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涉及飼料制備技術領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玉米30-40kg、稻谷10-20kg、粗米10-20kg、豆餅5-15kg、花生餅10-20kg、菜籽餅5-15kg、米糠2-4kg、魚粉2-4kg、骨粉8-10kg、食鹽2-4kg,黃連5-7kg、黃芪2-4kg、地榆1-3kg、赤芍2-4kg、丹皮3-5kg、知母1-3kg、板藍根4-6kg。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采用的原料均為天然的原料,無化學藥劑,同時各原料均通過科學配比,實現了營養均衡,還可以有效的控制鴨大腸桿菌病的產生,便于吸收,具有增強體質,減少病害和提升品質的關鍵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飼料制備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鴨是雁形目鴨科,或稱真鴨,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一些屬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體后方,因而步態蹣跚,大多數真鴨與天鵝、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鳥每年換羽兩次,雌鳥每窩產卵數亦較多,卵殼光滑;腿上覆蓋著相搭的鱗片;叫聲和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性別差異,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為餐桌上的上乘肴饌,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適中且分布較均勻,鴨在實際的養殖中,經常會因為環境影響而導致病害的產生,鴨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故而又名鴨大腸桿菌敗血癥。大腸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各種日齡的鴨均易感,尤以雛鴨最易感,發病可達70%?90%。當鴨場衛生條件差,地面潮濕,舍內通風不良,氨氣味大,飼養密度過大等,往往發病。本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菌的禽類,如它們的尸體和糞便、污染飼料、飲水、池塘、飼養場地、工具及種蛋等也是傳染源,健康鴨通過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上大腸桿菌,但不一定即刻發病,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患其他疾病時,寄居體內的細菌便乘機進入血管,隨血流分布全身,引起敗血癥或其他病癥。也可通過皮膚傷口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癥,目前市面的對于此病,都是采用普通的藥物治療,但是很多會因為有著用藥不及時的,很難得到根治,因此在日常的養殖中實現防治,會大大的提高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簡單,配比合理,取材方便的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玉米 30-40kg、稻谷 10-20kg、粗米 10-20kg、豆餅 5_15kg、花生餅 10_20kg、菜籽餅 5_15kg、米糠2-4kg、魚粉2-4kg、骨粉8-10kg、食鹽2-4kg,黃連5_7kg、黃芪2_4kg、地榆l_3kg、赤芍2-4kg、丹皮 3-5kg、知母 l_3kg、板藍根 4_6kg ;各原料的優選重量為:玉米35kg、稻谷15kg、粗米15kg、豆餅10kg、花生餅15kg、菜籽餅10kg、米糠3kg、魚粉3kg、骨粉9kg、食鹽3kg,黃連6kg、黃苗3kg、地榆2kg、赤茍3kg、丹皮4kg、知母2kg、板藍根5kg。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制備本專利技術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將玉米、稻谷、粗米、豆餅、花生餅、菜籽餅和米糠混合粉碎,得到谷料混合物;b、將原料中的魚粉、骨粉和食鹽選用一攪拌罐加入,升溫至80-100°C,然后攪拌均勻后,將步驟a中的谷料混合物加入,攪拌均勻;C、將原料中的黃連、黃芪、地榆、赤芍、丹皮、知母、板藍根切段后,然后將其全部投入研磨機中,研磨成粉備用d、將步驟b中的混合物與步驟c中的中藥粉全部進行混合,然后添加其1.5倍質量的水,高溫蒸煮,蒸煮后的物料烘干,然后投入造粒機中,進行造粒,得到的顆粒即為本專利技術所要制備的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采用的原料均為天然的原料,無化學藥劑,同時各原料均通過科學配比,實現了營養均衡,還可以有效的控制鴨大腸桿菌病的產生,便于吸收,具有增強體質,減少病害和提升品質的關鍵作用。