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物料厚度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設置在基座(1)上的物料移動導軌(2),其上依次設置有物料輸入口(20)、檢測位(21)、次品輸出口(22)和正品輸出口(23);與所述物料輸入口連接的物料輸送裝置(3),以便向所述物料移動導軌輸送待檢測物料;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驅動裝置(4),對準輸入至所述物料輸入口的待檢測物料,并驅動其沿所述物料移動導軌移動;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檢測裝置(5),具有位于所述檢測位上方的檢測頭(50);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剔料裝置(6),對應所述次品輸出口。能夠自動對物料厚度進行檢測,將合格產品與不合格產品分離,工作效率高,節約了成本。(*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物料厚度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設置在基座(1)上的物料移動導軌(2),其上依次設置有物料輸入口(20)、檢測位(21)、次品輸出口(22)和正品輸出口(23);與所述物料輸入口連接的物料輸送裝置(3),以便向所述物料移動導軌輸送待檢測物料;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驅動裝置(4),對準輸入至所述物料輸入口的待檢測物料,并驅動其沿所述物料移動導軌移動;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檢測裝置(5),具有位于所述檢測位上方的檢測頭(50);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剔料裝置(6),對應所述次品輸出口。能夠自動對物料厚度進行檢測,將合格產品與不合格產品分離,工作效率高,節約了成本。【專利說明】一種物料厚度檢測機
本技術涉及物料質量檢測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檢測物料厚度的裝置。
技術介紹
碳刷生產完成后需要對其厚度進行檢測,以確定碳刷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現有技術對碳刷厚度進行檢測一般采用人工檢測,人工檢測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并且人工檢測容易產生較大的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物料厚度檢測機,能夠自動對物料厚度進行檢測,將合格產品與不合格產品分離,工作效率高,節約了成本。為實現本技術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物料厚度檢測機,包括:基座;設置在基座上的物料移動導軌,其上依次設置有物料輸入口、檢測位、次品輸出口和正品輸出口 ;與所述物料輸入口連接的物料輸送裝置,以便向所述物料移動導軌輸送待檢測物料;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驅動裝置,對準輸入至所述物料輸入口的待檢測物料,并驅動其沿所述物料移動導軌移動;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檢測裝置,具有位于所述檢測位上方的檢測頭,用來對移動至檢測位的待檢測物料進行厚度檢測;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剔料裝置,對應所述次品輸出口,以便將已檢測物料中的次品由所述次品輸出口剔出。優選地,物料輸送裝置包括:振動料盤,安裝在所述基座上,具有物料輸出口 ;物料傳送導軌,與所述物料移動導軌垂直布置,其一端與所述物料輸出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物料輸入口連接,以便將所述振動料盤中的待檢測物料依次傳送至物料輸入口。優選地,檢測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檢測驅動裝置;與所述檢測驅動裝置連接的所述檢測頭;當所述待檢測物料到達所述檢測位時,所述檢測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檢測頭向下移動,以便對所述待檢測物料進行厚度檢測。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物料驅動裝置電連接的控制器;所述物料輸入口設置有用來檢測物料到位的第一到位檢測部件,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當第一到位檢測部件檢測到待檢測物料到達物料輸入口時,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物料驅動裝置啟動,以便將所述待檢測物料推送至所述檢測位。優選地,所述檢測驅動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物料驅動裝置上安裝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的第二到位檢測部件;當所述第二到位檢測部件檢測到所述待檢測物料到達所述檢測位時,將信號傳遞給所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檢測驅動裝置和物料驅動裝置啟動,以便所述檢測頭向下移動,同時物料驅動裝置回位。