嚴重降低液壓件的使用壽命。電氣控制柜采用PLC機,作為優選,采用進口歐姆龍的PLC機。元件的固定、排布便于修理和檢查,柜體正面設置有各種功能性按鈕,充、退磁電流、電壓顯示、轉換開關、時間繼電磁,各種動作顯示,供調整、檢查時使用。本技術在成型的過程中,型腔模4和凹模3固定不動,凸模8在頂伸油缸6的作用下向上頂壓,含水料漿I和水分被擠出的方向相同,并且磁瓦產品內弧表面先達到密度,外弧最后達到壓制密度,水分擠出穿越容易,因此成型時間減少,同時產品坯件裂紋等缺陷相應減少,坯件生產的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經試驗表明,本技術的生產效率比浮動式濕壓成型提高生產效率20% ;成型的生坯厚度一致性好,誤差小于0.10mm,而現有的浮動式濕壓成型的生坯厚度誤差一般在0.5_左右。本技術不用模架,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和模具裝配級安裝調試的勞動強度;同時本技術的取坯高度比浮動式低250—280mm,操作人員站在地上就可以完成操作,減少了制作安裝坑和踏板的工作,降低了成本。權利要求1.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下頂式永磁濕壓成型液壓機,包括主機、泵站、注料系統和電氣控制柜,所述電氣控制柜與主機、泵站、注料系統電連接,所述泵站與主機和注料系統連接,所述注料系統與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包括承壓油缸、頂伸油缸和模具,所述模具設在承壓油缸與頂伸油缸之間,所述承壓油缸位于模具上方,頂伸油缸位于模具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明權,
申請(專利權)人:鄭明權,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