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旋轉切包給料器,同時還涉及其操作方法,屬于粉狀物料輸送投料技術領域。該給料器的筒體兩端延伸出水平空心轉軸,筒體圓柱面分別具有角向位置相反的料袋進口和排廢口,筒體的幾何中心線與轉軸的軸線呈10゜-25゜的夾角,兩空心轉軸中心分別通入氣體出氣管和氣體進氣管,進氣管與環形氣體管道連通,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固定至少一組圓周間隔分布的徑向刃口切刀,排料口兩側的筒體內分別裝有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且兩級濾網之間的筒體內壁裝有導流板。其顯著優點是實現了密閉環境輸送,避免了粉體擴散,顯著減少了環境污染和對人身的傷害,有效防止物料變質,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減輕了勞動強度,明顯提高了工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給料裝置,尤其是一種旋轉切包給料器,同時還涉及其操作方法,屬于粉狀物料輸送投料
技術介紹
工業生產中,粉體是常見的物料形態,使用時需要依靠人工把包有粉體的料袋撕開,將其中的粉體倒出,再輸送到所需場所。此類操作對于有毒粉體或易變質粉體而言,存在的問題是:有毒粉體直接危害工人健康,還容易污染環境;易變質粉體則難以控制其發生氧化變質,影響后續加工的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可以在密閉環境下自動完成所需操作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從而避免污染傷害,防止物料變質。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包括基本為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的兩端分別延伸出動力裝置驅動的水平空心轉軸,所述筒體圓柱面鄰近兩端處分別具有角向位置相反的料袋進口和排廢口,所述筒體的幾何中心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呈10。-25°的夾角,鄰近所述料袋進口的空心轉軸中心通入氣體出氣管,鄰近所述排廢口的空心轉軸通往出料口且其中心通入氣體進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環形氣體管道連通,所述環形氣體管道具有朝向二級濾網的間隔噴孔,所述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固定至少一組圓周間隔分布的徑向刃口切刀,所述排料口兩側的筒體內分別裝有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所述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 之間的筒體內壁裝有逐漸向鄰近排廢口的空心轉軸方向靠近的導流板。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分成至少二個相鄰圓周段,各圓周段分別間隔分布一組徑向刃口切刀,且相鄰圓周段的鄰近切刀角向錯位分布。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切刀長度方向延線與筒體的幾何中心線呈5。-30。的夾角,且該夾角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與轉軸軸線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相反。本專利技術又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切刀由徑向朝內凸起的弧峰端頭以及從弧峰端頭朝筒體內壁逐漸靠近的過渡曲線刃口構成。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完善是,同一圓周段半周內切刀的弧峰端頭鄰近料袋進口,過渡曲線刃口鄰近排廢口 ;另半周內切刀的弧峰端頭鄰近排廢口,而過渡曲線刃口鄰近料袋進口。本專利技術的顯著優點是實現了密閉環境輸送,避免了粉體擴散,顯著減少了環境污染和對人身的傷害,且可借助保護氣體有效防止物料變質,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減輕了勞動強度,明顯提高了工效。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中的環形氣體管道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的A-A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基本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基本為圓柱形的筒體I兩端分別延伸出動力裝置驅動、支撐在軸承8上的水平空心轉軸。筒體I圓柱面鄰近兩端處分別具有角向位置相反的料袋進口 NI和排廢口 N2。筒體I的幾何中心線y與轉軸的軸線z呈10。-25 。(優選為20° )的夾角α。鄰近料袋進口 NI的空心轉軸中心通入氣體出氣管Ν5,該氣體 出氣管的內端裝有噴頭7,該噴頭可以在必要時噴氣輔助物料輸送。鄰近排廢口 Ν2的空心轉軸通往徑向彎曲90°的出料口 Ν3,且其中心通入氣體進氣管Ν4,該進氣管與通過徑向支撐11安置在筒體I內的環形氣體管道5連通。氣體出氣管Ν5、氣體進氣管Ν4與各自的空心轉軸之間通過密封圈9密封,從而使筒體內形成密閉的空腔。環形氣體管道如圖3所示,具有朝向二級濾網的間隔噴孔。筒體I內壁由料袋進口 NI至排廢口 Ν2之間分成多個相鄰圓周段,各圓周段分別間隔分布一組徑向刃口切刀2,相鄰圓周段的鄰近切刀2角向錯位分布——即前一圓周段的切刀與相鄰后一圓周段的鄰近切刀不在同一母線上,而是相互錯開,這樣可以避免料袋10從切刀之間的縫隙中漏過。各切刀2長度方向延線與筒體I幾何中心線y呈5。-30。(優選20° )的夾角β,且該夾角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與轉軸軸線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相反,如此的夾角設置可以使刀刃的延伸方向與料袋的翻轉運動軌跡適配,有效將料袋劃破。