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包括前殼體、輸入部分、后端殼體部分以及輸出部分,后端殼體部分包括后殼體和與后殼體相連接的連接套,后殼體和連接套為一體結構,輸出部分包括輸出軸和行星架以及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包,軸承包為兩個相互并排設置的球面滾子軸承,相鄰兩個球面滾子軸承之間具有一定間距,輸出軸的軸頭部位上開設有用于與連接件精確定位的定位孔,輸出軸內設有與外花鍵相嚙合的內花鍵,后端殼體部分與輸出軸相轉動配合,輸出軸與球面滾子軸承相互滾動連接。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提高了減速機的安裝強度和安裝精度;減低了能耗;減少了機械加工安裝面,減少了累計誤差,降低了成本。(*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包括前殼體、輸入部分、后端殼體部分以及輸出部分,后端殼體部分包括后殼體和與后殼體相連接的連接套,后殼體和連接套為一體結構,輸出部分包括輸出軸和行星架以及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包,軸承包為兩個相互并排設置的球面滾子軸承,相鄰兩個球面滾子軸承之間具有一定間距,輸出軸的軸頭部位上開設有用于與連接件精確定位的定位孔,輸出軸內設有與外花鍵相嚙合的內花鍵,后端殼體部分與輸出軸相轉動配合,輸出軸與球面滾子軸承相互滾動連接。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提高了減速機的安裝強度和安裝精度;減低了能耗;減少了機械加工安裝面,減少了累計誤差,降低了成本。【專利說明】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
本技術涉及傳動設備的
,尤其是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
技術介紹
20世紀70 - 80年代,世界上減速器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且與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緊密結合。通用減速器的發展趨勢如下:①高水平、高性能。圓柱齒輪普遍采用滲碳淬火、磨齒,承載能力提高4倍以上,體積小、重量輕、噪聲低、效率高、可靠性高。②積木式組合設計。基本參數采用優先數,尺寸規格整齊,零件通用性和互換性強,系列容易擴充和花樣翻新,利于組織批量生產和降低成本。③型式多樣化,變型設計多。擺脫了傳統的單一的底座安裝方式,增添了空心軸懸掛式、浮動支承底座、電動機與減速器一體式聯接,多方位安裝面等不同型式,擴大使用范圍。促使減速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①理論知識的日趨完善,更接近實際(如齒輪強度計算方法、修形技術、變形計算、優化設計方法、齒根圓滑過渡、新結構等);②采用好的材料,普遍采用各種優質合金鋼鍛件,材料和熱處理質量控制水平提聞。③結構設計更合理;④加工精度提高到IS05 — 6級;⑤軸承質量和壽命提聞;⑥潤滑油質量提高。存在這些問題和缺點:減速機安裝使用的過程中對連接件要求較高,實際加工較難達到和連接件在運行時存在熱變形和受力變形,都不滿足減速機的使用安裝要求,或更改結構設計,或增加高額成本才能夠達到。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運動機件受力變形或傳動部分存在過定位;連接件較多,累計誤差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與傳動軸安裝連接、拆卸方便,定位準確,又較少了中間過渡環節,提高了安裝精度,在同樣的使用功率和轉速下,降低了載荷系數KA,延長了減速機的使用壽命。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包括前殼體、設在前殼體側壁上的輸入部分、后端殼體部分以及設在前殼體和后端殼體部分內的輸出部分,所述的前殼體和后端殼體部分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所述的后端殼體部分包括后殼體和與后殼體相連接的連接套,后殼體和連接套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輸出部分包括輸出軸和行星架以及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包,所述的軸承包是兩個相互并排設置的球面滾子軸承,相鄰兩個球面滾子軸承之間具有一定間距,輸出軸的軸頭部位上開設有用于與連接件精確定位的定位孔,輸出軸內設有與外花鍵相嚙合的內花鍵,后端殼體部分與輸出軸相轉動配合,所述的輸出軸與球面滾子軸承相互滾動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的后端殼體部分的底部設有用于防止減速機變形和移位的支撐底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減少了減速機與攪拌機缸體的安裝過渡中間環節,提高了減速機的安裝強度和安裝精度;優化了減速機傳動載荷譜,避免了由于傳動件制造誤差產生的額外負載,減低了能耗;減少了機械加工安裝面,減少了累計誤差,降低了成本。【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圖1中B向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分述如下:1、前殼體,2、輸入部分,3、后端殼體部分,41、輸出軸,41-1、定位孔,42、行星架,43、球面滾子軸承,5、支撐底座。【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包括前殼體I和與前殼體I相連接的后端殼體部分3,前殼體I和后端殼體部分3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前殼體I側壁上設有輸入部分2,在前殼體I和后端殼體部分3內設有輸出部分,在后端殼體部分3的底部設有用于防止減速機變形和移位的支撐底座5,后端殼體部分3包括后殼體和與后殼體相連接的連接套,后殼體和連接套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輸出部分包括輸出軸41和行星架42以及安裝在輸出軸41上的軸承包,軸承包為兩個相互并排設置的球面滾子軸承43,相鄰兩個球面滾子軸承43之間具有一定間距,輸出軸41的軸頭部位上開設有用于與連接件精確定位的定位孔41-1,輸出軸41內設有與外花鍵相嚙合的內花鍵,后端殼體部分3與輸出軸41相轉動配合,輸出軸41與球面滾子軸承43相互滾動連接。本技術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球面滾子軸承43與球面滾子軸承43形成了一個高精度軸承包,起到了對行星架既精確定位又高效率傳遞扭矩的作用;在輸出軸41上固定間距安裝了兩個球面滾子軸承43,保證了行星機構運行時齒隙的一致性,讓相關齒輪等部件受力均勻,提高了減速機輸出的穩定性,在減速機尺寸和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減速機的承載能力;在后端殼體部分3鑄造成一個整體后再機械加工,提高了減速機的安裝強度和安裝精度;避免了由于傳動件制造誤差產生的額外負載,減低了能耗;減少了機械加工安裝面,減少了累計誤差,降低了成本,在減速機中部增加了支撐底座5,提高了減速機安裝連接強度,避免了減速機運行時的變形和移位。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前殼體(I)、設在前殼體(I)側壁上的輸入部分(2)、后端殼體部分(3)以及設在前殼體(I)和后端殼體部分(3)內的輸出部分,所述的前殼體(I)和后端殼體部分(3)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所述的后端殼體部分(3)包括后殼體和與后殼體相連接的連接套,后殼體和連接套是一體結構;所述的輸出部分包括輸出軸(41)和行星架(42)以及安裝在輸出軸(41)上的軸承包,所述的軸承包是兩個相互并排設置的球面滾子軸承(43),相鄰兩個球面滾子軸承(43)之間具有一定間距,輸出軸(41)的軸頭部位上開設有用于與連接件精確定位的定位孔(41-1),輸出軸(41)內設有與外花鍵相嚙合的內花鍵,后端殼體部分(3 )與輸出軸(41)相轉動配合,所述的輸出軸(41)與球面滾子軸承(43)相互滾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速機輸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端殼體部分(3)的底部設有用于防止減速機變形和移位的支撐底座(5 )。【文檔編號】F16H57/08GK203614712SQ201320842766【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志輝,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飛馬五金零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