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裝置包括平臺底座,座椅承重平板、座椅靠背,支撐架以及腳踏板,所述腳踏板通過轉動軸支撐架相連接,所述座椅靠背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上,所述座椅扶手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兩側,所述支撐架設置在腳踏板和座椅承重平板之間,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設置在座椅稱重平板和平臺底座之間。(*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康復裝置,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屬于醫療器械設備
技術介紹
??康復設備作為醫療機器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貫穿了康復醫學、生物力學、機械學、機械力學、電子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及機器人學等諸多領域,已經成為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康復設備,例如5自由度的康復機器人、4自由度的康復設備等等,這些設備普遍存在以下技術問題:1)這些設備大都比較單一,只能針對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定向、定量的訓練;2)這些設備大都結構比較復雜,成本較高,維修麻煩;3)這些康復設備可調節度收到限制,只能固定的姿勢進行鍛煉,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這些現象,迫切的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該設備整體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該康復設備不僅使患者下肢肌肉得到鍛煉,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防止出現肌肉萎縮,而且能夠增加關節活性,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裝置包括平臺底座,座椅承重平板、座椅靠背,支撐架以及腳踏板,所述腳踏板通過轉動軸支撐架相連接,所述座椅靠背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上,所述座椅扶手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兩側,所述支撐架設置在腳踏板和座椅承重平板之間,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設置在座椅稱重平板和平臺底座之間。該技術方案設計巧妙,首次提出了混合八自由度的康復訓練方式,給患者更加全面的訓練裝置,當患者坐在混合八自由度康復機裝置上后,用松緊帶把人體下肢大腿、小腿、腳、胸部分別和康復機裝置綁在一起,康復裝置就可以帶動人體下肢進行各種康復訓練。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分別為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其中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一側,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另一側,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前面、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后面,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的下方。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座椅承重平板固定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的一端,電動缸伸縮端通過轉動軸與支撐架連接,所述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兩端通過轉動軸固定在支架上。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球面副鉸鏈,所述平臺底座通過球面副鉸鏈分別與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相連接,電動缸伸縮端通過球面副鉸鏈與座椅承重平板相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架設置為可伸縮式結構。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架、腳踏板、座椅承重平板、座椅靠背上均設置有繃帶,用于將患者下肢大腿、小腿、腳、胸部分別和康復機裝置綁在一起,康復裝置就可以帶動人體下肢進行各種康復訓練。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座椅扶手上設置有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由傳感器和蜂鳴器組成。當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時,出現意外,患者可以按下座椅扶手上的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醒,該報警裝置會發出聲音,提醒工作人員出現意外情況,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處理,避免二次意外事故的發生。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優點如下:1)整體結構設計巧妙,維修方便,安全性大大提高;2)該技術方案首次提出了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的訓練理念,對患者進行更加全面的康復訓練,為了更好的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而開發的康復訓練裝置,通過康復裝置進行各種訓練,不僅使患者下肢肌肉得到鍛煉,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防止出現肌肉萎縮,而且能夠增加關節活性;最主要目的是為日后患者進行主動、有意識的主動康復訓練提供支持;3)該裝置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康復訓練策略和訓練強度進行康復訓練,并針對每一位患者保存相關訓練數據,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不僅能單獨訓練某一個關節,而且也能夠同時訓練多個關節,能滿足不同患者、不同康復治療時期的多種需求,當患者坐在混合八自由度康復機器人上后,用松緊帶把人體下肢大腿、小腿、腳、胸部分別和康復機器人綁在一起,康復機器人就可以帶動人體下肢進行各種康復訓練;4)該康復裝置成本較低,便于在醫院、康復機構等進行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側視圖;圖中:1、座椅靠背,2、座椅承重平板,3、座椅扶手,4、支撐架,5、腳踏板,6、球面副鉸鏈,7、轉動軸,8、平臺底座,9、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0、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1、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2、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3、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4、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5、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6、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本技術的認識和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技術。實施例1:參見圖1、圖2,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所述康復裝置包括平臺底座8,座椅承重平板2、座椅靠背1,支撐架4以及腳踏板5,所述腳踏板5通過轉動軸7支撐架4相連接,所述座椅靠背1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2上,所述座椅扶手3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兩側,所述支撐架4設置在腳踏板5和座椅承重平板2之間,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設置在座椅稱重平板2和平臺底座8之間。該技術方案設計巧妙,首次提出了混合八自由度的康復訓練方式,給患者更加全面的訓練裝置,當患者坐在混合八自由度康復機裝置上后,用松緊帶把人體下肢大腿、小腿、腳、胸部分別和康復機裝置綁在一起,康復裝置就可以帶動人體下肢進行各種康復訓練。實施例2:參見圖1、圖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分別為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9、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0、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1、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2、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3、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4、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5、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6,其中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9、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0設置在康復裝置的一側,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1、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2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另一側,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3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前面、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4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后面,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5、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6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2的下方。實施例3:參見圖1、圖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座椅承重平板2固定在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5的一端,電動缸伸縮端通過轉動軸7與支撐架4連接,所述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16兩端通過轉動軸7固定在支架4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裝置包括平臺底座,座椅承重平板、座椅靠背,支撐架以及腳踏板,所述腳踏板通過轉動軸支撐架相連接,所述座椅靠背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上,所述座椅扶手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兩側,所述支撐架設置在腳踏板和座椅承重平板之間,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設置在座椅稱重平板和平臺底座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裝置包括平臺底座,座椅承重平板、座椅靠背,支撐架以及腳踏板,所述腳踏板通過轉動軸支撐架相連接,所述座椅靠背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上,所述座椅扶手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兩側,所述支撐架設置在腳踏板和座椅承重平板之間,所述康復裝置還包括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設置在座椅稱重平板和平臺底座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八自由度下肢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8個電動缸與電機模組分別為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其中第一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二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一側,第三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四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另一側,第五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前面、第六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康復裝置的后面,第七電動缸與電機模具、第八電動缸與電機模具設置在座椅承重平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政,董天一,張峰,
申請(專利權)人:王政,江蘇世紀龍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