優選地,所述物料驅動裝置為推料氣缸,其活塞桿與所述物料移動導軌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所述第二到位檢測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推料氣缸活塞上的第一磁環;和安裝在所述推料氣缸缸體上用來檢測其活塞桿伸出到位的第一感應開關,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優選地,檢測驅動裝置為檢測氣缸,豎直安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檢測頭安裝在檢測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優選地,檢測頭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檢測氣缸的活塞上安裝有第二磁環,所述檢測氣缸的缸體上安裝有用來檢測其活塞桿伸出到位的第二感應開關,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當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感應到所述第二磁環時,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檢測頭啟動,檢測頭對所述待檢測物料進行厚度檢測。優選地,第一到位檢測部件為光纖傳感器或光電傳感器。優選地,剔料裝置為剔料氣缸,其活塞桿垂直于所述物料移動導軌并正對所述次品輸出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本技術在物料移動導軌上方設置檢測頭,在物料移動導軌的一端設置與其正對的推料氣缸,并在物料移動導軌上設置次品輸出口,剔料氣缸設置在物料移動導軌的另一側,與次品輸出口正對,推料氣缸將待檢測物料一個一個地推送至檢測頭下方,檢測頭進行檢測,從而實現物料厚度的自動檢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還設置分別與推料氣缸、檢測氣缸和剔料氣缸電連接的控制器,分別設置在物料輸入口、推料氣缸、檢測氣缸上的與控制器電連接的到位檢測部件,使得各部件的動作更加準確,自動化程度高,確保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工作性能可靠,結構設計簡單。【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物料厚度檢測機的整體效果圖;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_基座;2_物料移動導軌;20_物料輸入口 ;21_檢測位;22_次品輸出口 ;23_正品輸出口 ;3_物料輸送裝置;30_振動料盤;31_物料輸出口 ;32_物料傳送導軌;4_物料驅動裝置;5_檢測裝置;50_檢測頭;51_檢測驅動裝置;6_剔料裝置;7-控制器;8-機械手。【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本技術的物料厚度檢測機的整體效果圖;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如圖1、2所不,本技術的物料厚度檢測機包括:基座I ;設置在基座I上的物料移動導軌2,其上依次設置有物料輸入口 20、檢測位21,次品輸出口 22和正品輸出口 23 ;與物料輸入口 20連接的物料輸送裝置3,以便向物料移動導軌2輸送待檢測物料;安裝在基座I上的物料驅動裝置4,對準輸入至物料輸入口 20的待檢測物料,并驅動其沿物料移動導軌2移動;安裝在基座上的檢測裝置5,具有位于檢測位21上方的檢測頭50,用來對移動至檢測位21的待檢測物料進行厚度檢測;安裝在基座I上的剔料裝置6,對應次品輸出口 22,以便將已檢測物料中的次品由次品輸出口 22剔出。待檢測物料由物料輸送裝置3輸送至物料輸入口 20時,物料驅動裝置4啟動,推動其沿物料移動導軌2移動至檢測位21,此時物料驅動裝置4回位,同時檢測裝置5啟動對檢測位上的物料進行厚度檢測,檢測完畢后,物料驅動裝置4推動下一個位于物料輸入口的待檢測物料沿物料移動導軌2移動至檢測位21,這樣便推動了上一個已檢測的物料沿物料移動導軌2繼續向前移動,隨著物料驅動裝置4不斷地向檢測位21輸送待檢測物料,已檢測的物料便沿著物料移動導軌2不斷地向前移動,當已檢測物料中的次品到達次品輸出口 22時,剔料裝置6啟動,將其由次品輸出口剔出,而正品則沿著物料移動導軌繼續移動,直至到達正品輸出口,由正品輸出口排出,這樣便實現了物料正品與次品的分離。其中,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物料輸送裝置3包括:振動料盤30,安裝在基座上,具有物料輸出口 31 ;物料傳送導軌32,與物料移動導軌2垂直布置,其一端與物料輸出口 31連接,另一端與物料輸入口 20連接,以便將振動料盤中的待檢測物料依次傳送至物料輸入口 20。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物料驅動裝置4為推料氣缸,其活塞桿與所述物料移動導軌2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本技術的物料輸入口 20設置有用來檢測物料到位的第一到位檢測部件(圖中未示出),本技術的第一到位檢測部件為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樹青,朱約輝,林世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東南碳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