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包括機架,架上從輸送始端到輸送終端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至少一側設有翻坯機構,所述翻坯機構包括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所述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翻坯輪,所述第三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一輸送帶的一側,所述第四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二輸送帶的一側;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將第一輸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上的第一推坯機構和將第四輔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推坯機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輸送帶均與動力機構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普磚和空心磚的輸送。(*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普磚、空心磚翻坯機只能對空心磚實現翻坯動作,對不需要翻坯的普磚卻不能輸送。另外,現有的翻坯輪存在缺點是(I)翻坯齒設置結構不合理,不能用于前后兩輸送帶在同一平面上的結構;(2)翻坯齒比較稱少,空心磚被傳輸到翻坯輪處需分間隔開一定距離后才行,即使翻坯裝置的結構變得復雜,又減少了裝置的運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一,提供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種普磚、空心磚翻還系統一體機,包括機架,機架的一端為輸送始端,另一端為輸送終端,所述機架上從輸送始端到輸送終端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至少一側設有翻坯機構,所述翻坯機構包括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所述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翻坯輪,所述第三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一輸送帶的一側,所述第四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二輸送帶的一側;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將第一輸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上的第一推坯機構和將第四輔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推坯機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均與動力機構相連。本技術的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當生產普通磚,不需要進行翻坯時,普磚由切還機送入第一輸送帶,由第一輸送帶輸送到第二輸送帶,磚還完全走到輸送終端時,可以由推坯機構將其推送至預定位置。當生產空心磚時,空心磚送入第一輸送帶的始端,行走至第三輸送帶位置時,由第一推坯機構將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再經翻坯輪的翻坯后,翻坯后到達第四輸送帶,當翻坯后空心磚在第四輸送帶運行至一定位置后,被第二推坯機構推至第二輸送帶,當空心磚在第二輸送帶上運行至輸送終端時,可以由推坯機構將其推送至預定位置。由此可見,本技術可以適用于普磚和空心磚的輸送。本技術中第一推坯機構和第二推坯機構可以使用現有技術中的推坯機構,如專利201020105510.2 (臥式切磚機切磚機構)或專利201310507865.2 (隨行切散翻坯機)中公開的推坯機構。另外,本技術的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征:優選的,所述翻坯輪的兩側還設有同步輸送帶。同步輸送帶可以將翻坯后的空心磚輸送至第四輸送帶。優選的,所述翻坯輪上均勻設有偶數個翻坯齒,每個翻坯齒包括第一直邊和第二直邊,每個翻坯齒的第一直邊與其相鄰翻坯齒的第二直邊相連,且其夾角為90度;且每個翻坯齒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翻坯齒,該翻坯齒的第一直邊和該對應的翻坯齒的第二直邊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該平面與所述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的上表面齊平。優選的,所述翻坯輪上設有8個翻坯齒,每間隔兩個翻坯齒為一對相對應的翻坯齒。優選的,所述第一直邊的末端具有弧形邊。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3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機架I ;第一輸送帶2 ;第二輸送帶3 ;第三輸送帶4 ;第四輸送帶5 ;第五輸送帶6 ;第六輸送帶7 ;第一翻還輪8 ;第二翻還輪9 ;第一同步輸送帶10 ;第二同步輸送帶11 ;翻坯齒12 ;第一直邊13 ;第二直邊14 ;弧形邊15。【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包括機架1、第一輸送帶2、第二輸送帶3、第三輸送帶4、第四輸送帶5、第五輸送帶6、第六輸送帶7、第一翻還輪8、第二翻還輪9、第一同步輸送帶10和第二同步輸送帶11。機架I的一端為輸送始端,另一端為輸送終端。機架I上從輸送始端到輸送終端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3,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3首尾相接,處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3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翻坯機構和第二翻坯機構。第一翻坯機構包括第三輸送帶4和第四輸送帶5,第三輸送帶4和第四輸送帶5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機架I上的第一翻坯輪8。第一翻坯輪8的兩側還設有第一同步輸送帶10。第一同步輸送帶10可以將翻坯后的空心磚輸送至第四輸送帶5。同樣的,第二翻坯機構包括第五輸送帶6和第六輸送帶7,第五輸送帶6和第六輸送帶7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機架I上的第二翻坯輪9。第二翻坯輪9的兩側還設有第二同步輸送帶11。第二同步輸送帶11可以將翻還后的空心磚輸送至第六輸送帶7。第三輸送帶4和第五輸送帶6分別設在第一輸送帶2的左右兩側,第四輸送帶5和第六輸送帶7分別設在第二輸送帶3的左右兩側。機架I上還設有將第一輸送帶2上的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4或第五輸送帶6上的第一推坯機構和將第四輔送帶或第六輸送帶7上的磚坯推至第二輸送帶3上的第二推坯機構。第一輸送帶2、第二輸送帶3、第三輸送帶4、第四輸送帶5、第五輸送帶6、第六輸送帶7及第一同步輸送帶10和第二同步輸送帶11均與動力機構相連。本實施例還對第一翻坯輪8和第二翻坯輪9進行了改進。以第一翻坯輪8為例,上面均勻設有8個翻坯齒12,每個翻坯齒12在其轉動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直邊13和第二直邊14,每個翻坯齒12的第一直邊13與其相鄰翻坯齒12的第二直邊14相連,且其夾角為90度。每間隔兩個翻坯齒12為一對相對應的翻坯齒12,其中一個翻坯齒12的第一直邊13和該對應的翻坯齒12的第二直邊14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該平面與第三輸送帶4和第四輸送帶5的上表面齊平。另外,第一直邊13的末端具有弧形邊15,該弧形邊15可以對翻轉后的空心磚有推動作用,既防止下一翻坯齒12翻轉過后來破壞翻坯后的空心磚,又可以使翻還后的空氣磚輸送到第四輸送帶5上。本技術的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當生產普通磚,不需要進行翻坯時,普磚由切還機送入第一輸送帶2,由第一輸送帶2輸送到第二輸送帶3,磚還完全走到輸送終端時,可以由推坯機構將其推送至預定位置。當生產空心磚時,空心磚送入第一輸送帶2的始端,行走至第三輸送帶4位置時,由第一推坯機構將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4,再經翻坯輪的翻坯后,翻坯后到達第四輸送帶5,當翻坯后空心磚在第四輸送帶5運行至一定位置后,被第二推坯機構推至第二輸送帶3,當空心磚在第二輸送帶3上運行至輸送終端時,可以由推坯機構將其推送至預定位置。由此可見,本技術可以適用于普磚和空心磚的輸送。本技術中第一推坯機構和第二推坯機構可以使用現有技術中的推坯機構,如專利201020105510.2 (臥式切磚機切磚機構)中公開的推坯機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普磚、空心磚翻坯系統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架的一端為輸送始端,另一端為輸送終端,所述機架上從輸送始端到輸送終端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至少一側設有翻坯機構,所述翻坯機構包括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所述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翻坯輪,所述第三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一輸送帶的一側,所述第四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二輸送帶的一側;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將第一輸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上的第一推坯機構和將第四輔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推坯機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均與動力機構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普磚、空心磚翻還系統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架的一端為輸送始端,另一端為輸送終端,所述機架上從輸送始端到輸送終端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至少一側設有翻坯機構,所述翻坯機構包括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所述第三輸送帶和第四輸送帶之間設有可旋轉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翻坯輪,所述第三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一輸送帶的一側,所述第四輸送帶設在所述第二輸送帶的一側;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將第一輸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三輸送帶上的第一推坯機構和將第四輔送帶上的磚坯推至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推坯機構,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第三輸送帶和第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昌鵬,黃民成,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卓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