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在每個所述支架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的支撐面與漿管的下部表面吻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多個高度逐漸降低的支架支撐漿管,使漿管不會產生過大變形或彎曲,保證漿管長距離輸漿順暢。全部構件焊接相連,穩固可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用料少,質量輕,體積小,安拆方便,并能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布置靈活,能夠保證混凝土澆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并且拆除之后,可重復使用,能夠節省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支撐結構,特別是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的地下車站結構普遍采用地下框架結構。在施工作業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是整個工程的主要項目之一。據估算,一般普通車站僅主體結構混凝土用量就有2萬余噸,混凝土消耗巨大。—般地鐵車站完成主體結構后開始施工內部結構(如站臺板、軌頂風道等),由于受主體結構影響,需設置較長距離的注漿管連接灌漿車與澆筑部位,但是,在漿管鋪設時,其易變形易彎折,容易堵塞,進而引起破壞。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于車站整體設計特點,對于主體底部或深處部位,栗車位置距離出漿口偏遠,并且漿管需要避開上部結構障礙,曲折通往澆筑部位,而非直線到達,一旦漿管彎折受賭,通漿不暢,就會造成堵漿。嚴重時,會使漿管崩裂,增加澆筑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該結構能夠避免漿管產生過大變形或彎曲,保證漿管長距離輸漿順暢。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在每個所述支架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的支撐面與漿管的下部表面吻合。所述弧形托板與所述支架焊接。所述支架采用三腳架。所述三腳架的三個支腿是采用方管制成的,相鄰的兩根所述方管之間采用螺紋鋼連接,所述螺紋鋼與所述方管焊接。所述方管的規格是50X 50mm,壁厚是6mm ;所述螺紋鋼的公稱直徑是10mm。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采用多個高度逐漸降低的支架支撐漿管,使漿管不會產生過大變形或彎曲,保證漿管長距離輸漿順暢。全部構件焊接相連,穩固可靠。本技術結構簡單,用料少,質量輕,體積小,安拆方便,并能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布置靈活,能夠保證混凝土澆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并且拆除之后,可重復使用,能夠節省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支架結構示意圖。圖中:1、支架;2、弧形托板;3、漿管。【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1,在每個所述支架I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2,所述弧形托板2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2的支撐面與漿管3的下部表面吻合。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I采用三腳架。所述三腳架的三個支腿是采用方管制成的,相鄰的兩根所述方管之間采用螺紋鋼連接。所述方管的規格是50X50mm,壁厚是6mm ;所述螺紋鋼的公稱直徑是10mm。使用時,預先選擇不同高度的支架,放在漿管的通過路徑上,使漿管與弧形托板吻合接觸。待注漿完成之后,支架的使命完成,需在漿管拆除后,移除支架,收好以備后續使用。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在每個所述支架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的支撐面與漿管的下部表面吻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托板與所述支架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三腳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腳架的三個支腿是采用方管制成的,相鄰的兩根所述方管之間采用螺紋鋼連接,所述螺紋鋼與所述方管焊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的規格是50X 50mm,壁厚是6mm ;所述螺紋鋼的公稱直徑是1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在每個所述支架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的支撐面與漿管的下部表面吻合。本技術通過采用多個高度逐漸降低的支架支撐漿管,使漿管不會產生過大變形或彎曲,保證漿管長距離輸漿順暢。全部構件焊接相連,穩固可靠。本技術結構簡單,用料少,質量輕,體積小,安拆方便,并能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布置靈活,能夠保證混凝土澆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并且拆除之后,可重復使用,能夠節省成本。【IPC分類】E02D15/02, F16L3/02【公開號】CN204825910【申請號】CN201520563048【專利技術人】梁國輝, 張書偉, 邢楊, 韓風光, 邵東東, 張乾, 劉慶楠, 周磊, 肖弼文, 張彥棟, 王玉鵬, 劉穎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申請日】2015年7月3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地下結構混凝土澆筑的漿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高至低高度逐漸降低的多個支架,在每個所述支架的頂部均設有向上起弧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水平設置,所述弧形托板的支撐面與漿管的下部表面吻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國輝,張書偉,邢楊,韓風光,邵東東,張乾,劉慶楠,周磊,肖弼文,張彥棟,王玉鵬,劉穎,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