切刀2的具體結構如圖4所示,由徑向朝內凸起的弧峰端頭2-1以及從弧峰端頭朝筒體內壁逐漸靠近的過渡曲線刃口 2-2構成。同一圓周段的切刀具有正反兩種方向,本實施例中同一圓周段半周內(圖2中的右半周)切刀2的弧峰端頭2-1鄰近料袋進口 NI,而過渡曲線刃口 2-2鄰近排廢口 Ν2 ;另半周內(圖2中的左半周)切刀2的弧峰端頭2-1鄰近排廢口 Ν2,而過渡曲線刃口 2-2鄰近料袋進口 NI。如此設置的切刀可以確保料袋10在運動過程中被割破。排料口 Ν2兩側的筒體I內分別裝有一級濾網3和二級濾網4,其中二級濾網比一級濾網更致密。一級濾網3和二級濾網4之間的筒體I內壁裝有間隔分布逐漸向鄰近排廢口的空心轉軸方向靠近的一組導流板6。使用時,對于有毒粉體物料而言,本實施例的旋轉切包給料器操作方法包括如下基本步驟:第一步、將裝有粉體物料的料袋從料袋進口放入筒體,之后將料袋進口和排廢口關閉;第二步、啟動動力裝置,驅動筒體以預定轉速旋轉,使料袋在翻轉滑移過程中被切刀割破,自動完成拆袋;第三步、繼續保持筒體旋轉,使從料袋中流出的粉體物料先后透過一級和二級濾網,在導流板的引導下,逐步從出料口流出,進入相應的料倉或反應器,完成自動投料;第四步、在筒體旋轉過程中,控制氣體進氣管間歇進氣,由通過環形氣體管道對濾網噴吹,同時控制氣體出氣管的開通度,保持筒體內為正壓,從而保持濾網通暢,并輔助粉體物料的輸出;第五步、粉體物料輸出后,打開料袋進口,清除筒體內料袋碎片;第六步、循環數次進行第一至第五步之后,打開排廢口,清除一級和二級濾網之間的料袋碎片。 當用于易變質粉體物料時,以上第一步之前,先從氣體進氣管充入安全氣體(例如惰性氣體、氮氣),并由氣體出氣管排出筒體內的空氣,待安全氣體形成正壓,再將裝有粉體物料的料袋從料袋進口放入筒體,且將料袋進口和排廢口關閉。之后的操作過程中,始終由氣體進氣管通入安全氣體,保持筒體內為正壓(為1.05-1.2個大氣壓的微正壓即可)。試驗證明,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1、實現了密閉環境輸送,避免了粉體擴散,顯著減少了環境污染和對人身的傷害。2、建立惰性氣體環境下的密閉輸送,可以有效防止物料變質。3、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減輕了勞動強度,明顯提高了工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為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的兩端分別延伸出動力裝置驅動的水平空心轉軸,所述筒體圓柱面鄰近兩端處分別具有角向位置相反的料袋進口和排廢口,所述筒體的幾何中心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呈10゜?25゜的夾角,鄰近所述料袋進口的空心轉軸中心通入氣體出氣管,鄰近所述排廢口的空心轉軸通往出料口且其中心通入氣體進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環形氣體管道連通,所述環形氣體管道具有朝向二級濾網的間隔噴孔,所述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固定至少一組圓周間隔分布的徑向刃口切刀,所述排料口兩側的筒體內分別裝有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所述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之間的筒體內壁裝有逐漸向鄰近排廢口的空心轉軸方向靠近的導流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為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的兩端分別延伸出動力裝置驅動的水平空心轉軸,所述筒體圓柱面鄰近兩端處分別具有角向位置相反的料袋進口和排廢口,所述筒體的幾何中心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呈10。-25。的夾角,鄰近所述料袋進口的空心轉軸中心通入氣體出氣管,鄰近所述排廢口的空心轉軸通往出料口且其中心通入氣體進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環形氣體管道連通,所述環形氣體管道具有朝向二級濾網的間隔噴孔,所述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固定至少一組圓周間隔分布的徑向刃口切刀,所述排料口兩側的筒體內分別裝有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所述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之間的筒體內壁裝有逐漸向鄰近排廢口的空心轉軸方向靠近的導流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壁由料袋進口至排廢口之間分成至少二個相鄰圓周段,各圓周段分別間隔分布一組徑向刃口切刀,且相鄰圓周段的鄰近切刀角向錯位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長度方向延線與筒體的幾何中心線呈5。-30。的夾角,且該夾角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與轉軸軸線偏離筒體幾何中心線的方向相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由徑向朝內凸起的弧峰端頭以及從弧峰端頭朝筒體內壁逐漸靠近的過渡曲線刃口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切包給料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圓周段半周內切刀的弧峰端頭鄰近料袋進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斌,賀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中核華緯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