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杉木人工林中防火林帶的營造方法,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森林防火工作是中國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公共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業發展,加強生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事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事關人民 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目前,對森林防火缺乏有效的手段,每年都有數次森林大火發生,并且持續燃燒多日,造成巨大損件。近年來,防火林帶在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森林防火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木荷是南方林區一級防火樹種,木荷防火林帶的建設在我國南方逐步推廣應用,而林帶的寬度設計是林帶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國內有些研究結果差異大,粗放,缺乏可操作性。現有的林帶寬度控制和林帶營造技術方法無法滿足當前的森林防火需要。杉木林速生豐產、材質好、用途廣,是我國南方林區的主要造林樹種,杉木林在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森林資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杉木卻屬于易燃樹種,杉木林易于發生森林火災,火災對生態系統、環境安全、社會經濟構成嚴重影響和威脅。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本專利技術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防火林帶營造時,林帶寬度控制難的問題,改變了憑經驗營造防火林帶的局面。本專利技術的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驟:(I)先在山脊上營造木荷防火林帶:沿山脊線正中營造I行株距為1.8~2.2m的木荷,分別在山脊線兩側再營造2行,行距為2.5~3.0m的木荷,共營造木荷5行;(2)然后在山基線或平地上營造防火林 ...
【技術保護點】
適用于自然保護區人工杉木林的防火林帶營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1)先在山脊上營造木荷防火林帶:沿山脊線正中營造1行株距為1.8~2.2m的木荷,分別在山脊線兩側再營造2行,行距為2.5~3.0m的木荷,共營造木荷5行;(2)然后在山基線或平地上營造防火林帶:山基線或平地在沿杉木林林地一側營造4行常綠闊葉樹,直至與步驟(1)所造的木荷相連;(3)防火林帶閉合圈的形成:將步驟(1)和(2)營造完成后,這塊山區杉木人工林的一個坡面其外圍就被木荷林所包圍,形成防火林帶的閉合圈。
【技術特征摘要】
1.適用于自然保護區人工杉木林的防火林帶營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先在山脊上營造木荷防火林帶:沿山脊線正中營造I行株距為1.8~2.2m的木荷,分別在山脊線兩側再營造2行,行距為2.5~3.0m的木荷,共營造木荷5行; (2)然后在山基線或平地上營造防火林帶:山基線或平地在沿杉木林林地一側營造4行常綠闊葉樹,直至與步驟(1)所造的木荷相連; (3)防火林帶閉合圈的形成:將步驟(1)和(2)營造完成后,這塊山區杉木人工林的一個坡面其外圍就被木荷林所包圍,形成防火林帶的閉合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自然保護區人工杉木林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化順,楊志高,張貴,
申請(專利權)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