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包括:左側夾具體、右側夾具體和心軸,左側夾具體和右側夾具體結構相同,都均勻開設有若干個螺紋孔,且左側夾具體和右側夾具體的內孔與單向軸承的外圓面間隙配合,通過左側夾具體和右側夾具體螺紋孔內的螺栓緊固使左側夾具體和右側夾具體相合,并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心軸和單向軸承的內孔間隙配合,且心軸為階梯軸,其一端含有可固定單向軸承一側內圈端面的凸臺,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單向軸承另一側內圈端面的墊片,并通過螺栓連接將凸臺和墊片分別緊固在單向軸承的兩側內圈端面上。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有效避免普通檢測裝置外圓加載的相關弊端,使檢測的數據更加真實、穩定、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承測量
,特別是涉及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單向軸承是在一個方向上可以自由轉動,另一個方向上會產生很大阻力距(即:逆向扭矩)的軸承。在對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進行檢測時,通常采用的是依靠外圓和內孔的過盈配合來獲得固定單向軸承內外圈所需的靜摩擦力矩。但是,當過盈量過大或者當單向軸承為薄壁類軸承時,此種結構的設計將會導致軸承內部結構的變形甚至損壞,使得最終的檢測數據失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能夠有效避免普通檢測裝置外圓加載的相關弊端,使檢測的數據更加真實、穩定、可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包括:左側夾具體、右側夾具體和心軸,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結構相同,都均勻開設有若干個螺紋孔,且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內孔與單向軸承的外圓面間隙配合,通過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螺紋孔內的螺栓緊固使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相合,并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所述心軸和單向軸承的內孔間隙配合,且所述心軸為階梯軸,其一端含有可固定單向軸承一側內圈端面的凸臺,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單向軸承另一側內圈端面的墊片,并通過螺栓連接將所述凸臺和墊片分別緊固在單向軸承的兩側內圈端面上。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均包含有第一夾持面和第二夾持面,所述第一夾持面和所述第二夾持面對稱且平行設置,其兩側由圓弧面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紋孔的數量為4個,且與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內孔等距設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墊片的內徑與所述心軸相配合,所述墊片的外徑小于等于單向軸承的內圈外徑。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凸臺的外徑小于等于單向軸承的內圈外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左右兩個夾具體相合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并采用階梯型心軸和墊片固定單向軸承的內圈端面,通過端面加載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普通檢測裝置外圓加載的相關弊端,檢測的數據更加真實、穩定、可靠;同時在左右兩個夾具體上設置夾持面,方便臺虎鉗的夾持,使檢測更加方便、簡單?!靖綀D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檢測裝置的左視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左側夾具體,11、左側夾具體的第一夾持面,12、左側夾具體的第二夾持面,2、右側夾具體,21、右側夾具體的第一夾持面,22、右側夾具體的第二夾持面,3、心軸,31、凸臺,4、單向軸承,5、第一六角螺母,6、第二六角螺母,7、墊塊,8、六角頭螺栓?!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括: 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單向軸承4的逆向扭矩,包括:左側夾具體1、右側夾具體2和心軸3 ; 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的結構相同,都均勻開設有若干個螺紋孔,且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的內孔與單向軸承4的外圓面間隙配合,通過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的螺紋孔內的螺栓緊固使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相合,并固定單向軸承4的外圈端面,具體為采用六角頭螺栓8通過螺紋孔連接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并采用第一六角螺母5緊固,使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相合,并將單向軸承4的外圈端面固定,并依靠端面加載所產生的靜摩擦力矩將單向軸承4的外圈夾緊; 所述心軸3和單向軸承4的內孔間隙配合,且所述心軸3為階梯軸,其一端含有可固定單向軸承4的一側內圈端面的凸臺31,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單向軸承4的另一側內圈端面的墊片7,并通過螺栓連接將所述凸臺31和墊片7分別緊固在單向軸承4的兩側內圈端面上,具體為采用第二六角螺母6緊固,使凸臺31和墊片7加載于單向軸承4的內圈端面上,并依靠端面加載所產生的靜摩擦力矩將單向軸承4的內圈夾緊。其中,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均包含有第一夾持面(11、21)和第二夾持面(12、22),所述第一夾持面(11、21)和所述第二夾持面(12、22)對稱且平行設置,其兩側由圓弧面連接。所述螺紋孔的數量為4個,且與所述左側夾具體I和所述右側夾具體2的內孔等距設置。所述墊片7的內徑與所述心軸3相配合,所述墊片7的外徑小于等于單向軸承4的內圈外徑。所述凸臺31的外徑小于等于單向軸承4的內圈外徑。檢測時,先用臺虎鉗加載于裝配體的第一夾持面(11、21)和第二夾持面(12、22)兩個平面,將其固定牢靠;再用扭力扳手上的方頭螺帽連接裝配體,沿著單向軸承4的逆向,施加相應測量力,實現對單向軸承4的逆向扭矩的檢測。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通過采用左右兩個夾具體相合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并采用階梯型心軸和墊片固定單向軸承的內圈端面,通過端面加載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普通檢測裝置外圓加載的相關弊端,檢測的數據更加真實、穩定、可靠;同時在左右兩個夾具體上設置夾持面,方便臺虎鉗的夾持,使檢測更加方便、簡單。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側夾具體、右側夾具體和心軸,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結構相同,都均勻開設有若干個螺紋孔,且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內孔與單向軸承的外圓面間隙配合,通過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螺紋孔內的螺栓緊固使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相合,并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所述心軸和單向軸承的內孔間隙配合,且所述心軸為階梯軸,其一端含有可固定單向軸承一側內圈端面的凸臺,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單向軸承另一側內圈端面的墊片,并通過螺栓連接將所述凸臺和墊片分別緊固在單向軸承的兩側內圈端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單向軸承的逆向扭矩,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側夾具體、右側夾具體和心軸,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結構相同,都均勻開設有若干個螺紋孔,且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內孔與單向軸承的外圓面間隙配合,通過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的螺紋孔內的螺栓緊固使所述左側夾具體和所述右側夾具體相合,并固定單向軸承的外圈端面,所述心軸和單向軸承的內孔間隙配合,且所述心軸為階梯軸,其一端含有可固定單向軸承一側內圈端面的凸臺,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單向軸承另一側內圈端面的墊片,并通過螺栓連接將所述凸臺和墊片分別緊固在單向軸承的兩側內圈端面上。2.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士偉,陳海亮,黃立,鄒艷,付寶剛,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長城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