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它涉及一種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具體涉及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地面試驗用太陽翼展開機構重復性和平穩性不足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吊架、左鋼絲收放機構、右鋼絲收放機構和彈簧組件,吊架是由吊架立柱和吊架底板組成的倒置T形吊架,左鋼絲收放機構安裝在吊架底板下表面的左側,右鋼絲收放機構安裝在吊架底板下表面的右側,左鋼絲收放機構和右鋼絲收放機構通過彈簧組件與太陽翼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太陽翼展開試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具體涉及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
技術介紹
著陸器熱平衡實驗中,太陽翼需要在空間環境模擬器內多次展開、收攏,由于太陽翼驅動機構不具有在地面展開、收攏的能力,需要研制一套地面試驗用太陽翼展開機構,可靠實現太陽翼展開角度的單獨調整,并采取機械限位等措施保證探測器系統的安全。現有的太陽翼展開機構,存在真空驅動電機難以獲得、無法實現多次展開、驅動機構尺寸過大、連接關系難以實現、易造成太陽翼的破壞、通過平衡位置時發生沖擊或電磁鐵長時間上電等問題。目前,還沒有一種可靠性高的用于地面試驗的太陽翼展開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地面試驗用太陽翼展開機構重復性和平穩性不足的問題,進而提出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包括吊架、左鋼絲收放機構、右鋼絲收放機構和彈簧組件,吊架是由吊架立柱和吊架底板組成的倒置T形吊架,左鋼絲收放機構安裝在吊架底板下表面的左側,右鋼絲收放機構安裝在吊架底板下表面的右側,左鋼絲收放機構和右鋼絲收放機構通過彈簧組件與太陽翼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左鋼絲收放機構和右鋼絲收放機構的運動協調和彈簧組件聯動,實現空間模擬器內太陽翼展開角度的單獨調整,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滿足設計的要求、便于操作、可適用性強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吊架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左視圖,圖4是左鋼絲收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右鋼絲收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彈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至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包括吊架1、左鋼絲收放機構2、右鋼絲收放機構3和彈簧組件4,吊架I是由吊架立柱1-1和吊架底板1-2組成的倒置T形吊架1,左鋼絲收放機構2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左側,右鋼絲收放機構3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右側,左鋼絲收放機構2和右鋼絲收放機構3通過彈簧組件4與太陽翼5連接。本實施方式中鋼絲收放機構2和鋼絲收放機構3固定在吊架底板1-2的下部,避免了采用一套可移動鋼絲收放機構的90°位置沖擊和重復性不足的問題,同時避免了采用電磁鐵定位鋼絲收放機構時電磁鐵長時間上電的問題。該機構通過控制左電機2-1、右電機3-1的轉動,經左減速器2-2、右減速器3-2減速后帶動左繩輪2-3、右繩輪3_3轉動,實現左鋼絲2-4、右鋼絲3-4的收放,經過電機的運動配合和彈簧組件4的關聯,實現彈簧組件4的運動滿足太陽板5在20°至245°之間平穩、往復轉動的要求,通過控制左鋼絲收放機構2和右鋼絲收放機構3調整太陽翼5展開的角度。【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的彈簧組件4包括左彈簧4-1、右彈簧4-2、連接環4-3和拉桿4-4,左彈簧4-1的一端和右彈簧4-2的一端均通過連接環4-3與拉桿4-4的一端連接,拉桿4_4的另一端設有與太陽翼5連接的通孔4-4-1。