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翅片換熱器、儲液器、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其中,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選通閥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或結構相似,其進口與壓縮機出口相連接,其出口分別與四通換向閥進口、第一換熱器、氣液分離器進口相連接,選通閥的出口能夠適應不同工作模式下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通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與四通換向閥結構相同或近似的選通閥,以適應四通換向閥下游側制冷劑因工作模式的變化而產生的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降低系統的故障率,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制冷循環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帶有全熱回收、利用的制冷循環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帶全熱回收的的制冷循環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壓縮機I’、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四通換向閥3’、翅片換熱器4’、儲液器5’、第二換熱器6’、第一換熱器7’和氣液分離器8’ ;其中第二換熱器6’提供生活熱水;其工作原理是:當選擇制冷加熱回收模式時,第二換熱器6’作為的冷凝器優先使用,第一換熱器7’作為蒸發器使用,由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切換,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由兩路電磁閥組成,分別針對并聯的兩路分流制冷劑路徑,電磁閥之間相互閉鎖,制冷劑流經第二換熱器6’經儲液器5’流至第一換熱器7’,再經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I’,當第二換熱器6’已經滿足生活用水需求,無需再熱交換時,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選通至四通換向閥3’,由四通換向閥3’連接至翅片換熱器4’,翅片換熱器4’作為冷凝器使用,經翅片換熱器4’制冷劑進入儲液器5’,再流至第一換熱器7’,經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I’ ;當選擇制熱加熱回收模式時,由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選通,制冷劑流經第二換熱器6’作為第一冷凝器使用以獲得生活熱水,翅片換熱器4’作為蒸發器使用,當生活熱水滿足要求后,系統切換電磁閥組2’選通至四通換向閥3’,由四通換向閥3’連接至經第一換熱器7’,第一換熱器V作為冷凝器使用以獲得熱量,經儲液器5’,至翅片換熱器4’,再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I’?,F有技術的缺點在于,電磁閥本身通常有兩種類型:膜片式電磁閥、活塞式電磁閥(常用技術),其結構及使用溫度通常適用于安裝在制冷劑路徑的低壓側,但此處由于制冷劑路徑的轉換,使得電磁閥也應用在壓縮機排汽、的高溫、高壓側,同時模式切換頻繁,因此電磁閥故障率增大,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通過在壓縮機出口的路徑上設置四通換向閥,以適應四通換向閥下游側制冷劑因工作模式的變化而產生的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翅片換熱器、儲液器、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其中,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選通閥,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或結構相似,其進口與壓縮機出口相連接,其出口分別與四通換向閥進口、第一換熱器、氣液分離器進口相連接,選通閥的出口能夠適應不同工作模式下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上述技術中,第一換熱器為殼管換熱器或板式換熱器或套管換熱等。上述技術中,第二換熱器為殼管換熱器或板式換熱器或或套管換熱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與四通換向閥結構相同或近似的選通閥,以適應四通換向閥下游側制冷劑因工作模式的變化而產生的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降低系統的故障率,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附圖說明圖1是本現有技術一種制冷循環系統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制冷循環系統示意圖。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I’ -壓縮機,2’ -系統切換電磁閥組,3’ -四通換向閥,4’ -翅片換熱器,5’ -儲液器,6’ -第一換熱器,7’ -第二換熱器,8’ -氣液分離器。1-壓縮機,2-選通閥,3-四通換向閥,4-翅片換熱器,5-儲液器,6-第一換熱器,7-第二換熱器,8-氣液分離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本技術的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如圖2所示,包括壓縮機1、四通換向閥3、翅片換熱器4、儲液器5、第二換熱器6、第一換熱器7和氣液分離器8 ;其中第二換熱器6提供生活熱水;在壓縮機I與四通換向閥3之間設置選通閥2,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或結構相似);其工作原理是:當選擇制冷加熱回收模式時,第二換熱器6作為的冷凝器優先使用,第一換熱器7作為蒸發器使用,第一、第二換熱器均為殼管換熱器結構(也可以是板式換熱器或套管換熱),由選通閥2切換,制冷劑流經第二換熱器6經儲液器5流至第一換熱器7,再經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1,當第二換熱器6已經滿足生活用水需求,無需再熱交換時,選通閥2選通至四通換向閥3,由四通換向閥3連接至翅片換熱器4,翅片換熱器4作為冷凝器使用,經翅片換熱器4制冷劑進入儲液器5,再流至第一換熱器7,經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I ;當選擇制熱加熱回收模式時,由選通閥2選通,制冷劑流經第二換熱器6作為第一冷凝器使用以獲得生活熱水,翅片換熱器4作為蒸發器使用,當生活熱水滿足要求后,選通閥2選通至四通換向閥3,由四通換向閥3連接至第一換熱器7,第一換熱器7’,第一換熱器V作為冷凝器使用以獲得熱量,經儲液器5’,至翅片換熱器4’,再經四通換向閥3流向氣液分離器8,經氣液分離器8流回壓縮機I。本技術通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與四通換向閥結構相同或近似的選通閥,以適應四通換向閥下游側制冷劑因工作模式的變化而產生的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降低系統的故障率,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以上公開的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翅片換熱器、儲液器、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選通閥,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其進口與壓縮機出口相連接,其出口分別與四通換向閥進口、第一換熱器、氣液分離器進口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換熱器為殼管換熱器或板式換熱器或套管換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換熱器為殼管換熱器或板式換熱器或套管換熱。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翅片換熱器、儲液器、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其中,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選通閥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或結構相似,其進口與壓縮機出口相連接,其出口分別與四通換向閥進口、第一換熱器、氣液分離器進口相連接,選通閥的出口能夠適應不同工作模式下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通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與四通換向閥結構相同或近似的選通閥,以適應四通換向閥下游側制冷劑因工作模式的變化而產生的高低溫、高低壓的變化,降低系統的故障率,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文檔編號F25B41/04GK203036919SQ20122075683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專利技術者陳越增, 鄧軍琦, 汪志強 申請人:寧波惠康實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翅片換熱器、儲液器、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壓縮機與四通換向閥之間設置選通閥,選通閥與四通換向閥同結構,其進口與壓縮機出口相連接,其出口分別與四通換向閥進口、第一換熱器、氣液分離器進口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越增,鄧軍琦,汪志強,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惠康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