【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稱取以下重量的原料:玉米30-40kg、稻谷10-20kg、粗米10_20kg、豆餅5_15kg、花生餅10-20kg、菜籽餅5-15kg、米糠2-4kg、魚粉2_4kg、骨粉8_10kg、食鹽2_4kg,黃連5-7kg、黃苗 2-4kg、地榆 l_3kg、赤茍 2_4kg、丹皮 3_5kg、知母 l_3kg、板藍根 4_6kg ;a、將玉米、稻谷、粗米、豆餅、花生餅、菜籽餅和米糠混合粉碎,得到谷料混合物;b、將原料中的魚粉、骨粉和食鹽選用一攪拌罐加入,升溫至80-100°C,然后攪拌均勻后,將步驟a中的谷料混合物加入,攪拌均勻;C、將原料中的黃連、黃芪、地榆、赤芍、丹皮、知母、板藍根切段后,然后將其全部投入研磨機中,研磨成粉備用d、將步驟b中的混合物與步驟c中的中藥粉全部進行混合,然后添加其1.5倍質量的水,高溫蒸煮,蒸煮后的物料烘干,然后投入造粒機中,進行造粒,得到的顆粒即為本專利技術所要制備的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實施例2稱取以下重量的原料:玉米35kg、稻谷15kg、粗米15kg、豆餅10kg、花生餅15kg、菜籽餅10kg、米糠3kg、魚粉3kg、骨粉9kg、食鹽3kg,黃連6kg、黃苗3kg、地榆2kg、赤茍3kg、丹皮4kg、知母2kg、板藍根5kg。a、將玉米、稻谷、粗米、豆餅、花生餅、菜籽餅和米糠混合粉碎,得到谷料混合物;b、將原料中的魚粉、骨粉和食鹽選用一攪拌罐加入,升溫至80-100°C,然后攪拌均勻后,將步驟a中的谷料混合物加入,攪拌均勻;C、將原料中的黃連、黃芪、地榆、赤芍、丹皮、知母、板藍根切段后,然后將其全部投入研磨機中,研磨成粉備用d、將步驟b中的混合物與步驟c中的中藥粉全部進行混合,然后添加其1.5倍質量的水,高溫蒸煮,蒸煮后的物料烘干,然后投入造粒機中,進行造粒,得到的顆粒即為本專利技術所要制備的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權項】1.一種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玉米30-40kg、稻谷 10-20kg、粗米 10-20kg、豆餅 5_15kg、花生餅 10_20kg、菜籽餅 5_15kg、米糠2-4kg、魚粉2-4kg、骨粉8-10kg、食鹽2-4kg,黃連5_7kg、黃芪2_4kg、地榆l_3kg、赤芍2-4kg、丹皮 3-5kg、知母 l_3kg、板藍根 4_6kg。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優選重量為:玉米35kg、稻谷15kg、粗米15kg、豆餅10kg、花生餅15kg、菜籽餅10kg、米糠3kg、魚粉3kg、骨粉9kg、食鹽3kg,黃連6kg、黃苗3kg、地榆2kg、赤茍3kg、丹皮4kg、知母2kg、板藍根5kg。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種所述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玉米、稻谷、粗米、豆餅、花生餅、菜籽餅和米糠混合粉碎,得到谷料混合物; b、將原料中的魚粉、骨粉和食鹽選用一攪拌罐加入,升溫至80-100°C,然后攪拌均勻后,將步驟a中的谷料混合物加入,攪拌均勻; c、將原料中的黃連、黃芪、地榆、赤芍、丹皮、知母、板藍根切段后,然后將其全部投入研磨機中,研磨成粉備用 d、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治鴨大腸桿菌病的功能飼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玉米30?40kg、稻谷10?20kg、粗米10?20kg、豆餅5?15kg、花生餅10?20kg、菜籽餅5?15kg、米糠2?4kg、魚粉2?4kg、骨粉8?10kg、食鹽2?4kg,黃連5?7kg、黃芪2?4kg、地榆1?3kg、赤芍2?4kg、丹皮3?5kg、知母1?3kg、板藍根4?6k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運華,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強英鴨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