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軌道式行走機構的換向裝置,設置有軌道和輪子,能夠通過支腿的收放來實現X、Y兩個方向的換向并沿著鋪設的軌道進行移動。
技術介紹
在建筑施工領域,一般軌道式行走機構只可進行單方向X或Y的行走移動,在一個方向上完成施工后,若要改變施工移動方向,必須進行拆解或者借助大型吊裝機械等輔助以完成換向移位,機械設備占用時間長,不僅使用范圍很受局限,而且施工成本大;一般僅作為吊裝用的機械。
技術實現思路
該技術提供了一套軌道式行走機構的換向裝置,通過收放支腿來實現該行走機構進行X、Y兩個方向的換向移動,可根據需要重復利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該裝置的中部為一個方形的大梁結構,內部設置有兩個方向的腹桿、斜桿形成一個整體受力,中部的大梁結構分別通過銷軸與八個方向的橫梁輪子相連;其設置有8個輪子,為兩個方向的輪子即X、Y方向,每個方向4個,兩個方向均可獨立進行移動;輪子及發電機為一體,與底架系統中的橫梁相連成整體;該裝置是全鋼結構,所有構件均通過螺栓、銷軸連接和焊縫連接,加工廠生產,尺寸精度可控;整套體系全部是全鋼結構,可以反復多次使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該裝置實現了軌道式行走機構的換向移動,無需進行拆解,也不需要借助較大的起重機械進行移位,占用的機械時間少。該體系符合國家綠色施工的要求,具有顯著技術經濟效益。【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底盤系統平面組裝圖。圖2是本技術的底盤系統立面組裝圖。圖1中,1.Y方向外橫梁、2.外斜桿1、3.底架內橫梁及螺栓連接點、4.X方向外橫梁、5.外斜桿2、6.底架內腹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軌道式行走機構的換向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為全鋼結構,所有構件均通過螺栓、銷軸連接和焊縫連接;底盤為方形,設置有8個輪子,分別X方向4個和Y方向4個;輪子及發電機為一體,與底架系統中的橫梁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立偉,杜穩生,高玉芬,楊宇春,劉明,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電力建筑工程公司,淮北申皖發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