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活塞式空壓機,包括曲軸箱、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曲軸箱的端部密封連接有端蓋,曲軸箱內設置有曲軸,曲軸通過活塞連桿與氣缸體內套接的活塞相連接,活塞、氣缸體及閥片座之間形成有壓縮腔,氣缸蓋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氣缸體設置有供冷卻水穿過的氣缸冷卻水腔,氣缸蓋上設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過出水通道與冷卻水腔相連通,端蓋上設置有進水口,端蓋、曲軸箱及氣缸體配合形成有進水通道,進水口通過進水通道與冷卻水腔相連通;氣缸體的外壁區別于冷卻水腔處沿周向設置有若干散熱翅片;曲軸箱的底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有底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合理、冷卻散熱效果較好、維護保養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壓機
,特別涉及一種活塞式空壓機。
技術介紹
空壓機是一種將原動機械能轉化為氣體壓力能的氣壓發生裝置,按結構分類可分為活塞式空壓機、螺桿式空壓機、渦旋式空壓機等,其中活塞式空壓機因結構簡單而被大眾所熟知和常見。授權公告號為CN202768338U公開了 “一種水冷空壓機”,其結構包括曲軸箱、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曲軸箱與氣缸體一體鑄造成型,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之間逐層向上緊固連接,曲軸箱的端部密封連接有端蓋,曲軸箱內設置有曲軸,曲軸通過活塞連桿與氣缸體內套接的活塞相連接,曲軸用以驅動活塞在氣缸體內沿垂直方向往復運動,活塞、氣缸體及閥片座之間形成有壓縮腔,氣缸蓋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閥片座上分別設置有進氣過孔和出氣過孔,進氣口通過進氣過孔與壓縮腔相連通,出氣口通過出氣過孔與壓縮腔相連通,閥片座與氣缸體之間設置有進氣膜片,進氣膜片用以控制進氣過孔的開閉,閥片座與氣缸蓋之間設置有出氣閥片,出氣閥片用以控制出氣過孔的開閉,進氣膜片與出氣閥片動作互斥,氣缸體的外側表面設置有供冷卻水穿過的氣缸冷卻水腔,氣缸體上設置有與氣缸冷卻水腔相連通的進水口,氣缸蓋上設置有與氣缸冷卻水腔相連通的出水口。工作時,曲軸通過活塞連桿帶動活塞往復運動,具體地說,當活塞下移時進氣膜片與進氣過孔脫離,出氣閥片與出氣過孔密封接觸,此時外界空氣經進氣口、進氣過孔進入壓縮腔內,當活塞上移時進氣膜片與進氣過孔密封接觸,出氣閥片與出氣過孔脫離,此時壓縮腔內的空氣在活塞壓縮后經出氣過孔、出氣口排出;在機體工作過程中,進水口與水源相連接,冷卻水流經冷卻水腔、閥片座及氣缸蓋,并最終從出水口排出,通過冷卻水的流動散熱,從而達到穩定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的溫度。然而上述水冷空壓機的缺陷在于:第一,由于進水口設置于氣缸體上,出水口設置在氣缸蓋上,使得冷卻水無法流經曲軸箱,雖然曲軸箱與氣缸體采用一體鑄造成型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導熱性能,但是當機體長時間工作后,仍然會造成曲軸箱溫度的升高,使得曲軸箱內潤滑油的潤滑效果降低,從而加速了活塞、活塞連桿及曲軸的磨損,影響機體的使用壽命;第二,由于工作時僅采用冷卻水對機體進行冷卻,導致冷卻效果不佳,熱量難以迅速散出;第三,曲軸箱的底部采用一體式密封結構,導致維護和保養有所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冷卻散熱效果較好、維護保養方便的活塞式空壓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活塞式空壓機,包括曲軸箱、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所述曲軸箱與所述氣缸體一體鑄造成型,所述氣缸體、所述閥片座及所述氣缸蓋逐層向上緊固連接;所述曲軸箱的端部密封連接有端蓋,所述曲軸箱內設置有曲軸,所述曲軸通過活塞連桿與所述氣缸體內套接的活塞相連接,所述曲軸用以驅動所述活塞在所述氣缸體內沿垂直方向往復運動;所述活塞、所述氣缸體及所述閥片座之間形成有壓縮腔,所述氣缸蓋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閥片座上分別設置有進氣過孔和出氣過孔,所述進氣口通過所述進氣過孔與所述壓縮腔相連通,所述出氣口通過所述出氣過孔與所述壓縮腔相連通,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體之間設置有進氣膜片,所述進氣膜