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第一安裝件(7)由位于左側的第一支撐卡塊(71)和位于右側的支撐螺套(72)一體構成,并在第一支撐卡塊(71)上設置有左制動蹄卡接缺口(71a),所述第二安裝件(9)由位于左側的支撐光孔套(91)和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卡塊(92)一體構成,并在第二支撐卡塊(92)上設置有右制動蹄及拉臂卡接缺口(92a),所述中間連接件(8)由從左到右依次相連的螺桿軸(81)、棘輪(82)和光桿(83)一體構成,螺桿軸(81)與支撐螺套(72)螺紋配合,光桿(83)伸入支撐光孔套(91)內。當摩擦片磨損后,能自動調整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到最佳狀態。(*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
本技術涉及車用制動器系統,屬于機械剎車制動器總成
,具體涉及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
技術介紹
制動系統是關系到人車安全的關鍵部件,制動器在所有的行駛車輛中屬最重要的安全、關鍵部件,汽車的制動系統按照可靠、省力等要求分為多種結構形式,拉臂式制動器是機械剎車制動器中常用的一種結構。為了保持良好的制動效率,制動蹄總成中的摩擦片與制動鼓之間要有一個最佳間隙值。隨著摩擦片磨損,制動蹄總成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增大,需要有一個調整間隙的裝置。現有的非自調拉臂式制動器,其間隙調節裝置包括自調撥板和棘輪盤,通過撥動自調撥板,使撥動塊與棘輪盤的下一個齒結合。該結構需要人工撥齒調整間隙,才能滿足安全行駛需要,往往要經過數次調整才能將摩擦片用至極限,非常麻煩;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調整的間隙可能較合理,而年輕駕駛員調出的間隙很可能不盡如人意。所調間隙過小或根本沒有間隙,造成的后果是拖剎,無謂的增大車輛的扭矩、油耗高、摩擦片消耗快、縮短車輛使用壽命等不利影響;如果調整的間隙過大,就會增大制動踏板和駐車手拉桿距離,有可能無法滿足在有效距離內駐車,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當摩擦片磨損后,能自動調整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到最佳狀態。為此,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所述第一安裝件(7)由位于左側的第一支撐卡塊(71)和位于右側的支撐螺套(72) —體構成,并在第一支撐卡塊(71)上設置有左制動蹄卡接缺口(71a),所述第二安裝件(9)由位于左側的支撐光孔套(91)和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卡塊(92) —體構成,并在第二支撐卡塊(92)上設置有右制動蹄及拉臂卡接缺口(92a),所述中間連接件(8)由從左到右依次相連的螺桿軸(81)、棘輪(82 )和光桿(83 ) —體構成,螺桿軸(81)與支撐螺套(72 )螺紋配合,光桿(83 )伸入支撐光孔套(91)內。上述結構安裝到拉臂式制動器后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摩擦片磨損后,需要駐車時,駐車拉臂在拉繩力的作用下繞拉臂銷轉動,自調撥板與駐車拉臂通過彈簧連成一整體,跟著轉動,自調撥板的鉤部與中間連接件中部的棘輪匹配,自調撥板帶動棘輪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支撐卡塊向右移動,第二支撐卡塊推動右制動蹄向右移動,從而延長了整個間隙調節裝置的長度;由于自調間隙組件的兩端頭通過卡接缺口與左、右制動蹄卡接,從而實現了自動調整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的目的。當摩擦片與制動鼓的間隙增大時,制動蹄推出量超過一定范圍時,拉繩將自調撥板拉到與棘輪下一個齒接合的位置,帶動中間連接件旋轉,從而增加自調間隙組件的長度,使制動蹄位置移動,恢復正常間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因制動蹄總成與制動鼓之間間隙過小或根本沒有間隙所造成的拖剎,因拖剎所帶來的車輛扭矩增大、油耗高、摩擦片消耗快、車輛使用壽命縮短等一系列問題;以及因間隙過大所帶來的制動踏板和駐車手拉桿距離增大,確保車輛在有效距離內駐車,提高了駕車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中間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在拉臂式制動器上的安裝示意圖。圖4是圖3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由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構成。第一安裝件7由位于左側的第一支撐卡塊71和位于右側的支撐螺套72 —體構成,并在第一支撐卡塊71上設置有左制動蹄卡接缺口 71a,第二安裝件9由位于左側的支撐光孔套91和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卡塊92—體構成,并在第二支撐卡塊92上設置有右制動蹄及拉臂卡接缺口 92a。結合圖2所示,中間連接件8由從左到右依次相連的螺桿軸81、棘輪82和光桿83 —體構成,螺桿軸81與支撐螺套72螺紋配合,光桿83伸入支撐光孔套91內。最好是,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均采用機加而成。結合圖1-圖4所示,拉臂式制動器由制動鼓1、制動泵2、制動蹄總成3、駐車拉臂4、自調撥板5、自調間隙組件、制動蹄拉簧11、拉臂銷10和拉繩導向塊6等組成。制動蹄總成3包括左制動蹄、右制動蹄,每個制動蹄的外側設置有摩擦片。左、右制動蹄通過制動蹄拉簧11拉緊。拉繩導向塊6上設置有拉繩過孔6a,供拉繩通過,拉繩穿過拉繩導向塊6固定在駐車拉臂4的下端。駐車拉臂4與自調撥板5鉸接在拉臂銷10上,駐車拉臂4與自調撥板5固連成一體,自調撥板5隨駐車拉臂4 一起轉動,除此之外,還包括自調撥板回位簧。拉臂銷10固定在制動蹄總成3上。制動蹄拉簧11共兩個,上下間隔設置,位于上方的制動蹄拉簧11套在間隙調節裝置外。自調間隙組件通過左制動蹄卡接缺口 71a卡在左制動蹄上,通過右制動蹄及拉臂卡接缺口 92a卡在右制動蹄和駐車拉臂4上。通過自調撥板5撥動中間連接件8的棘輪82轉動,從而增加間隙調節裝置的長度,自調間隙組件的兩端分別卡在制動蹄總成3上,使制動蹄總成3移位,以補償摩擦片磨損間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所述第一安裝件(7)由位于左側的第一支撐卡塊(71)和位于右側的支撐螺套(72)一體構成,并在第一支撐卡塊(71)上設置有左制動蹄卡接缺口(71a),所述第二安裝件(9)由位于左側的支撐光孔套(91)和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卡塊(92)一體構成,并在第二支撐卡塊(92)上設置有右制動蹄及拉臂卡接缺口(92a),所述中間連接件(8)由從左到右依次相連的螺桿軸(81)、棘輪(82)和光桿(83)一體構成,螺桿軸(81)與支撐螺套(72)螺紋配合,光桿(83)伸入支撐光孔套(91)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專用于拉臂式制動器的自調間隙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第一安裝件(7)、中間連接件(8)和第二安裝件(9),所述第一安裝件(7)由位于左側的第一支撐卡塊(71)和位于右側的支撐螺套(72) —體構成,并在第一支撐卡塊(71)上設置有左制動蹄卡接缺口(71a),所述第二安裝件(9)由位于左側的支撐光孔套(91)和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卡塊(92) —體構成,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敖良均,田洪相,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