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結構上左右對稱的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包括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環形本體部分(53)以及通過徑向支架(58)被支撐于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上并容納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的環形外殼部分(54),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中設置有在軸向方向上均勻分布的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以將氣流沿著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徑向方向輸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
本申請涉及烘干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
技術介紹
在一些烘干機械領域中,尤其是在茶葉烘干機械領域中,往往使用吹氣烘干以將濕氣吹走離開茶葉附近。為了保證茶葉被全面均勻地烘干,往往在烘干裝置的整個圓周上均勻設置吹氣開口,以吹掃茶葉輸送帶的整個外圍附近。但是,對于在整個烘干過程中的茶葉而言,其濕氣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勻的,這對于均勻吹氣的烘干裝置而言往往要浪費更多的時間來將全部的茶葉烘干。而且,這種均勻的吹氣往往難以造成對于茶葉在朝向某個選定方向的翻轉,難以將茶葉的側面或底面直接翻動。而且,由于氣流的運行特性以及氣流通道的數量較多等特點,這種氣流通道的阻塞情況往往容易發生但是不容易被發現,或者不容易被馬上克服或糾正。這給連續進行的生產帶來質量缺陷。而停機進行維護則會降低生產效率并帶來額外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結構上左右對稱的烘干氣流吹送裝置,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的環形本體部分以及通過徑向支架被支撐于所述環形本體部分上并容納所述環形本體部分的環形外殼部分,所述環形本體部分中設置有在軸向方向上均勻分布的多條徑向吹氣氣道以將氣流沿著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的徑向方向輸入,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用于供承載茶葉的網式輸送帶穿過,所述環形外殼部分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之間為環形的氣流分配腔室,用于接收氣流輸入并將氣流分配至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所述氣流分配腔室的左右兩端分別對稱地設置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能旋轉的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其中,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中的每一個中均設置有一條軸向的氣流輸入通道,并且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中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來說,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的左端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之間通過左側軸承連接且在所述左側軸承的左側通過左側旋轉內密封圈而密封配合,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與所述環形外殼部分之間通過左側旋轉外密封圈而密封配合;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固定連接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包括有主體環形部的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通道構件來說,其左側固定設置有凸伸部用以朝向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伸出從而對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定位,兩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中的每一個在環繞所述主體環形部的外圍分別設置有氣腔殼體從而在所述氣腔殼體與所述主體環形部之間形成具有氣流輸入口的環形氣腔,所述氣流輸入口內設置有氣流過濾網用以過濾掉氣流中較大的顆粒和粉塵,所述氣流過濾網由金屬材料制成,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而言,其右端伸入到所述環形氣腔中,與所述主體環形部的外圓周面之間通過右軸承連接且在所述右軸承的右側通過右側旋轉內密封圈密封配合,并且與所述氣腔殼體的內圓周面通過右側旋轉外密封圈而密封配合;在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的左右兩端處分別設置有左右對稱的兩個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包括外轉子和設置在所述外轉子內的內定子,所述內定子被固定在所述環形外殼部分與所述氣腔殼體的上側,所述外轉子被固定在所述環形外殼部分與所述氣腔殼體之間并且所述外轉子的外圍設置有轉子齒輪用以對應地與固定設置在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中部的齒輪部嚙合,所述驅動電機的外殼左側設置有電子控制裝置與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所述電子控制裝置用以控制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每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沿著中心軸線方向設置有茶葉輸送通道用以與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連通并供所述網式輸送帶穿過;由此,氣流通過每個所述氣流輸入口輸入從而經由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中的所述氣流輸入通道而至所述氣流分配腔室中,并繼而經由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而至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中對承載于所述網式輸送帶上的茶葉進行吹氣烘干,每個所述驅動電機的外轉子能夠驅動對應的氣流輸入封閉環旋轉從而改變所述氣流輸入通道的周向位置。通過本專利技術,由于提供了左右對稱的能夠旋轉的氣流輸入封閉環,其能夠使用單一氣流通道并對該單一氣流通道進行旋轉而選擇氣流供給的周向位置,由此,能夠形成在某一選定方向上的加強氣流,也即,在周向上靠近該單一氣流通道的吹氣通道往往具有較大氣流量,從而能夠根據需要對濕氣較重的區域進行重點吹掃,而且,使用這種選定的方向的加強氣流,在長時間的工藝過程中能夠對茶葉進行輕微量的翻動,從而易于將其底面或側面吹干。而設置左右兩端對稱的這種能夠旋轉的氣流輸入封閉環,能夠確保氣流在軸向方向上的流量損失最少,并且能夠使得兩個這種單一氣流通道在同一相位或不同相位上運行,以對同一距離段內的茶葉進行全方位的吹掃。而使用通透的網式輸送帶則能夠提高茶葉在底面上的透氣性能,配合這種全方位的吹氣吹掃烘干。對輕微阻塞或未完全阻塞的氣流通道進行選擇性靠近并對其氣流損失進行補償,由此能夠糾正氣流的周向不均勻性。在維護階段,能夠通過該氣流輸入封閉環的旋轉而對多條所述徑向吹氣氣道進行快速吹掃,以清除其中殘留的屑狀物或絮狀物。通過設置分立的氣流輸入通道構件,能夠使得該氣流輸入封閉環便于安裝和維護,并且便于安裝驅動電機。外轉子的設置使得結構緊湊,且能夠減少傳動環節,適應于該氣流輸入封閉環的驅動,可以通過電子控制裝置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從而可以根據需要快速改變氣流輸入通道的周向位置。整個裝置結構穩固可靠,性能穩定并便于維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沿著箭頭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2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根據實施例的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結構上左右對稱的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包括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環形本體部分53以及通過徑向支架58被支撐于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上并容納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的環形外殼部分54,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中設置有在軸向方向上均勻分布的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以將氣流沿著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徑向方向輸入,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用于供承載茶葉的網式輸送帶59穿過,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為環形的氣流分配腔室540,用于接收氣流輸入并將氣流分配至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所述氣流分配腔室540的左右兩端分別對稱地設置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能旋轉的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其中,