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座,適于連接觸控顯示裝置。擴充座包括擴充座本體、樞轉單元以及固定架。樞轉單元連接擴充座本體。固定架連接樞轉單元,并相對于擴充座本體樞轉,其中,觸控顯示裝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設于固定架之上。使觸控顯示裝置能夠繞多個方向旋轉,以符合使用者的操作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擴充座,特別涉及一種連接平板電腦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座。
技術介紹
平板電腦逐漸普及,在平板電腦的操作上,除了直接以觸控方式對觸控屏幕進行操控之外,亦可以通過擴充座,搭配鍵盤或滑鼠等其他操作介面對平板電腦進行操控。現有擴充座,其一般均為固定角度的設計,并無法視使用者的需求,將平板電腦的角度加以調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座,使觸控顯示裝置能夠繞多個方向旋轉。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種擴充座(docking),其中,該擴充座(docking)連接一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擴充座本體、一樞轉單元以及一固定架,該樞轉單元連接該擴充座本體;該固定架連接該樞轉單元,并相對于該擴充座本體樞轉,其中,該觸控顯示裝置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設于該固定架之上。—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擴充座;該擴充座包括一擴充 座本體、一樞轉單元以及一固定架;該樞轉單元連接該擴充座本體;該固定架連接該樞轉單元,并相對于該擴充座本體樞轉,其中,該觸控顯示裝置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設于該固定架之上。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樞轉單元包括一第一轉軸以及一第二轉軸,該第一轉軸垂直于該第二轉軸。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樞轉單元包括一第一樞轉件以及至少一第二樞轉件,該第一樞轉件連接該擴充座本體,該第二樞轉件連接該固定架,該第二樞轉件樞接該第一樞轉件,該第一樞轉件繞該第一轉軸旋轉,該第二樞轉件繞該第二轉軸旋轉。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第一樞轉件包括一第一段部以及一第二段部,該第一段部連接該擴充座本體,該第一段部連接該第二段部,該第二樞轉件設于該第二段部之上。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固定架包括一固定架本體以及一^^合件,該卡合件相對于該固定架本體,于一卡合位置以及一釋放位置之間移動,當該卡合件位于該卡合位置時,該卡合件卡合該觸控顯示裝置,當該卡合件位于該釋放位置時,該卡合件釋放該觸控顯示裝置。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卡合件包括一^^勾,該卡勾卡合該觸控顯示裝置。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固定架包括一彈力元件,該彈力元件連接該固定架本體以及該卡合件,當取下該觸控顯示裝置后,該彈力元件對該卡合件施加一彈力,使該卡合件回復該卡合位置。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卡合件包括一彈臂,當該卡合件位于該釋放位置時,該彈臂抵接該觸控顯示裝置,以防止該卡合件回復該卡合位置。上述的擴充座,其中,一開關開口形成于該固定架本體,該卡合件包括一手推部,該手推部位于該開關開口之中。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擴充座包括一操作介面,設于該擴充座本體之上。上述的擴充座,其中,該擴充座包括一觸控顯示裝置連接器,該觸控顯示裝置連接器設于該固定架,用以連接該觸控顯示裝置。由以上說明得知,本專利技術確實具有如下的優點:本專利技術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座,能夠使觸控顯示裝置(例如:平板電腦)于該擴充座之上,相對該擴充座,繞相互垂直的第一轉軸及第二轉軸進行旋轉,以符合使用者的操作需求。