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套裝的內管和外管,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內管與外管底部對齊,且在內管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內管外壁與外管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內管的頂部敞開,外管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將該裝置安裝在煙囪上方,其水汽進口與煙囪的頂部連通,煙囪的高度為5m,然后將水汽經煙囪引入到裝置的內管中,在冷凝水出口收集聚集的冷凝水,水汽出口的水汽直接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裝置結構簡單,易用制作,能夠達收集同時水汽冷凝液以及降低排放噪音的雙重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化工及環保領域,涉及現場操作環境的改善,具體涉及一種降低煙囪水汽逸出并消除排放噪音的裝置。
技術介紹
磷酸一銨生產的料漿濃縮過程以及磷酸濃縮過程中,加熱介質一一低壓蒸汽在冷凝過程中會夾帶部分蒸汽以及冷凝水在壓力釋放過程中產生蒸汽,這部蒸汽在能過煙囪排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沫逸出;同時,因壓力釋放過快會產生較高的噪音,影響操作環境。傳統方法采用加高煙囪高度或在煙囪內壁增加拆流板的方式不僅除沫降噪的效果不明顯,且加高煙囪后在煙囪的支撐固定上還帶來了新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及方法,使用該裝置能夠達到同時收集水汽冷凝液以及降低排放噪音的雙重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包括套裝的內管和外管,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內管與外管底部對齊,且在內管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內管外壁與外管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內管的頂部敞開,外管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所述的內管和外管的高度差為150-250mm。所述通孔的孔徑為3_5mm,相鄰通孔的中心距離為6_7mm。所述外管的高度為2-2.5m,內管的高度為1.5-1.8m。采用所述的裝置進行水汽排放的方法,包括步驟為:將該裝置安裝在煙囪上方,其水汽進口與煙囪的頂部連通,煙囪的高度為5m左右,然后將水汽經煙囪引入到裝置的內管中,在冷凝水出口收集聚集的冷凝水,水汽出口的水汽直接排。本技術提供的裝置結構簡單,易用制作,在用于煙囪水汽排放時,水汽進入該裝置后因容積突然放大,對水汽的壓力進一步緩沖釋放,降低了水汽排放的壓力,使得排放的噪音降低;同時,水汽從內層進入內管后,通過與內管及其側壁上的通孔接觸,能夠迅速冷凝形成水滴,在外管內壁聚集,最后匯集到內管與外管的夾層中通過冷凝水出口排出;該裝置能夠達收集同時水汽冷凝液以及降低排放噪音的雙重功能。本技術提供的裝置具有以下優點:1、可以大幅度降低排放噪音,凈化操作環境。2、降低煙囪安裝高度,傳統的方法中,如果僅通過煙囪進行排放,煙囪的高度不得低于20m,才能滿足相關的排放要求,而安裝該裝置后,煙囪的高度僅需5m,大幅降低了煙囪的高度。3、采用該裝置后,大幅減少了排放氣體時的霧沫夾帶,確保生產區域環境衛生清潔。【附圖說明】圖1為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的內管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但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述的范圍。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包括套裝的內管I和外管2,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I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3,內管I與外管2底部對齊,且在內管I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 4,內管I外壁與外管2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 5,內管I的頂部敞開,外管2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 6。進一步的,所述的內管和外管的高度差為150-250mm。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徑為3-5mm,相鄰通孔的中心距離為6_7mm。進一步的,所述外管的高度為2-2.5m,內管的高度為1.5-1.8m。采用所述的裝置進行水汽排放的方法,包括步驟為:將從磷酸一銨料漿濃縮或者磷酸濃縮過程中系統排出的冷凝水通過熱水收集槽,熱水槽內壓力為0.15MPa,槽內熱水通過熱水栗送至凈化水站;從熱水槽頂部逸出的水蒸汽經過煙囪與該裝置的水汽進口進入裝置內部,水汽進入該裝置后因容積放大,對蒸汽的壓力進一步緩沖釋放,降低了水汽排放的壓力,使得排放的噪音進一步降;同時,水汽從內管出來后,冷凝下來的水滴在外管內壁聚集,最后匯集到內管與外管的夾層中經冷凝水出口回水引至熱水收集槽內。【主權項】1.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裝的內管(I)和外管(2),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I)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3),內管(I)與外管(2)底部對齊,且在內管(I)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4),內管(I)外壁與外管(2)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 5 ),內管(I)的頂部敞開,外管(2 )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 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管(I)和外管(2)的高度差為150-250mmo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孔徑為3_5mm,相鄰通孔的中心距離為6_7mm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的高度為2-2.5m,內管的高度為1.5-1.8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套裝的內管和外管,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內管與外管底部對齊,且在內管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內管外壁與外管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內管的頂部敞開,外管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將該裝置安裝在煙囪上方,其水汽進口與煙囪的頂部連通,煙囪的高度為5m,然后將水汽經煙囪引入到裝置的內管中,在冷凝水出口收集聚集的冷凝水,水汽出口的水汽直接排。本技術提供的裝置結構簡單,易用制作,能夠達收集同時水汽冷凝液以及降低排放噪音的雙重功能。【IPC分類】F23J13/00, G10K11/16【公開號】CN204884550【申請號】CN201520692003【專利技術人】覃慶海, 周勁松, 陳國華, 肖升 【申請人】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9月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煙囪水汽及噪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裝的內管(1)和外管(2),內管的長度小于外管的長度,內管(1)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孔(3),內管(1)與外管(2)底部對齊,且在內管(1)的底部設有水汽進口(4),內管(1)外壁與外管(2)內壁之間的底部設有冷凝水出口(5),內管(1)的頂部敞開,外管(2)的頂部設有水汽出口(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覃慶海,周勁松,陳國華,肖升,
申請(專利權)人: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