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在屏蔽門頂部一側向下懸伸有頂部墻體,屏蔽門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上,所述連接件再通過穿透螺栓與所述頂部墻體固定在一起,提供橫截面呈z形的絕緣板,并將所述絕緣板的三個平面分別貼覆于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以及連接件的上側表面,在所述穿透螺栓上穿套一個頭端絕緣套管、一個尾端絕緣套管以及一個外絕緣套管,使頂部墻體與屏蔽門之間形成迷宮式的密封阻隔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頂部墻體用z形的絕緣板包覆,連接件與頂部墻體連接處的穿透螺栓則用頭端絕緣套管、尾端絕緣套管、外絕緣套管以及螺栓護套隔絕,就不再存在因污染造成的導通區域,能夠有效避免絕緣失效。(*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
本技術涉及地鐵屏蔽門的頂部位置的絕緣結構。
技術介紹
地鐵屏蔽門絕緣問題,是業內多年未能有效解決的問題,所謂屏蔽門的絕緣,不僅要實現屏蔽門與地之間的絕緣,同時要與列車、回流軌等電位,還有實現屏蔽門與其頂部的結構墻體之間的絕緣。目前,屏蔽門頂部與所述頂部的結構墻體之間,雖然設置有絕緣結構。這些絕緣結構,在樣機安裝和現場初裝的一兩天內,絕緣基本能合格,但安裝開始后不久,由于站上施工條件惡劣,灰塵、潮氣、泥水等都會對絕緣件產生污染,導致絕緣失效。而且由于污染形式復雜多樣,使之不可逆。所以說,要解決絕緣問題,就要解決抗污染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是為了解決屏蔽門頂部位置容易因為污染而絕緣失效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在屏蔽門頂部一側向下懸伸有頂部墻體,屏蔽門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上,所述連接件再通過穿透螺栓與所述頂部墻體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提供橫截面呈Z形的絕緣板,并將所述絕緣板的三個平面分別貼覆于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以及連接件的上側表面。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還可增加如下技術特征:多個所述絕緣板沿所述屏蔽門的頂部全程鋪設,相鄰絕緣板之間用絕緣膠填充縫隙。在所述絕緣板與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之間以及與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之間,均涂有防水膠層。在所述絕緣板與所述連接件之間還鋪設有至少一層絕緣墊板。所述穿透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連接件、所述絕緣墊板、所述絕緣板以及所述頂部墻體,并與螺母相接,將所述屏蔽門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一側。在所述穿透螺栓上穿套一個頭端絕緣套管、一個尾端絕緣套管以及一個外絕緣套管;所述頭端絕緣套管依次穿過所述連接件、所述絕緣墊板以及所述絕緣板并插入所述頂部墻體內,并阻隔在所述穿透螺栓頭端與所述連接件之間;所述尾端絕緣套管從所述穿透螺栓的尾端方向伸入所述頂部墻體內,并阻隔在所述穿透螺栓尾端與所述頂部墻體之間;所述外絕緣套管從所述絕緣板處插入所述頂部墻體內,并以其內壁與所述頭端絕緣套管的外壁以及尾端絕緣套管的外壁密接,使頂部墻體與屏蔽門之間形成迷宮式的密封阻隔結構。所述外絕緣套管與所述頭端絕緣套管以及尾端絕緣套管之間還涂覆有密封膠。所述外絕緣套管、頭端絕緣套管以及尾端絕緣套管的外露端均具有軸肩。所述穿透螺栓穿過所述頂部墻體以及所述螺母后,還螺紋連接一個螺栓護套,所述螺栓護套與所述尾端絕緣套管的軸肩密接,從而將所述穿透螺栓以及所述螺母密閉。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在于:本技術將頂部墻體用Z形的絕緣板包覆,連接件與頂部墻體連接處的穿透螺栓則用頭端絕緣套管、尾端絕緣套管、外絕緣套管以及螺栓護套隔絕,就不再存在因污染造成的導通區域,能夠有效避免絕緣失效。【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Z形絕緣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頂部墻體I ;屏蔽門2 ;連接件21 ;穿透螺栓3 ;螺母31 ;絕緣板4 ;防水膠層41 ;絕緣墊板5 ;頭端絕緣套管61 ;尾端絕緣套管62 ;外絕緣套管63 ;螺栓護套7。【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在屏蔽門頂部一側向下懸伸有頂部墻體1,屏蔽門2頂部通過墻角狀的連接件21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I上,所述連接件21再通過穿透螺栓3與所述頂部墻體I固定在一起,這些均為現有技術。而本技術還有如下獨特設計:本技術首先提供橫截面呈Z形的絕緣板4 (如圖2所示),并將所述絕緣板4的三個平面分別貼覆于頂部墻體I的下側表面、頂部墻體I朝向連接件21 —側的表面以及連接件21的上側表面。所述絕緣板4單個長度可取1-3米,多個所述絕緣板4沿所述屏蔽門2的頂部全程鋪設,相鄰絕緣板4之間用絕緣膠填充縫隙,起到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絕緣作用。