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的每一個中均設置有一條軸向的氣流輸入通道71,并且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7來說,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的左端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通過左側軸承81連接且在所述左側軸承的左側通過左側旋轉內密封圈82而密封配合,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與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之間通過左側旋轉外密封圈73而密封配合;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固定連接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包括有主體環形部93的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來說,其左側固定設置有凸伸部98用以朝向所述圓柱狀吹氣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結構上左右對稱的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包括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環形本體部分(53)以及通過徑向支架(58)被支撐于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上并容納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的環形外殼部分(54),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中設置有在軸向方向上均勻分布的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以將氣流沿著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徑向方向輸入,所述吹氣烘干通道(50)用于供承載茶葉的網式輸送帶(59)穿過,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為環形的氣流分配腔室(540),用于接收氣流輸入并將氣流分配至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所述氣流分配腔室(540)的左右兩端分別對稱地設置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能旋轉的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其中,所述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的每一個中均設置有一條軸向的氣流輸入通道(71),并且對于所述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7)來說,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的左端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通過左側軸承(81)連接且在所述左側軸承的左側通過左側旋轉內密封圈(82)而密封配合,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與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之間通過左側旋轉外密封圈(73)而密封配合;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固定連接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包括有主體環形部(93)的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對于所述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來說,其左側固定設置有凸伸部(98)用以朝向所述吹氣烘干通道(50)伸出從而對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定位,所述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中的每一個在環繞所述主體環形部(93)的外圍分別設置有氣腔殼體(94)從而在所述氣腔殼體(94)與所述主體環形部(93)之間形成具有氣流輸入口(941)的環形氣腔(940),所述氣流輸入口(941)內設置有氣流過濾網(76)用以過濾掉氣流中較大的顆粒和粉塵,所述氣流過濾網(76)由金屬材料制成,對于所述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7)而言,其右端伸入到所述環形氣腔(940)中,與所述主體環形部(93)的外圓周面之間通過右軸承(91)連接且在所述右軸承的右側通過右側旋轉內密封圈(92)密封配合,并且與所述氣腔殼體(94)的內圓周面通過右側旋轉外密封圈(72)而密封配合;在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的左右兩端處分別設置有左右對稱的兩個驅動電機(8),所述驅動電機(8)包括外轉子(6)和設置在所述外轉子(6)內的內定子(60),所述內定子(60)被固定在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與所述氣腔殼體(94)的上側,所述外轉子(6)被固定在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與所述氣腔殼體(94)之間并且所述外轉子(6)的外圍設置有轉子齒輪(61)用以對應地與固定設置在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部的齒輪部(77)嚙合,所述驅動電機(8)的外殼左側設置有電子控制裝置(82)與所述驅動電機(8)電連接,所述電子控制裝置(82)用以控制所述驅動電機(8)的轉速,每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沿著中心軸線方向設置有茶葉輸送通道(90)用以與所述吹氣烘干通道(50)連通并供所述網式輸送帶(59)穿過;由此,氣流通過每個所述氣流輸入口(941)輸入從而經由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的所述氣流輸入通道(71)而至所述氣流分配腔室(540)中,并繼而經由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而至所述吹氣烘干通道(50)中對承載于所述網式輸送帶(59)上的茶葉進行吹氣烘干,每個所述驅動電機(8)的外轉子(6)能夠驅動對應的氣流輸入封閉環(7)旋轉從而改變所述氣流輸入通道(71)的周向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速且帶氣流過濾網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結構上左右對稱的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包括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環形本體部分(53)以及通過徑向支架(58)被支撐于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上并容納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的環形外殼部分(54),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中設置有在軸向方向上均勻分布的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以將氣流沿著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的徑向方向輸入,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用于供承載茶葉的網式輸送帶(59)穿過,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為環形的氣流分配腔室(540),用于接收氣流輸入并將氣流分配至所述多條徑向吹氣氣道(51),所述氣流分配腔室(540)的左右兩端分別對稱地設置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能旋轉的兩個氣流輸入封閉環(7),其中,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的每一個中均設置有一條軸向的氣流輸入通道(71),并且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中右側的氣流輸入封閉環(7)來說,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的左端與所述環形本體部分(53)之間通過左側軸承(81)連接且在所述左側軸承的左側通過左側旋轉內密封圈(82)而密封配合,所述氣流輸入封閉環(7)與所述環形外殼部分(54)之間通過左側旋轉外密封圈(73)而密封配合;所述烘干氣流吹送裝置(5)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固定連接有在結構上互相鏡像對稱的包括有主體環形部(93)的兩個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對于兩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中的右側的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來說,其左側固定設置有凸伸部(98)用以朝向所述圓柱狀吹氣烘干通道(50)伸出從而對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定位,兩個所述氣流輸入通道構件(9)中的每一個在環繞所述主體環形部(93)的外圍分別設置有氣腔殼體(94)從而在所述氣腔殼體(94)與所述主體環形部(93)之間形成具有氣流輸入口(941)的環形氣腔(940),所述氣流輸入口(941)內設置有氣流過濾網(7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連云,
申請(專利權)人:趙連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