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包括套筒、活塞桿、車架、控制器、液壓設備;套筒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左套筒和右套筒內分別設置一油缸,左套筒內的油缸為左油缸,右套筒內的油缸為右油缸;活塞桿包括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左活塞桿插入左油缸內部,右活塞桿插入右油缸內部;車架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車架的兩個長邊分別與左套筒與右套筒連接;液壓設備有兩個,兩個液壓設備分別設置在左套筒頂部和右套筒頂部;控制器與液壓設備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移動車架和液壓裝置,將汽車抬高到一定高度,用以在車架上方和車架下方均停放車輛,使得在相同大小的面積上,停放更多的車輛。(*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停車位,尤其涉及一種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
技術介紹
現如今,汽車已經成為居家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大城市,汽車的保有量與日俱增,但是汽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卻給人們帶來了無處停車的困擾,無論是辦公區、居民區,讓人們最為頭痛的就是停車位緊張,無處停放車輛的問題,因此有很多車主會將汽車停放在行車道上或公共綠地上,這不僅給交通帶來了安全隱患,同時還嚴重的破壞了我們的居住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現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通過使用移動車架和液壓裝置,為停車區域提供更多的停車位置。具體技術方案: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包括套筒、活塞桿、車架、控制器、液壓設備;套筒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左套筒和右套筒內分別設置一油缸,左套筒內的油缸為左油缸,右套筒內的油缸為右油缸;活塞桿包括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左活塞桿插入左油缸內部,右活塞桿插入右油缸內部;車架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車架的兩個長邊分別與左套筒與右套 筒連接;液壓設備有兩個,兩個液壓設備分別設置在左套筒頂部和右套筒頂部;控制器與液壓設備連接。上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中,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底端在水平方向上凸起。上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中,左活塞桿底部設置一萬向輪。上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中,右活塞底部設置一底座,底座與右活塞桿通過軸承連接。上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中,車架與套筒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移動車架和液壓裝置,將汽車抬高到一定高度,用以在車架上方和車架下方均停放車輛,使得在相同大小的面積上,停放更多的車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的A— A剖視圖。符號說明:1、套筒,la、左套筒,lb、右套筒;2、活塞桿,2a、左活塞桿,2b、右活塞桿;3、油缸,3a、左油缸,3b、右油缸;4、車架;5、控制器;6、液壓設備;7、萬向輪;8、底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圖2所述,本技術示出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4,包括套筒1、活塞桿2、車架4、控制器5、液壓設備6 ;套筒I包括左套筒Ia和右套筒lb,左套筒Ia和右套筒Ib內分別設置一油缸3,左套筒Ia內的油缸為左油缸3a,右套筒Ib內的油缸為右油缸3b;活塞桿2包括左活塞桿2a和右活塞桿2b,左活塞桿2a插入左油缸3a內部,右活塞桿2b插入右油缸3b內部;車架4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車架4的兩個長邊分別與左套筒Ia與右套筒Ib連接;液壓設備6有兩個,兩個液壓設備6分別設置在左套筒Ia頂部和右套筒Ib頂部;控制器5與液壓設備6連接。上述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控制器5操作液壓設備6,液壓設備6向油缸3內供油以提供足夠的壓力,套筒I通過液壓油對套筒I的壓力被頂起,進而帶動車架4升起,當套筒I被抬高到一定高度時,控制器5控制液壓設備6關閉。進一步的,左活塞桿2a和右活塞桿2b底端在水平方向上凸起;其作用在于當套筒I下降到活塞桿底部時,支撐套筒I的重量,阻止套筒I繼續下降。進一步的,左活塞桿2a底部設置一萬向輪7 ;其作用在于,當車架4下部有車時,推動萬向輪7,此時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會以右活塞桿2b為原點,車架4短邊長度為半徑做圓弧形運動,進而將車架4移動到車架4下方沒有車的位置,再對控制器5進行操作,將車架4上部的汽車下降到地面上。進一步的,右活塞桿2b底部設置一底座8,底座8與右活塞桿2b通過軸承連接;其作用在于,當車架4下部有車時,推動萬向輪7,此時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4會以右活塞桿2b為原點,車架4短邊長度為半徑做圓弧形運動,進而將車架4移動到車架4下方沒有車的位置,再對控制器5進行操作,將車架4上部的汽車下降到地面上。進一步的,車架4 和套筒I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其作用在于,焊接方式可更牢固的將車架4和套筒I連接。綜上所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活塞桿、車架、控制器、液壓設備;所述套筒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套筒內分別設置一油缸,所述左套筒內的油缸為左油缸,所述右套筒內的油缸為右油缸;所述活塞桿包括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所述左活塞桿插入所述左油缸內部,所述右活塞桿插入所述右油缸內部;所述車架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所述車架的兩個長邊分別與所述左套筒與所述右套筒連接;所述液壓設備有兩個,兩個所述液壓設備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套筒頂部和所述右套筒頂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液壓設備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桿和所述右活塞桿底端在水平方向上凸起。3.如權利要求1所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桿底部設置一萬向輪。4.如權利要求1所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活塞底部設置一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右活塞桿通過軸承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與所述套筒通過焊接 方式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包括套筒、活塞桿、車架、控制器、液壓設備;套筒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左套筒和右套筒內分別設置一油缸,左套筒內的油缸為左油缸,右套筒內的油缸為右油缸;活塞桿包括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左活塞桿插入左油缸內部,右活塞桿插入右油缸內部;車架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車架的兩個長邊分別與左套筒與右套筒連接;液壓設備有兩個,兩個液壓設備分別設置在左套筒頂部和右套筒頂部;控制器與液壓設備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移動車架和液壓裝置,將汽車抬高到一定高度,用以在車架上方和車架下方均停放車輛,使得在相同大小的面積上,停放更多的車輛。文檔編號E04H6/06GK203097373SQ20132007053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專利技術者張開淵 申請人:張開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式雙層升降停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活塞桿、車架、控制器、液壓設備;所述套筒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套筒內分別設置一油缸,所述左套筒內的油缸為左油缸,所述右套筒內的油缸為右油缸;所述活塞桿包括左活塞桿和右活塞桿,所述左活塞桿插入所述左油缸內部,所述右活塞桿插入所述右油缸內部;所述車架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底面、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所述車架的兩個長邊分別與所述左套筒與所述右套筒連接;所述液壓設備有兩個,兩個所述液壓設備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套筒頂部和所述右套筒頂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液壓設備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開淵,
申請(專利權)人:張開淵,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