所述絕緣板4不僅構成屏蔽門2絕緣結構的一部分,還可以起到頂部墻體I絕緣的功能。為了加強絕緣效果,在所述絕緣板4與頂部墻體I的下側表面之間以及與頂部墻體I朝向連接件21 —側的表面之間,均涂有防水膠層41,可阻止頂部墻體I的混凝土中的水分對絕緣板4的侵入。然后,在所述絕緣板4與所述連接件21之間還鋪設有至少一層絕緣墊板5,以加強頂部墻體I與屏蔽門2頂部之間的屏蔽效果,在所述絕緣板4萬一失效的情況下,所述絕緣墊板5可保持絕緣功效。由于所述絕緣板4以及絕緣墊板5需要承受屏蔽門2的側壓,要求其彎曲強度大于170MPa,所述絕緣板4優選采用聚碳酸酯材料,而所述絕緣墊板5優選采用聚碳酸酯材料、環氧乙烯基酯復合材料或陶瓷材料。所述穿透螺栓3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連接件21、所述絕緣墊板5、所述絕緣板4以及所述頂部墻體1,并與螺母31相接,將所述屏蔽門2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I 一側。為了避免所述穿透螺栓3導電,也為了避免污染物沿著所述穿透螺栓3進入屏蔽門2處內,在所述穿透螺栓3上穿套一個頭端絕緣套管61、一個尾端絕緣套管62以及一個外絕緣套管63,所述頭端絕緣套管61依次穿過所述連接件21、所述絕緣墊板5以及所述絕緣板4并插入所述頂部墻體I內,并阻隔在所述穿透螺栓3頭端與所述連接件21之間;所述尾端絕緣套管62從所述穿透螺栓3的尾端方向伸入所述頂部墻體I內,并阻隔在所述穿透螺栓3尾端與所述頂部墻體I之間;所述外絕緣套管63從所述絕緣板4處插入所述頂部墻體I內,并以其內壁與所述頭端絕緣套管61的外壁以及尾端絕緣套管62的外壁密接,使頂部墻體I與屏蔽門2之間形成迷宮式的密封阻隔結構,在所述頭端絕緣套管61或者尾端絕緣套管62進行伸縮調整的時候,仍然能夠避免頂部墻體I對屏蔽門2產生污染。為了達到更好的密封阻隔效果,所述外絕緣套管63與所述頭端絕緣套管61以及尾端絕緣套管62之間還可以涂覆密封膠。而且,所述外絕緣套管63、頭端絕緣套管61以及尾端絕緣套管62的外露端均具有軸肩,憑借軸肩的彎折阻隔污染物。此外,所述穿透螺栓3穿過所述頂部墻體I以及所述螺母31后,還螺紋連接一個螺栓護套7,所述螺栓護套7與所述尾端絕緣套管62的軸肩密接,從而將所述穿透螺栓3以及所述螺母31密閉,除了具有絕緣作用之外,還能夠有效避免頂部墻體I外的污染物順著所述穿透螺栓3進入屏蔽門2。其中,所述頭端絕緣套管61、尾端絕緣套管62、外絕緣套管63以及所述螺栓護套7優選采用環氧乙烯基酯復合材料或陶瓷材料。由上述記載可知,本技術將頂部墻體I用Z形的絕緣板4包覆,連接件21與頂部墻體I連接處的穿透螺栓3則用頭端絕緣套管61、尾端絕緣套管62、外絕緣套管63以及螺栓護套7隔絕,就不再存在因污染造成的導通區域,能夠有效避免絕緣失效。以上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進行說明,而非作限制性的概括,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的指導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常規結構上的修改與替換,這些修改與替換也應當被認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在屏蔽門頂部一側向下懸伸有頂部墻體,屏蔽門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上,所述連接件再通過穿透螺栓與所述頂部墻體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提供橫截面呈Z形的絕緣板,并將所述絕緣板的三個平面分別貼覆于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以及連接件的上側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在屏蔽門頂部一側向下懸伸有頂部墻體,屏蔽門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上,所述連接件再通過穿透螺栓與所述頂部墻體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提供橫截面呈Z形的絕緣板,并將所述絕緣板的三個平面分別貼覆于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以及連接件的上側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絕緣板沿所述屏蔽門的頂部全程鋪設,相鄰絕緣板之間用絕緣膠填充縫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絕緣板與頂部墻體的下側表面之間以及與頂部墻體朝向連接件一側的表面之間,均涂有防水膠層。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絕緣板與所述連接件之間還鋪設有至少一層絕緣墊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絕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連接件、所述絕緣墊板、所述絕緣板以及所述頂部墻體,并與螺母相接,將所述屏蔽門固定在所述頂部墻體一側。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鐵屏蔽門的頂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春梅,
申請(專利權)人:劉春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