片用以控制所述進氣過孔的開閉,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蓋之間設置有出氣閥片,所述出氣閥片用以控制所述出氣過孔的開閉,所述進氣膜片與所述出氣閥片動作互斥;所述氣缸體設置有供冷卻水穿過的氣缸冷卻水腔,所述氣缸蓋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氣缸蓋、所述閥片座及所述氣缸體配合形成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口通過所述出水通道與所述冷卻水腔相連通;所述端蓋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端蓋、所述曲軸箱及所述氣缸體配合形成有進水通道,所述進水口通過所述進水通道與所述冷卻水腔相連通;所述氣缸體的外壁區別于所述冷卻水腔處沿周向設置有若干散熱翅片;所述曲軸箱的底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有底蓋,所述底蓋通過螺栓與所述曲軸箱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體之間設置有氣缸墊,所述進氣膜片裝設于所述氣缸墊與所述閥片座之間;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蓋之間設置有氣缸蓋墊。進一步地,所述出氣閥片通過閥片固定板裝設于所述閥片座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活塞式空壓機,通過在端蓋上設置進水口,端蓋、曲軸箱及氣缸體配合形成有進水通道,進水口通過進水通道與冷卻水腔相連通,當本技術工作時,冷卻水經端蓋、曲軸箱及氣缸體進入冷卻水腔內,進而再流經閥片座及氣缸蓋,最終從出水口排出,冷卻散熱效果更好,充分保證了曲軸箱溫度的穩定性,進而保證了潤滑油的潤滑效果,延長了本技術的使用壽命;通過在氣缸體的外壁區別于冷卻水腔處沿周向設置有若干散熱翅片,工作時,本技術不僅可以利用冷卻水進行冷卻,同時還可以借助散熱翅片對自身進行散熱,使得散熱速度更快,散熱效果更好;通過在曲軸箱的底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設置底蓋,從而使得本技術維護保養更為方便,使用效果更好?!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圖1 中:1、曲軸箱;2、氣缸體;21、散熱翅片;3、閥片座;31、進氣過孔;32、出氣過孔;33、氣缸墊;34、氣缸蓋墊;4、氣缸蓋;41、進氣口 ;42、出氣口 ;43、出水口 ;5、端蓋;51、進水口 ;6、曲軸;7、活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塞式空壓機,包括曲軸箱、氣缸體、閥片座及氣缸蓋,所述曲軸箱與所述氣缸體一體鑄造成型,所述氣缸體、所述閥片座及所述氣缸蓋逐層向上緊固連接;所述曲軸箱的端部密封連接有端蓋,所述曲軸箱內設置有曲軸,所述曲軸通過活塞連桿與所述氣缸體內套接的活塞相連接,所述曲軸用以驅動所述活塞在所述氣缸體內沿垂直方向往復運動;所述活塞、所述氣缸體及所述閥片座之間形成有壓縮腔,所述氣缸蓋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閥片座上分別設置有進氣過孔和出氣過孔,所述進氣口通過所述進氣過孔與所述壓縮腔相連通,所述出氣口通過所述出氣過孔與所述壓縮腔相連通,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體之間設置有進氣膜片,所述進氣膜片用以控制所述進氣過孔的開閉,所述閥片座與所述氣缸蓋之間設置有出氣閥片,所述出氣閥片用以控制所述出氣過孔的開閉,所述進氣膜片與所述出氣閥片動作互斥;所述氣缸體設置有供冷卻水穿過的氣缸冷卻水腔,所述氣缸蓋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氣缸蓋、所述閥片座及所述氣缸體配合形成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口通過所述出水通道與所述冷卻水腔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端蓋、所述曲軸箱及所述氣缸體配合形成有進水通道,所述進水口通過所述進水通道與所述冷卻水腔相連通;所述氣缸體的外壁區別于所述冷卻水腔處沿周向設置有若干散熱翅片;所述曲軸箱的底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有底蓋,所述底蓋通過螺栓與所述曲軸箱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萬曲,高驍驍,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以賽亞汽車空壓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