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的左鋼絲收放機構2包括左電機2-1、左減速器2-2、左繩輪2-3、左鋼絲2-4、左聯軸器2-5和左防護罩2-6,左電機2-1通過左防護罩2_6與左減速器2_2連接,左電機2-1的轉動軸通過左聯軸器2-5與左減速器2-2的輸入軸連接,且左聯軸器2-5位于左防護罩2-6內,左繩輪2-3套裝在左減速器2-2的輸出軸上,左鋼絲2-4的一端與左繩輪2-3連接,左鋼絲2-4的另一端與左彈簧4-1的另一端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的右鋼絲收放機構3包括右電機3-1、右減速器3-2、右繩輪3-3、右鋼絲3-4、右聯軸器3-5和右防護罩3-6,右電機3-1通過右防護罩3_6與右減速器3_2連接,右電機3-1的轉動軸通過右聯軸器3-5與右減速器3-2的輸入軸連接,且右聯軸器3-5位于右防護罩3-6內,右繩輪3-3套裝在右減速器3-2的輸出軸上,右鋼絲3-4的一端與右繩輪3-3連接,右鋼絲3-4的另一端與右彈簧4-2的另一端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工作原理本專利技術通過彈簧組件使得左鋼絲收放機構2和右鋼絲縮放機構3聯動,實現太陽翼5展開角度的單獨調整。在使用時,左鋼絲收放機構2的左電機2-1經左減速器2-2減速后帶動左繩輪2-3轉動,右鋼絲收放機構3的右電機3-1經右減速器3-2減速后帶動右繩輪3-3轉動;收絲時,左繩輪2-3和右繩輪3-3做逆時針轉動,放絲時,左繩輪2-3和右繩輪3-3做順時針轉動,彈簧組件4的拉桿4-4與太陽翼5外端的吊耳連接,左繩輪2-3和右繩輪3-3的轉動帶動左鋼絲2-4和右鋼絲3-4的收放,實現太陽翼5角度的單獨調整。在太陽翼5由20°轉至245°的逆時針轉動過程中,以左鋼絲收放機構2為主,右鋼絲收放機構3為輔,兩套鋼絲收放機構同時收攏鋼絲,主要由左鋼絲收放機構2出力,拉動太陽翼5繞其轉軸進行逆時針轉動;當太陽翼5轉至臨近90°時,通過兩套鋼絲收放機構2、3的運動配合,使太陽翼平穩運動至稍大于90°的位置;當太陽翼5被拉至大于90°的位置后,兩套鋼絲收放機構由收絲變為放絲,此時主要由左鋼絲收放機構2出力,將太陽翼5由稍大于90°的位置放至245°的位置。在太陽翼5由245°轉至20°的順時針轉動過程中,以右側鋼絲收放機構3為主、左鋼絲收放機構2為輔,兩套鋼絲收放機構2、3同時收攏鋼絲,主要由右鋼絲收放機構3出力,拉動太陽翼5繞其轉軸進行順時針轉動;當太陽翼5轉至臨近90°時,通過兩套鋼絲收放機構的運動配合,使太陽翼5平穩運動至稍小于90°的位置;當太陽翼5被拉至小于90°的位置后,兩套鋼絲收放機構由收絲運動變為放絲運動,此時主要由右側鋼絲收放機構3出力,將太陽翼5由稍小于90°的放至20°的位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包括吊架(1)、左鋼絲收放機構(2)、右鋼絲收放機構(3)和彈簧組件(4),吊架(1)是由吊架立柱(1?1)和吊架底板(1?2)組成的倒置T形吊架(1),左鋼絲收放機構(2)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左側,右鋼絲收放機構(3)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右側,左鋼絲收放機構(2)和右鋼絲收放機構(3)通過彈簧組件(4)與太陽翼(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包括吊架(I)、左鋼絲收放機構(2)、右鋼絲收放機構(3)和彈簧組件(4),吊架(I)是由吊架立柱(1-1)和吊架底板(1-2)組成的倒置T形吊架(1),左鋼絲收放機構(2)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左側,右鋼絲收放機構(3)安裝在吊架底板(1-2)下表面的右偵牝左鋼絲收放機構(2)和右鋼絲收放機構(3)通過彈簧組件(4)與太陽翼(5)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彈簧組件(4)包括左彈簧(4-1)、右彈簧(4-2)、連接環(4-3)和拉桿(4-4),左彈簧(4_1)的一端和右彈簧(4-2)的一端均通過連接環(4-3)與拉桿(4-4)的一端連接,拉桿(4-4)的另一端設有與太陽翼(5)連接的通孔(4-4-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雙電機繩索式太陽翼輔助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左鋼絲收放機構(2)包括左電機(2-1)、左減速器(2-2)、左繩輪(2-3)、左鋼絲(2-4)、左聯軸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海波,鄧宗全,鄭軍強,丁亮,劉振,李楠,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