附圖說明圖1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的組合圖;圖2A 2D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相對于擴充座旋轉的情形;圖3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的爆炸圖;圖4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的細部結構; 圖5A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的卡合件位于卡合位置的情形;以及圖5B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的卡合件位于釋放位置的情形。主要元件標號說明:1:擴充座2觸控顯示裝置 10擴充座本體20樞轉單元 21第一樞轉件 211第一段部212第二段部 22第二樞轉件 30固定架31固定架本體 311開關開口32卡合件321卡勾322彈臂324手推部33彈力元件 40操作介面 50觸控顯示裝置連接器51纜線P突出部Al第一轉軸A2第二轉軸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其顯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擴充座(docking) 1,適于連接一觸控顯示裝置2(參照圖2A)。該擴充座I包括一擴充座本體10、一樞轉單元20、一固定架30以及一操作介面40。樞轉單元20連接該擴充座本體10。固定架30通過螺絲鎖固或其他方式連接該樞轉單元20,并相對于該擴充座本體10樞轉。參照圖2A,該觸控顯示裝置2以可拆卸的方式設于該固定架30之上。操作介面40(例如:鍵盤)則設于該擴充座本體10之上。參照圖2A 2D,該樞轉單元20包括一第一轉軸Al以及一第二轉軸A2,該第一轉軸Al垂直于該第二轉軸A2。應用本專利技術的擴充座1,該觸控顯示裝置2 (例如:平板電腦)可以于該擴充座I之上,相對該擴充座1,繞相互垂直的該第一轉軸Al及該第二轉軸A2進行旋轉,以符合使用者的操作需求。例如,當使用者欲通過操作介面40對觸控顯示裝置2輸入信息時,可將觸控顯示裝置2調整至圖2A的角度;使用者亦可以在觸控顯示裝置2連接擴充座I的狀態下,對觸控顯示裝置2進行操控,如圖2C所示;當使用者欲同時攜帶擴充座I及觸控顯示裝置2時,可將觸控顯示裝置2調整至圖2D的角度。參照圖3,該樞轉單元20包括一第一樞轉件21以及第二樞轉件22,該第一樞轉件21連接該擴充座本體10,第二樞轉件22連接該固定架30,該第二樞轉件22樞接該第一樞轉件21,該第一樞轉件21繞該第一轉軸Al旋轉,該第二樞轉件22繞該第二轉軸A2旋轉。該第一樞轉件包括一第一段部211以及一第二段部212,該第一段部211連接該擴充座本體10,該第一段部211連接該第二段部212,該第二樞轉件22設于該第二段部212之上。參照圖3、4,該固定架30包括一固定架本體31、一^^合件32以及一彈力元件33,該彈力元件33連接該固定架本體31以及該卡合件32。該卡合件32包括一^^勾321。參照圖5A、5B,該卡合件32相對于該固定架本體31,于一卡合位置(圖5A)以及一釋放位置(圖5B)之間移動,當該卡合件32位于該卡合位置(圖5A)時,該卡合件32的卡勾321卡合該觸控顯示裝置2。當該卡合件32位于該釋放位置時(圖5B),該卡合件32的卡勾321釋放該觸控顯示裝置2,在取下該觸控顯示裝置2之后,該彈力元件33對該卡合件32施加一彈力,使該卡合件32回復該卡合位置(圖5A)。該彈力元件33可以為拉伸彈簧或是其他型式的彈力元件。在此實施例中,卡合件32更包括一彈臂322,參照圖5B,當該卡合件32位于該釋放位置時,該彈臂322與該觸控顯示裝置2內的一突出部P抵接,藉此以防止該彈力元件33將卡合件32回復該卡合位置,以方便使用者單手取下該觸控顯示裝置2。再參照圖3,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一開關開口 311形成于該固定架本體31,該卡合件32包括一手推部324,該手推部324位于該開關開口 311之中。該手推部324用以供使用者將該卡合件32從該卡合位置推至該釋放位置。再參照圖3,擴充座I其更包括一觸控顯示裝置連接器50以及一纜線51,該觸控顯示裝置連接器50及該纜線51設于該固定架30,用以連接該觸控顯示裝置2以及該擴充座I的內部電路。纜線 51穿過第一段部211的中心。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擴充座,其特征在于,該擴充座連接一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擴充座本體;一樞轉單元,連接該擴充座本體;以及一固定架,該固定架連接該樞轉單元,并相對于該擴充座本體樞轉,其中,該觸控顯示裝置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設于該固定架之上。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嘉良,曾華忠,
申請(專利權)人: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